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只是因为穷?
“秦工,您有什么看法?”吴老向秦文明问到,随着他的问话,争吵双方终于再次安静下来。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秦文明说道:“我们现场参加会议的,都是航空工业系统的人员,我没有看到军方代表。”
“是的,这次会议是我们航空工业部门的会议。”吴老说道:“我们需要在系统内讨论一下自研和仿制,形成决议之后,再汇报给上级和空军部门。”
“秦工,咱们知道您和空军的关系好……”一名技术人员还想要开口说什么,就被吴老严厉的目光给制止了。“自研和仿制,的确是很难的选择啊。”秦文明对这个小虾米没有搭理,他能了解吴老等人的心理。
当年,祖国百废待兴,吴老等人都是新中国的建立者,吴老更是一手托起来了祖国的航空工业,当时走的是自研的道路,但是很快,苏联的先进飞机被出口到了东方,他们又开始了仿制,从歼五到歼七,配套的发动机从涡喷-5到涡喷-7,全部都是仿制的。之后,又引进了斯贝发动机。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也没有放弃自研,涡扇六失败了,在吴老的坚持下,涡扇十又开始立项,可以说,在几十年的历史中,国内航空工业一直都在自研和仿制的道路上前进着,经常会有路线的选择困难,也会在自研和仿制上有矛盾。
现在,这个矛盾更加尖锐了。
“仿制可以让我们用最快的方式掌握先进的技术,让我们拥有先进的装备,从歼五到歼七,从轰六到运八,所有的正在使用的航空装备的发动机,都是仿制出来的。”秦文明说道:“但是,如果只是仿制,那我们永远都会跟在别人的后面,所以,仿制仅是过渡的手段,唯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进行仿制,然后结合自己的预先研究、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进行改进、改型,才有可能走上开发先进产品的道路。”
“没错,秦工说得对,就是这样!”吴老点头。
吴老当然会认同了,因为后半段话,就是吴老曾经说过的原话啊。
“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的航空工业长久不能满足空军和民航的需要,所以,我们一直都在仿制,但是,如果只是仿制,那永远都不会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还会让我们丧失研发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要全力研发涡扇十!”在场的一名领导说道:“秦工,您刚刚的那些话,是对我们的涡扇十项目支持了?”
“对啊,我支持涡扇十。”秦文明点头:“涡扇十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对我们航空工业具有巨大的作用,我当然要支持了。”
其实,涡扇十也不完全是自主研制的,这款发动机使用的核心机,来自CFM56,这款民航的动力系统的核心机,也用在了美国的F110发动机上,而这款发动机,装配在了最先进的F-16战斗机上。
所以,国内就瞄准了这款发动机,用它的核心机,搭配上来自涡扇六的研发成果,捣鼓出来了涡扇十。
组装很容易,87年的时候就上台架,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试车、改进,从开始的军队拒绝,到后来大量使用,涡扇十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真正成熟,已经是2010年之后的事情了。
但是,这款发动机的出现,让国内拥有了先进的三代发动机,甚至就连歼-20都在使用,还逼得更加先进的涡扇-15回炉重造。
对这样一款发动机,秦文明当然得支持,涡扇十成熟之后,国内各种先进的发动机都开始喷发式的出现,不管是中推,还是运输机的大涵道比涡扇,都成熟起来了。
“秦工,那我们的斯贝呢?现在,我们的斯贝也很重要啊,我们的歼轰七,我们的轰六,甚至以后的海军,都要使用斯贝和它的改款啊。”听到秦文明支持,斯贝项目的技术人员着急了。
“斯贝当然也很重要。”秦文明说道:“斯贝的国产化不能放下,必须要抓紧时间,将斯贝彻底完善。”
“秦工,您这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番表态,把领导们弄糊涂了:“秦工,您到底是支持涡扇十,还是支持斯贝?”
“我很好奇,你们为何要把涡扇十和斯贝对立起来?”秦文明问到:“这两种发动机的定位根本就不同啊,你们难道害怕斯贝取代涡扇十?你们应该知道,空军方面曾经考虑过用斯贝装在十号工程上,我当时直接就拒绝了啊。”
涡扇十是推力12吨的发动机,斯贝的最大推力还不到10吨,两款发动机根本就不构成竞争性。
410厂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当初国家要引进斯贝,他们就抵制,生怕耽误了他们的涡扇六,现在他们照样抵制,生怕耽误了他们的涡扇十。
“秦工,咱们国家要发展经济,在军队上的投资是越来越少的。”一名领导说道:“国防资金是无法同时支持起来这么多项目,必须要有侧重才行啊。”
还不是兜里穷。
“是吗?”秦文明说道:“国防资金无法支撑起来这么多项目,是军队这么说的,还是你们这么想的?”那名领导不说话了。
“因为国防资金不足,所以有一批项目下马,然后呢?我倒是听说了,除了咱们的大推力发动机之外,还有中推发动机项目想要上马,对了,410厂的涡喷-14,是不是也在继续研发?”
八十年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
斯贝搞的好好的,说不要就不要了,运十因为几千万的油钱而停飞,剩下的材料全部被拿来练了铆钉枪,涡扇六等等项目下马,但是跟着,又一批新的项目上马了,不仅仅有大推力的涡扇十,还有中推的涡扇-12,还有一批人在搞涡喷-14。
这能说是没钱吗?
以一个后来者的眼光来看,里面有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
现在,在秦文明的推动下,昆仑发动机已经在011基地投产了,但是,410厂的涡喷-14,还在研发之中,这不是重复吗?
为啥不关掉?这里面的问题是很多的,秦文明一个人也无法左右,但是现在,这些人既然要打斯贝的主意,那秦文明就只能做恶人了。
“涡喷-14是我们搞了很多年的项目,马上就要成功了,怎么能放弃?”立刻就有人反对了。
“因为咱们国家要发展经济,在军队上的投资是越来越少的。国防资金是无法同时支持起来这么多项目,必须要有侧重才行啊。有了昆仑,再搞涡喷-14,这不是浪费吗?”秦文明说道。
“当然不是!我们……”这名技术人员当然不乐意了。
“你们什么?你们是不是想要说,如果没有涡喷-14这个项目,你们的队伍就散了?以后就没法具备涡喷发动机的研发能力了?”对方没话说了,因为他知道秦文明要说什么。
“其实,涡喷发动机已经落伍了,昆仑发动机作为最后一款涡喷发动机,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研制其他的涡喷发动机了,哪怕是小小的反舰导弹,也会进入到使用涡扇发动机的时代。”
秦文明又看向了吴老:“吴老,您觉得如何?”
“秦工,你说得对啊,咱们国内已经有了成熟的昆仑发动机,歼七的改款,歼八,山鹰都在用昆仑发动机,这个涡喷-14的项目,的确是可以停下来了。”吴老说道:“这样一来,咱们在航发上的研发资金也会更加的充裕。”
无数人面面相觑,他们原本是想要让斯贝停下来的,现在呢?居然把昆仑发动机的项目给搅黄了?
虽然不能由吴老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吴老地位崇高,只要他说了,那十有八九就成了。
很多人的脸黑了下来。
吴老又看向了秦文明:“秦工,就怕我们停下了昆仑发动机的项目,研发资金还是不充裕啊。我们想要给十号工程搞配套,时间紧,任务重啊。”
秦文明摇头:“吴老,我们的涡扇十,预计多久能成熟?”
“两年之内,我们就能把涡扇十送上台架!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然后呢?”秦文明看向了这名技术人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涡扇六从64年开始设计,到66年的时候就搬上了试车台,但是,一直到了83年,都没有研发成熟,现在的涡扇十,想要重复一样的过程吗?”
“秦工,您这是什么意思?是在怀疑我们的研发实力吗?”
“没错,秦工,您这样的话,我们绝对不能接受!”
很多人恼了。
秦文明看向了吴老:“吴老,您觉得呢?”
“秦工,你是说,这条路我们走不通?”吴老当然更慎重。
“造出来简单,也容易给上级汇报工作,但是,想要把它搞成熟可不容易,涡扇六是这样,涡扇十也是这样,您也说了,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那我们何不一级级的来,把一级级的叶片都搞清楚,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核心机先研发出来?”
“我们要在五年内把涡扇十完成研发,那样搞根本就来不及。”有人插嘴。
“五年时间?”秦文明摇头:“你们知道西方研发一款成熟的三代发动机,用多长时间吗?你们知道他们的核心机会运转多少时间吗?两年时间上台架,那就得用二十年的时间去调试!一级一级的搞,哪怕核心机就用了十年,但是上了台架,两年就能解决了所有问题!你们说要正向研发,那究竟什么是正向研发?核心机是咋回事都搞不懂,就想要做出合格的发动机来?”
没有人说话了。
吴老终于点头了:“秦工,你说得对,我们要一级一级的搞,先把核心机搞出来,这样才是最正确的道路。而且这样的话,那前期投入的资金,也就不用太多了。斯贝发动机也可以有充足的资金了。”
“吴老!”有人着急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5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