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轰六I

第一百七十一章  轰六I

“咱们的观念早就该改一下了。”秦文明说道:“在衡量一款装备成本的时候,所有人都盯着采购价格,采购价格低,飞机就一定便宜吗?就像是我们的歼七,价格是便宜,但是,发动机150个小时就得大修,三百个小时就得换新的,再看看西方的发动机,三千个小时才需要大修,就算采购价格高了十倍,在全寿命期内,依旧是便宜的。”

以前的时代,的确是没这个观念的,但是,进入八十年代,132厂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卖歼七战机了,客户很看重这些,必须要求发动机有足够的寿命,否则的话,虽然采购价格低,但是后期的维护保养算一起,价格就上来了。

“如果只看采购价格,四台斯贝发动机是贵了不少,但是,斯贝的寿命是涡喷八的七倍,一台斯贝顶七台涡喷八,而且,以后要是国产了,斯贝的价格会更低,这笔账怎么就没有人算呢?”

“是啊,这个道理,咱们也是慢慢才能理解的。这些年和国外接触,咱们也在慢慢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只不过,对于军队来说,后期的费用是慢慢拿出来的,而这采购费用,是要一次性拿出来的,还是穷怕了,买的时候总想买便宜的,至于以后的维护保养?那就以后再说了。”说起这些来,林老是有些无奈的。

算账大家当然是会算的,但是,一次性付出的和以后慢慢付出的是不一样的,一次性付出的肉疼,慢慢付出的,以后挤一挤,总会有的。

“现在,这场事故暴露出来了涡喷八的可靠性不高的严重问题。”秦文明说道:“已经不能再拖了,我建议,趁着这次对轰六的改进,连同发动机一起改进出来,用四台斯贝来取代两台涡喷八。”

刚刚来现场的时候,秦文明建议的是改进电子设备,减少机组成员,这样方便跳伞,而现在,他对这次事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建议进行更大的改动。

“秦工,这样的改动下来,花费太大啊。”林老有些肉疼。

“有什么大的?那批进口的斯贝发动机还在吃灰呢,闲着也是闲着,装备到我们的轰炸机上来不是更好吗?”秦文明建议道。

斯贝的引进,曾经是国内航空工业的一件大事,在71年的时候,国家已经关注到了航空工业的心脏病问题,决定通过引进来解决。

经过几年的接触,至少6轮的谈判,项目终于谈妥了,在75年12月13日,国家花费了大笔外汇,签订了购买军用”斯贝”发动机,也就是RB.168  MK202型的专利合同、发动机整机购销合同和发动机辅机专利合同,除了引进技术生产之外,还引进成品40多台。

但是,这次引进受到了国内航空工业的抵制,生怕引进项目会搅黄了自研的项目,所以发动机的仿制被放到了430厂,而且,在得知了这种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疲软的劣势之后,各个飞机都不想装备。

如果当年陆老同意在强六上用斯贝,恐怕强六就能活下来了,而歼轰七这款飞机能最终成熟,还是因为它用了斯贝。

随着歼轰七的大量生产,库存的斯贝不够用,国产的涡扇九又不给力,以至于军工人员还跑去英国,从英国人的仓库里挑选了一批二手的斯贝发动机来使用。

不过现在,歼轰七还在研制之中,暂时还不需要用库存的斯贝发动机来量产,完全可以装到轰炸机上,而且,在秦文明的推动下,斯贝的国产化还在继续,现在又成了轰六的动力,肯定能继续搞下去,最终搞成熟的。秦文明的态度是坚定的。

在外面的世界里,轰六改进用的是D-30K发动机,由于推力太大,甚至还得降低推力使用,在这个时空里,D-30K暂时是不用想了,根本就没有机会,而斯贝虽然要多一台,但是好歹也是个代替方案,正好可以让斯贝显得更加重要,能继续投资搞成熟。所以,他会坚定地支持。

斯贝关系重大,不仅仅是歼轰七和轰六,还有斯贝的舰改,改成燃气轮机之后,还能解决海军的心脏病的问题,毕竟等老毛子的燃气轮机太遥远了。

“好,秦工,咱们听你的,咱们空军以后采购的轰炸机可以安装斯贝。”林老点头,他相信秦文明,既然秦文明这么坚持,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至于多花的钱,那是财政部门要头疼的事情,不过,如果轰炸机要是能卖出去的话,应该能赚到很多钱。

海军来的李老也点头了:“换装了发动机,航程能扩大到八千多公里,对海军来说好处更大,既然空军认同了这种方案,那我们海军也认同了。”

603所的詹老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切,秦工也太厉害了吧?已经被上级给毙了的项目,在经过秦工一番坚持之后,居然就重启了?

秦文明也是松了一口气,这样一番改进,发动机和航电都换了,直接就提升到了轰六K的水平了啊,可惜国内没有合适的巡航导弹,这个也不能着急,慢慢来。

追悼会开始了,林老亲自主持,看着那些悲伤的牺牲机组人员的家属,秦文明更是下定了决心:既然让自己遇上了,那就要把这件事解决了!轰六的改进,刻不容缓!

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开完了追悼会之后,秦文明和林老一起,还有603所和172厂的人,前往西飞协调。

172厂,某机库。

“秦总,这架飞机就是我们的轰六I。它是用轰六甲改装出来的,后来项目下马之后,这架轰炸机并没有拆除,我们总想着有一天它还能飞上天。”

这也是秦文明第一次看到这架轰六I,一架就占了一个字母,以至于后来字母表都不够用了,它外形上和其他的好像没什么区别,除了机翼。

“我看资料,斯贝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很小,它的长度和直径都只有涡喷-8的近一半,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下,把斯贝发动机都塞进翼根的发动机舱里?这种设计有些太仓促了吧?”秦文明说道。

70年的时候,172厂提出了轰-6改型方案,建议换装四台JT3发动机,也就是波音707配套发动机,其中两台安装在原翼根发动机舱,另两台分别吊挂在两侧机翼下方。

后来因为种种问题,这个项目被放弃,上级建议搞斯贝发动机,于是,采用斯贝的轰六I就出来了。

当时,他们也是急于求成,为了尽量降低改装的复杂程度,干脆直接将原翼根处涡喷-8发动机拆下来,各塞进去一台斯贝,同时,距机身中线7.85米的机翼下方各吊挂一台斯贝发动机。发动机吊舱外形参考购入的英国“三叉戟”客机设计,看上去也有着流畅的外形。

好端端的轰炸机,搞得也不伦不类起来了。

两台吊装“斯贝”发动机设计特殊:它还向前伸较长一截,这种设计对机翼可以起到抗颤振配重作用,换发动机带来了重量的减轻,但是又害怕减重带来的重心不稳,还特意加装配重1.1吨,一切都为了不对轰-6进行大改能够快速推出轰-6I。

就算是这样,当初也费了很大的力气,用了八年的时间,才把这款飞机送上天,仅仅飞了23个架次,就接到了终止项目的命令。

好在改装不容易,上级也没命令拆除,就这样留在了172厂,但是现在,看着这种设计,秦文明有些不满意。

在图-16诞生的年代里,各国都在研究发动机的布局,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图-16这种用的是翼根的发动机舱布局,波音707用的是机翼下吊挂的方式,还有麦道喜欢把发动机戳到屁股上。

而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也就是英国的“彗星”客机,采用的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布局经验,安装在机翼中靠近机身的位置,可以保持机翼、机身、尾翼的空气动力部件的简洁。

虽然当时波音的B-47采用了机翼下吊挂发动机的布局,但是,彗星的设计师没有用,他们觉得吊挂发动机太丑陋了。

实际上,彗星客机的布局并不合适,发动机靠近机舱,在航行中噪音很大,把发动机埋在机翼中,维护比较困难,最可怕的是万一发动机出故障飞零件,可能会直接甩进机舱里。

现在如果压改动轰六的话,秦文明倒是觉得,如果两台发动机不能并列塞进发动机舱的话,用彗星客机的布局方案倒是可行的,总之机翼必须要空出来。

原因也很简单,轰六是轰炸机啊,等到以后机腹弹舱没用了,直接就能封闭起来了,所有的巡航导弹都在机翼下面挂载,如果机翼上挂个发动机,很明显会影响到巡航导弹的挂载。

“秦工,如果把四台发动机都塞进发动机舱里的话,布局太难了。”詹老皱起来了眉头:“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都需要配置,发动机的散热也是个大问题,我们从来没这么做过啊。”

要是用眼前的轰六I的方案,倒是可以尽快完成研发,但是,秦工的要求很高啊。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5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