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 > 第131章 胡惟庸劝降刘伯温

涂节在邓愈这没讨到好。

毕竟邓愈可是学了抡语的人,朱标也无言以对。

不要脸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人还他妈有免死金牌和功勋护体。

你动他一下,都得考虑一下政治影响。

有些时候,哪怕明知他有问题,你都暂时不能动他。

更何况,邓愈确实没犯法啊。

法律也没规定不能居功自傲,更没规定不能说实话啊。

做了还怕人说吗?

说实话你说我以下犯上,那我听你的告罪了就是,你还能咋办?

邓愈:俺就喜欢看你们这种看不惯又没法弄死我的感觉,嘿嘿。

自从不要脸之后,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踏马的,你骂我,我还是不打得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地步,那我不他妈白被你骂了吗?

不打你一顿,老子道心不稳!

自己是好人,但谁规定好人就一定得干好事?

“算了,算了,都退朝吧。”朱标叹了口气,这事儿也讨论不下去了。

邓愈呲个大牙傻乐,“涂大人,你怎么不笑呢?你挨打就是因为你笑少了,你不知道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嘛。”

涂节捂着个脸,“废话,运气差的人也笑不出来啊,呜呜。”

邓愈也是故作叹息,“没办法啊,咱们俸禄这么低,生活已经很苦了,所以我觉得能怪别人的,千万不能怪自己,只要我没有道德,就不存在什么底线。”

“卫国公,你确实是过分了,上朝带凶器!藐视朝纲!”陈宁气得咬牙切齿。

邓愈掂量了一下德砖,“凶器?你说这个?这可不是凶器,你看它锃亮锃亮的,我怕我上朝时发型乱了,拿它当铜镜使的。”

“那你直接带铜镜不行吗?”涂节质问道。

邓愈恍然大悟,“有道理啊,等我回去就镶个铜镜在上面,这样一来,揍人的时候铜镜一碎,双重伤害!涂大人,感谢你提的宝贵建议啊,本国公采纳了!”

听到这话,涂节瞪大了眼眸,“我是这个意思吗?”

“不用解释,本国公接受你的建议!现在就回去弄!回见。”邓愈哈哈笑着离开。

徐达走上前,拍了拍一旁胡惟庸的肩膀。

“胡相国啊,下次再有狗让你来咬卫国公,别咬了,我是个很护短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只论关系好坏。

邓愈他是我铁哥们,你懂我意思了吗?而且,我也不懂得什么叫善解人意,因为我不想委屈自己。

我们吴王党很好相处的,处不好就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你给我好自为之,勿谓本国公言之不预也。”

说完,徐达一甩衣袖,背着手就离开了奉先殿。

警告一波胡惟庸。

胡惟庸气得面色铁青,这是明晃晃的威胁啊。

但自己惹不起。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我都靠上陛下和太子这棵大树了,为什么我没有好乘凉?

谢成进封国公这事儿算是彻底泡汤。

计划胎死腹中。

朱棡得知这事儿之后,很庆幸自己岳父没被这暂时的权力富贵迷了眼。

妈的,要不然本王就危险了。

嗯……今晚去王妃房里,努力耕耘去!

……

接下来的时间,朱元璋一直在乾清宫养病,让朱标独自去上朝监国。

朱元璋也想看看,面对身旁那至高无上的龙椅,手上还有兵权,朱标有没有想再进一步的想法。

看看他对不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偏爱和培养。

接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儿,只是时不时的有个捷报传来。

眼见汤和在云南那边连连大捷,朱橚在平乱方面也是异常顺利,胡惟庸坐不住了。

因为在中书省,刘伯温背靠徐达这个右丞相,毫不掩饰的跟自己争权,眼下局面节节退败,胡惟庸哪里还坐得住?

只得来找刘伯温谈谈。

胡惟庸来到刘伯温的办公室,屏退了左右,和刘伯温单独聊聊。

“刘大人,你通岐黄之术,该知天命,识时务才是,你本为元朝臣子,后来投靠陛下,如今又投靠吴王。

吴王能信任你?你能背叛陛下,吴王就不怕你背叛他吗?当今陛下乃正统,你何苦随他兴无名且大逆之举?窥测神器?”

刘伯温放下毛笔,抬了抬眼镜,看向胡惟庸,“胡相国,吴王天赐传国玉玺,为之正统,何谓无名?又何谓大逆之举?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当今陛下当年兴起义之师,不思拯黎民于倒悬,挽狂澜于不倒。

反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坐看神州陆沉,百姓遭戮,这还不谈,后又欲行卖国求荣之事,更非民心所向。

既奉小明王为正统,不迎小明王登基继位,反倒自个儿以臣弑君,篡权开国,此举更非天意所属!

是故,天降传国玉玺于吴王,天定吴王为正统,既为正统,又何谈什么窥测神器?神器不本该就是正统的么?”

刘伯温直接拿传国玉玺说事儿。

传国玉玺就是大义,持传国玉玺你才算是奉天承运。

“自宁帝,顺帝以来,苦不堪言,天下起义不断,更至陆沉之神州社稷有累卵之危,万千生灵有倒悬之急。

最终是我洪武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国大明,称朕建制,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我洪武陛下御极天下,执掌乾坤,应天合人,奉天承运,处中国以治万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比诸葛、司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

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你吴王一党虽有带甲之士,掌兵之人,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岂能悖乱?

陛下终究是君君,尔等也终究是臣子,天位已定,传国玉玺又能如何?你若倒戈吴王,以礼来降,本相保你封侯之位。

更可保举你为相国之尊!届时,你我在中书携手,上佐君父,下压群臣,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胡惟庸侃侃而谈,甚至要保举刘伯温封侯,还给刘伯温许诺相国之位。

这是嫌刘伯温在朱元璋的手下吃的饼不够多吗?

(https://www.biquya.cc/id177385/277332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