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弹射座椅的问题
如果能把两台发动机都塞进去,自然会让飞机看起来更加的流畅一些,但是,这改进可不容易,这是需要大刀破斧的改进了,能操刀的人可不多,就连詹老都有些怵头。
“我们要做的工作,本来就是从来没人做过的。”秦文明说道:“老毛子早就不需要用图-16了,咱们又没有新机型,只能在这款轰炸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想要提升性能,就得利用现有的装备来改进。这个发动机的改进工作虽然很难,但是对我们的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必须要迎难而上。”
“好吧,我们尽力。”詹老说道:“这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还得吹风洞,这样的改款,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咱们空军等得起,反正咱们的改动还是需要上级审批的,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趁着这段时间,先进行理论研究,等到上级审批完了,再进入实践。”
到目前为止,整个轰六的改动都是秦文明提出、林老点头的,但是,不管林老在空军中再位高权重,他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空军中的其他领导,上级的领导,都是需要开会讨论的,将一个已经下马的项目再次上马,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林老只能是在回去之后汇报事故的时候,顺带着把这个项目提出来,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流程确定下来。
“老林,需要我的时候喊我过去。”秦文明说道。
不知觉中,秦文明在这里已经成了军工权威,有他坚持的项目,会减少很多的阻力,而且,老领导是知道秦文明的身份的,既然秦文明坚持这样改,那老领导肯定会同意的。
当然了,为了能更好地推进轰六的改进,秦文明还需要出去一趟,去外面寻找一些改进方案和经验。
“秦工,这个改进项目,需要一个总师,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詹老说道。毕竟改进方案都是秦文明提出来的啊。
秦文明赶紧摇头:“我可没这个本事,而且我现在还当着空警2000的总师呢,可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个项目上,詹老,您是轰六研发的元老,还是您来挑大梁好了,我们771厂当配套厂。你们先研究发动机的安装,我们进行雷达的研发,等到我们项目都取得了进展,正好可以放到一起,把轰六给改进出来。”
“嗯,空警2000的项目是最重要的,老詹,还是你来挑大梁吧。”林老也开口了:“航电上,咱们有771厂,应该没问题,主要就是这个发动机的安装问题,可得解决好了。”詹老点头:“好,那我就把这个担子挑起来,这样改进之后,咱们的轰六将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战斗力能提升一大截!”
“没错,詹总,咱们一定能把轰六改进得更加成功!”一名年轻的陪同的小伙子突然开口说道:“我们要给祖国研发最强大的轰炸机。”
“小周,”詹老看向这个年轻人:“你是雷达和导航专业的,正好可以和771所协调工作。以后这方面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小周?秦文明看着眼前的人:“你看起来很年轻啊,哪年毕业的?”
“秦工,我叫周正国,82年首都航空航天大学雷达与导航专业。”周正国说道:“目前已经在603所工作四年了,这次出了事故,我也很痛心,我们是造飞机的,一定要把最先进,最强大的飞机交给部队。”
詹老点头:“小周很不错,来了单位之后,勤奋学习,不仅仅把专业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还在刻苦学习其他知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以后再培养培养,或许能和611所的杨工一样,尽快承担重任。”
“詹老,您夸奖了,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呢。”周正国说道:“我可比不了杨工,杨工在西工大,那可是传奇人物。”
他嘴里的杨工当然就是杨伟了,这个人太神了,整个航空工业的圈子里都流传着杨伟的神话,而最近几个月,更是因为杨伟年纪轻轻就当了总师而让人感慨。
现在,周正国觉得自己是没法和杨工那样的人物相比的。
秦文明却认真起来了。
这个周正国现在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是在外面,周正国应该正好是退休的年龄啊,能不能想办法,忽悠他过来搞设计?看他现在这样,在外面的成就肯定不错。理由什么的,让上级安排,要是能忽悠过来就好了,就算是忽悠不过来,也得接触一下才行。
“咱们商量了这么多东西,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没有涉及。”周正国继续说道:“咱们的弹射座椅技术还是很落后的,就算是采用三人制驾驶体制,用了弹射座椅,也不能完全保证弹射成功。”
“没错,小周说得对。”秦文明点头:“咱们132厂那边卖歼七战机,客户就不要咱们的弹射座椅,而是要英国马丁-贝克的MK10弹射座椅,说起这个来,咱们也的确是落后的。”
在二战早期,飞机没有弹射座椅,飞行员上天也喜欢敞着盖,一旦遇到意外,解开安全带,把飞机倒扣过来,两腿一蹬,就掉下去了。
但是,当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之后,这种方式就越来越困难了,飞行员出舱就会遇到汹涌而来的气流,吹着他向后飘,如果运气不好撞上飞机的垂直尾翼,可能直接就被削成两半了。
飞行员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所以,必须要重视飞行员的救生能力,于是,各种各样的救生座椅被发明了出来,工程师们想到的技术路线就是把飞行员给弹出去。
最开始用弹簧,后来用压缩空气,德国人最早使用了压缩空气作为弹射座椅的动力,而且在1942年的时候,就在亨克尔-280战斗机上试飞成功。
不过,压缩空气这东西要占空间,还可能会漏气,所以,工程师们就开始继续改进,采用火药为动力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火药为动力的弹射座椅已经广泛应用于德军的亨克尔-162、亨克尔-176等机型。
二战之后,各国得到了德国的研发资料,开始继续研发,英国马丁-贝克公司搞出来了量产型弹道式弹射座椅Pre-Mk1。老毛子也在米格-15之类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上安装弹射座椅,各国空军就进入了弹射逃生的时代。
别看弹射座椅只是一把椅子,却非常复杂,它涉及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数十个学科方面的高精尖技术。其中有弹射操纵、稳定减速、远距离点火、人椅分离、应急供氧等多个子系统,所以,先进的 弹射座椅研发可并不简单,这几乎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航天器了。
当年,刚刚进口米格-21的时候,老毛子的弹射座椅就不合格,弹射成功率几乎就是百分之零,后来国内在歼七的改型上,改进了相关技术,才成熟下来。
国内的弹射座椅技术长时间也停滞在了歼七弹射座椅的基础上,最初研制出来的是HTY-2弹射座椅,现在最新的改型是HTY-4弹射座椅,这些座椅最大的缺点,就是还不具备零零弹射的能力。零零弹射,指的是在零高度和零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弹射,毕竟,飞机最危险的就是起降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旦出现了意外,那由于高度和速度的不足,普通的弹射座椅就算是启动,也无法让飞行员活下来。
三代弹射座椅解决的就是零零弹射的问题,马丁-贝克公司是全球弹射座椅的霸主,全世界几乎一半以上的弹射座椅都是他们生产的,哪怕就算是美国的战斗机很先进,用的也是英国货。
国内也在努力追赶,为了给十号工程配套,国内也在研制HTY-5弹射座椅,这种座椅是国内第一种具备零零弹射能力的第三代座椅,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最后一一攻克,不过那也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更何况HTY-5也不是万能的,毕竟当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姿态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后世让人痛心的一次事故:海军飞行员模拟着舰弹射中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弹射。机轮都开始接触甲板了,属于零高度,当机头意外开始上仰的时候,飞行员立刻下意识的推操作杆,结果飞机没反应,继续上仰,机身已经竖起来,眼看要倒扣过来了,飞行员才弹射,当他出去的时候,是水平出去的,所以就算是离开了飞机,也没有足够的高度开伞。
如果要是老毛子的K-36D弹射座椅,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这种座椅是航展上的明星,老毛子在航展上搞飞行表演的时候,不止一次出事,不管是在什么复杂的情况下,K-36D弹射座椅都能带着飞行员成功地离开机舱,平安降落,甚至喝口伏特加压压惊,飞行员都能接着继续飞。
这种弹射座椅更像是一架小型的航天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它不仅仅能弹射出去,还能根据姿态进行调整,如果发现飞行员是横着出去的,那就会翻转九十度,带着飞行员向天上飞,积攒起来足够的开伞高度。国内对这种弹射座椅也是赞不绝口,所以进行了测绘仿制,这就是HTY-8弹射座椅。
现在,这里面的世界还在为HTY-5弹射座椅的研发而头疼,外界已经有了一大批先进的弹射座椅了,这次出去,要不要顺带着把这种弹射座椅技术带进来?
“咱们要不要研制一种驾驶舱整体弹射方案,就像是F-111那样的?”周正国说道。
F-111是美国空军主力的轰炸机之一,用的是整体弹射,需要的时候,机组人员连同座舱一起飞了出去,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全球独一份,而且,这种弹射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到了海上,还能当做漂浮舱。
“不用,弹射座椅的问题,我来解决。”秦文明说道。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51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