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 164 章 镇压安南国

“他率领的三万大军被火攻以后,只剩下了一万多点,你告诉我本王怎么办?”

大将军萨风看到大王陈日奎彻底急眼了,连忙说道:

“大王,我们为了应对这一刻,两年前就执行了全民皆兵计划;

北方的森林隔离带外围百里内,有三十多万百姓,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成年男性,有七八万人。”

“他们应该已经被萨科齐将军集结了,但是肯定还不够。”

“封城县是我们北方边境第二道防线的粮仓和军械库,虽然不够,但是也能应应急。”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准备,我们王城的两万大军必须先行出发;

尽快到达北方边境,协助萨科齐将军守城。”

“这样下来,我们北方的大军,就可以扩张到十二万人左右,就算还是打不赢明军;

也可以拖死他们。”

“只要他们能拖大明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大明的军队就不得不跟我们谈判;

毕竟,他们想要适应我们安南的环境,一时半会可做不到。”

“时间长打不下我们的防线,后勤都是小事了,光是瘴气和疾病,他们就受不了。”

就这样。

安南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动起来,由于他们早有安排,没几天就集结的超十万的大军;

在北部的封城县周围形成了第二道防线。

此刻,一场大雨哗哗的下了起来,北方边境的萨科齐将军,差点没有气死;

冒着雨直骂贼老天。

他本来想着自己还能准备几天,毕竟那两百多里的山火可没有那么容易烧干净;

现在的高温,和没烧干净的明火暂时挡住了大明的军队。

这一场透雨下来,还玩个鸡毛啊。

镇南关外。

大明的军队早就开始集结待命,本以为还得几天才能进入安南国作战,没想到这场大雨;

直接把高温和火焰给清理了个干净。

等到大雨刚结束半天,地面不再湿滑后。

西平候沐英亲自带着十五万大军,向安南开进,因为没有森林遮挡;

很快就来到了距离封城县外围的区域。

当自己的大儿子沐春,禀报安南国在对面封城县构筑了一道防线的时候;

沐英忽然笑了起来,他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

“沐春,这个消息陈杰将军和斥候,已经汇报回来了。”

“安南国在此地集结了十几万大军,想在这里和我们死耗。”

西平候沐英的话,让沐春直接焦急起来,他焦躁的说道:

“父帅,我们这是联合作战,如果我们不能如期推进,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两路大军;

尤其是梁国公和皇长孙的登陆计划。”

一旁的副将陈杰看到沐春这么着急,连忙说道:

“世子,这个无需担心!!!”

“我们在执行火攻计划的时候,距离正式进宫的时间还有七八天;

已经安排信使六百里加急去了海南。”

“让南洋舰队暂缓几天进攻步伐,等到我们在这里和安南国的这些杂鱼鏖战半个月;

再让他们完成登岸计划。”

“至于占城国,就不需要通知他们了,我们的这场大火已经代表开战了;

已经把占城国北方的战争资源牢牢的锁在了北方边境。”

“他们如期进攻安南国南部,他们南线的四万大军也会被钉死在南部边境线上。”

“这个时候,安南国的都城恐怕就要空了七八成了。”

“等到这个时候,就是南洋舰队对安南国陈王的致命一击。”

沐春听到副将陈杰的话,无语的说道:

“陈将军,我们的十五万大军可不是对面的那些散兵游勇,可以挡得住的;

只需要一场大战就可以击溃他们。”

“要知道,他们说是有十几万大军,但是大部分都是临时拿起刀的农民;

我们的斥候甚至看到有农民拿着锄头参战的。”

“要我说,咱们用不着等到南洋舰队的绝杀,直接击垮对面的防线,直接进军安南的王城。”

沐英看到自己的好大儿只知道打打杀杀,瞬间无语了,黑着脸说道:

“小子,都教你多少年了,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我们把对面的这些人杀干净了,以后哪来的牛马给我们大明种田。”

“是你种,还是爹种!”

“对安南的战争是俘虏安南王全族,剿灭他们的中枢,然后让安南无条件投降融入大明;

这样的话,就可以保住安南的两百二十万人口。”

“安南国的财富不光光是脚下的土地,还有这两百多万人口,如今关门打狗的局势已经形成;

我们的任务,就是拖住安南国北方边境和都城的战争潜力。”

“让他们感受到威胁,而把王城的防御弱化掉。”

“现在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余的事情,就看南洋舰队的了。”

......

占城国王城之中,国王阿答阿者看到自大明京城送回来的书信,双眼热泪盈眶;

两年了,整整两年了。

大明终于有回复了,海陆两路大军二十天后围杀安南国,这个消息自己等了整整两年。

阿答阿者把手里安德鲁的亲笔书信,还有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圣旨递给了丞相那扎;

感慨的说道:

“那扎丞相,大明终究还是出兵了,一路由西平候沐英带着十五万大军;

自镇南关而下。”

“另外一路由大明南洋舰队的六万水师,直接在安南王城最近的海岸线登陆;

直逼安南国的王城。”

“大明皇帝要求我们配合作战,拖住安南国南线的大军,让他们无暇回援王城和北方防线。”

那扎听到阿答阿者的话,连忙打开了朱元璋的圣旨,然后又看了一遍安德鲁的书信;

最后感慨的说道:

“安德鲁在大明奔走了两年,终于起效果了,不过这小子信件里说,要在王城附近安排三万亩土地;

租给大明的鸿胪寺卿方子深,并且免税五十年。”

“难道这是大明出兵的代价,这也不对啊,要是大明要银子,就算是三十万亩地;

也不够大明二十多万大军出兵的代价啊。”

阿答阿者却是轻笑一声说道:

“很明显,这一次的出兵,大明的鸿胪寺卿方子深应该是出了不少力;

这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索贿。”

“不过,本王不在乎,区区三万亩土地给他又如何。”

(https://www.biquya.cc/id177317/297941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