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 第191章 承负的意义

大周承平二年,七月二十日,天师斩天尊。

大元至顺七年,以周历为准,七月二十一日。

额图根寻大元皇帝,二人密谈。

起居注郎不录,后,史书不显。

七月二十二日,大元皇帝‘天汗’领兵进西北。

...

当日。

张道之与阿茹娜缓步前往乌兰特部。

途中,前者思虑了些有关当前境界之事。

“因无垢体魄缘故,使我的筑基境不同于常人。”

“而如今,就连我的三花聚顶境界,也与众不同。”

“这算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

“又或者是因为,我的筑基实在是太过不同,导致往后的境界,也出现偏差?”

“旁人筑基,是为了更好的踏入真正得修行,而我的筑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筑大道之基了吧?”

张道之还猜测,他能步入三花聚顶境。

不全是因为三花聚顶丹的缘故。

最大根源,还在于九尾的一身妖力。

那些妖力,不仅仅蕴含着磅礴灵力,还有着九尾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

只是,这种强大的修为,经过漫长岁月,已不复巅峰。

青丘的魂玉与狐灵玉虽说能储存灵力修为,但不代表,存储之后,经过岁月的沉淀而不会流逝。

饶是九尾修为不复巅峰,但那毕竟是九尾的修为,蕴含着九尾乃至妖族对于‘道’的了解。

如今这位正一天师,不仅仅是身具自然道法了,还有佛家愿力与妖力。

这几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因无垢体的存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最主要的是,若是没有那九尾之力,张道之真要在混沌界中‘气化’了。

“起初遇到桃夭那丫头,只觉着她有些许可爱,又知青丘下落,可以助我得到大药。”

“没想到,当初我救下她,如今,她却也救了我。”

张道之认为,这,或许就是承负。

承负不像是因果。

后者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行为的直接报应。

但是前者,却强调责任与自然循环。

比如父向善,子学之,则子孙得福。

张道之救桃夭,是因为桃夭先救了他的妹妹,此构成因果一环。

后来,张道之为根除她体内的九尾之力而前往青丘...这便是由责任构成的承负观念了。

换而言之,在佛教观念中,因果不可扭转,做下了什么事,就要去承担什么样的业、果。

但承负的观念,是可以将一些不好的,凶恶的事情扭转。

也就是所谓的趋吉避凶。

张道之为夺大药,为两地太平,为提升自身境界,为了自身与妖族的十年之约。

去挑战腾格里,动了执念与杀心,已经形成了一种‘大凶’之局。

不过,因他所做之事,却扭转了这种大凶的局面。

是将趋吉避凶这四个字,拉高了一个等级。

但是,因果却强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认为当世因果需要来世偿还。

当然,道教与佛教对于因果承负之论,有着如此明显巨大化的差异,是因最初孕育这种信仰的环境不同。

佛教的诞生,其背后,有着更多地政治因素,是想借由因果观念的论述,去反对种姓特权与宗教神权。

可是,这种今世因来世果的观念,其本质,仍旧是想奴役底层的百姓。

让他们今生今世无怨无悔,来生来世再去享福。

而道教的诞生,除了因为受到先秦思想的启发之外,更多地,是两汉社会危机的催化。

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繁杂...

儒家的治世之道,已不足以应对这种问题。

百姓就急需一种精神信仰,因此道教孕育而生,成为百姓的精神寄托与现实庇佑。

可在当时士家大族眼中,这无异是在绝他们的根,所以,他们都不希望道教这个组织壮大,而后成为治世之学。

但饶是如此,道教思想的诞生,仍是为了底层的劳苦百姓。

可佛教的诞生呢?其思想本质,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当然,这是两教诞生之初的观念。

随着佛教东渡,出现许多贤者,以至于中土佛教与佛教发源地的信仰论述,有了明显的差别。

总结来说。

不论中土佛教,只论两教发源地。

中土道教治世救民的观念,比佛教发源地传播的佛教思想,要更为纯粹。

当然,这只是张道之的想法。

因为在这个世上,也有着很多佛教的信徒,他们认为,佛教的思想比道教更为深邃。

这也是因为,道教思想基于先秦思想,而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其本质在于何处?

在于治民、强国,在于当世。

道教也讲轮回,但没有佛教那般钻研太深,因为道教思想,还是希望,这一世的人过得可以更好一些。

这一世的人,是道教眼里能看到的众生。

...

张道之收回思绪。

让他值得庆幸的是,若是按照儒家那句君子论迹不论心来讲。

他无愧于承负,更无愧于自身。

若将这种承负观念加持到阿茹娜身上。

张道之相信,作为他弟子的阿茹娜,若在十年后,真能战胜苏赫德玛,也就是现任腾格里。

那么,她一定能成为草原有史以来,最为伟大,最想追求世间太平的腾格里。

是因为,张道之已经做给阿茹娜看了。

身为中原天师的他,从来不会去分什么中原百姓、草原百姓。

在他的眼里,百姓就是百姓,众生就是众生,本质上并无区别。

他与额图根定下两地十年太平的约定,不仅仅是为了中原百姓做出考量,草原的的百姓,也不想打仗。

这一切,都被阿茹娜看在眼里。

若将来有朝一日,她站得位置足够高,那么,也会像张道之一样,作为一名异士,为两地太平贡献绵薄之力。

包括身在妖域的桃夭,身为张道之开山大弟子的她,也会秉承张道之的观念。

去为人与妖之间,寻找到一条和平共处之路。

细细想来。

桃夭亲眼目睹过张道之斩妖,也亲眼目睹过张道之将一只妖封神。

更切身体会,身为天师的他,为了她自身这只妖,又做过怎样的事情。

这一切的一切,她也看在了眼里。

阿茹娜将来会为两地太平奔波忙碌,桃夭也会为人妖两族的安定而去努力奋斗。

这就是承负的意义。

将承负拆开,并且只用两个词汇,去形容承负观念的话。

也就是传承与因果了。

...

此去乌兰特部途中。

张道之为了使阿茹娜将阿如罕的一身修为完美融合。

特意用九阳针法协调她的经脉。

“阿茹娜,此去乌兰特部,尚有六七日。”

“在这段时日里,你要将阿如罕的修为全部继承、炼化,最好使你的筑基圆满无缺。”

“但不管怎么说,那一身五气朝元境界的修为,都不属于你,所以,你需要靠自身,凝聚顶上三花。”

“不然,筑基一境,便毫无意义。”

万丈高楼,始于垒土。

张道之这般警告她,也是不希望她因小失大。

他这个天师,不能直接干预乌兰特部的事情。

多半,还需要年仅十岁的阿茹娜独自去面对。

(https://www.biquya.cc/id177295/272398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