第一百六十四章 空警-2000
1986年,4月5日,秦文明发现穿越这个世界秘密的一年零二十天,771厂的新厂区,会议室内,一场关系到空军装备发展的重要会议正式召开了。
主持会议的是林老,他看着下面坐着的满满的人,非常感慨地说道:“同志们,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现在,为了同一个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来!这个目标,就是以运十为机体平台,研制最先进的空中预警机!这款预警机是瞄准两千年之后的天空的,所以,我们把这款预警机命名为空警-2000!”
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各国的装备才喜欢挂着2000的后缀,比如说哈立德坦克,就是MBT-2000,现在才八十年代中期,就挂着2000的后缀,充分说明军队能意识到这款装备研发的困难程度,做好了打十五年持久战的准备的。
秦文明静静地坐在下面,表情很自然,但是心中却是翻江倒海一般,他为自己能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而感觉到自豪,也为了自己的贡献而感觉到骄傲,如果没有自己,空军绝对不会现在就制定预警机的项目,还会去找以色列合作,然后被美国人给阴一把,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
周光耀也莫名第兴奋起来了,当年,空警1号项目启动,国内集中了很多精兵强将,以六院为主,进行设计任务,项目代号926,当时要求全国各单位都要为这个计划开绿灯,要材料给材料,要资料给资料,准备大干一场,当时周光耀是总设计师,想起曾经的时光来,他的内心就是五味杂陈,搞了那么多年最终失败,让人唏嘘啊。现在,终于要重新开始这个项目了,自己在这个里面,又会发挥什么作用呢?哪怕做空警-2000这个大厦的基石,他也会心甘情愿!
“运十的研发团队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机体上改装雷达罩,为我们的改装做准备,所以,机体的问题不是问题,我们考虑的主要是雷达等电子设备的问题。”林老继续说道:“说起这个项目,大家认为哪个工程师来承担最合适?”
当年在研制空警1号的时候,也为了机体平台而发愁过,把手头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看了看,大家伙觉得还是用老毛子送过来的10架图-4轰炸机中的一架来改装比较合适,这货就是老毛子仿制的B-29轰炸机,也算是大名鼎鼎。
为了改装成预警机,大家伙群策群力,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增加了雷达罩之后导致动力不足,所以将原本的Ash-73TK型活塞发动机换成了涡桨-6。后者的推力增加了百分之四十,虽然推力有保证了,但是因为发动机的旋转方式不同,结果导致跑偏,技术人员也很干脆:固定油门到不同位置,让两边发动机输出推力不同,这样就解决了问题。
机体的问题能解决,但是雷达的问题不好解决。毕竟国内的电子技术不给力,这个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
现在,终于要重启预警机的计划了,这次和上次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内的雷达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涌现出来了一些先进的研发单位和工程师。
所以,听到了林老的话,立刻就有人开口了:“秦工!”
“没错,秦工是咱们的雷达之王,他能给咱们解决问题!”
“最难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就是他们加工出来的,就没有秦工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个项目由771厂牵头,咱们没意见!”
林老笑了笑:“看来秦工是众望所归啊,那咱们就请秦工上来,给咱们说几句。”
这只是走个过场而已,省得别人有意见,这预警机的项目是空军天字一号工程,谁不想要?大家伙都盯着呢,直接交给别人,肯定有人说闲话,但是现在,秦文明是众望所归了。
秦文明走了上去:“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其实,我还很年轻,承担这样的工作,有些受宠若惊,诚惶诚恐啊!不过,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我也只有尽心尽力了,同时,我还希望请一些同志来帮忙。”
秦文明说着看了看下面:“首先,就是周光耀同志,大家都知道,他曾经主持研制了我们的第一架预警机,现在,我们请他来担任我们的技术顾问,遇到一些情况,向他这个有经验的老前辈请教。”
其实,如果是个有私心的人,可能会有些不满,毕竟当了第一个型号的总师,现在有了更加先进的型号,不能当一把手,那肯定是不服气的。
但是,周老没有,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并不适合继续当总师,现代的先进雷达技术他也不是很懂,他来当顾问,把自己的经验带到这个项目来是最合适的,但是不能当一把手,否则随时可能把大家伙给带偏了。
周光耀站了起来:“我还真是没想到,还能给咱们的空警-2000出力,既然秦总邀请,那我也就不推辞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继续给我们的军工建设服务,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合格的空中预警机装备部队,那就死而无憾了!”
周光耀表态完毕,也被请到了台上,坐在了秦文明身边的座位上。
“我们771厂在研制雷达天线上不含糊,但是,要研制这么庞大的机载雷达,我们还是力不从心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工厂,不是科研所,这种超级工程,是需要足够的科研实力才行,所以,我们想要邀请38所加入我们,我们负责雷达天线,38所负责其他电路部分,王老,您来做这个项目的副总设计师,您愿意吗?”
38所本来就在贵省,所以王老是今天早晨才赶过来的,他也不知道开什么会议,来了之后,看到这么多人才知道会议很重要,再听林老的话,那就更是兴奋了,只是,他不知道为何叫自己过来,现在听到秦文明这么说,顿时是又惊又喜。
38所地处深山,在国家经济转型中拖了后腿,眼看着其他的兄弟单位一个个发展起来,不断地搬迁离开大山,他们很是焦急,但是,科研所又没有生产能力,也就是不赚钱。上级不给拨款,他们就没办法搬迁出来,只能看着所里的年轻人不断流失。
现在,有了这个项目,他们研究所就能留住人才了啊。
这个好机会怎么轮到己方的头上了?
感谢秦总啊!
王老的心中充满了兴奋。
“王所长,王所长!”上面传来了喊声:“您是什么想法,给我们说一说?”
“既然秦工信任,那我们一定要努力钻研,争取完成这次研发任务,我们所里的骨干是当初从14所分出来的,我们本来就是搞雷达的,现在,我们一定要刻苦钻研,一定要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给我们的任务!”
王老开始表决心了。
“好,那我们的空警-2000项目的基本班底就可以构建起来了。”林老说道:“今天就是我们空警-2000的立项会议,我们接下来,就要制定下来这款预警机的基本指标参数。”
任何项目首先得有个指标,然后才能以这个指标为基础开始研制,小到一把枪,大到弹道导弹,都得有指标。
指标定得太高,那工业水平达不到,最终只能失败收场,指标定得低了,那研发出来已经落伍了,照样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个指标很重要。
英国人研制的猎迷预警机,就是反面典型。
在美苏两大巨头都拥有了第一代预警机之后,英国人当然也要搞预警机,他们用自己的猎迷反潜机为机体平台,在前后各自增加一个雷达天线来完成空中预警的工作。
和顶着大盘子的预警机相比,这种设计也算是非常奇葩的了,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基础薄弱,搞不出美国那种来,只能退而求其次。
不用说七十年代,就算是现在,英国人也搞不出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来,他们用的也是倒卡,和苏联是一个水平的。
机体前后各有一个雷达天线,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决定用一部发射机,由波导开关控制交替接通,结果,这玩意儿经常打火损坏,几乎每次上天都烧。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另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指标过高,英国皇家空军才不管国内的航空工业死不死呢,他们想要的是E-3预警机,所以,本国研制的预警机也得达到E-3的水平,尤其是对低速目标的探测能力上。结果,研发出来之后实验,雷达不仅仅能捕捉到飞行目标,就连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也给捕捉到了。
海量的数据涌来,预警机简陋的计算机系统根本就处理不了,导致一批目标还没有处理就丢失了,然后,雷达又把原本没处理的这批目标当做新目标又送给了计算机系统,加重计算机的负担,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没多久,计算机就彻底崩溃了。现在,己方要全新研制预警机,该达到什么水平?
“我们的预警机应该瞄准E-3的水平。”一个人开口说道:“下视可以探测到四百公里内的低空飞行目标,向上搜索的话,需要探测到六百五十公里内的中高空目标,同时具备跟踪四百个目标的能力。当然了,必须有在陆地上空的搜索能力。”
达到E-3的水平?
立刻有人跟着反对了:“不行,这标准太高了,我们根本就达不到!”
“如果达不到,那还有什么意义?”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5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