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种田,娘经商,我爹重新进学堂(全家穿) > 第305章 隐患在后

  二郎想说,这样已经能够赚不少钱了,只是三叔一家太能赚钱了,所以才会看不上这些。
  殊不知,原本食肆一月的利润就已经够一家子嚼用一年了。三叔不心疼那点,他还是很心疼的。
  若是换做是他,没有三叔一家创新的想法,也只会固守着几样菜式琢磨研究。就算再简单的东西,只要下够了功夫,就一样能够赚到钱。
  前提是所图不多且容易满足的。
  所以他觉得那锦兰食肆凭着那几样菜就已经能够在这个小县城站稳脚跟了,后续只要保持住味道和分量食客就不会少太多。
  二郎想了想,冒着三叔可能会生气的风险,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种感觉很奇怪,他以前就不会干这么多余的事,但现在他对三叔一家越发信任了,所以说话做事都越发随意了起来。
  许福全闻言,哈哈哈大笑出声,将桌子上的人都惊了一下。
  他道:“二郎啊,你还是太年轻了,依我看,这锦兰食肆以往应该没有做餐饮业的经验,他们做事这么草率,要不了多久,肯定会翻车的。”
  二郎问了句十分煞风景的话,“三叔,翻车是啥意思啊?”
  “就是肯定会出事的意思。”
  见许福全眉开眼笑,一副尽在掌握的模样,不仅是二郎没明白,就连菊丫也忍不住好奇。
  虽然她爹日常不太靠谱,但是对于这些做生意的经验,她对她爹还是很信服的。
  许福全也没卖关子,用筷子点了点桌上的菜,“管的这么松,为了多赚点小钱,居然还让食客打包,这可不就是隐患?”
  “又不是大酒楼,也不是几十年信誉老店,更没有危机公关的手段,做点小菜就敢让人打包,要是吃出问题了可咋办?”
  “届时若真有人借此闹事,那锦兰食肆除非有大关系户保着,不然一人长八张嘴都说不清楚。”
  可是这县里最铁的大腿已经被他家抱上了,估计那锦兰食肆的后台也大不过他家,不然也不会这么没底线的捞钱。
  许福全脸上轻蔑的笑一闪而逝,眨眼便又神色自然地夹起一箸爆炒肚丝,搁碗里吭吭爬起了饭。
  李淑兰:“你是说,有人会整那个食肆?”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当时咱家生意才刚起步就被人盯上,那赌坊姓裴的不也没放过我们?还勾结了漕帮来食肆里闹事,幸好咱们舍得花钱请镖师,不然早就鸡飞蛋打了。”
  “现在再看看这锦兰食肆,做生意是要靠照搬照抄的,格局是只有一丁点大的,脑子又是不清楚的,关键是在别人看来生意还是挺好的,就说这样儿的,不被人盯上才奇了怪了。”
  许福全说完,桌上其他人表情都怪怪的,特别是二郎。
  三叔这么说贯口,是打算去茶楼兼职说书吗?怎么说话的调调和方式跟茶楼的老说书人一模一样。
  菊丫直接扑哧笑出了声,“爹啊,你啥时候说话这么有梗了,是要提前练习好去茶楼应聘说书吗?”
  许福全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在下意识玩梗,忍不住自己也笑出声来。
  李淑兰道:“行了,话都说到这儿了就接着说下去呀,所以咱家现在就等着那锦兰食肆自己垮掉,然后再恢复以前的经营吗?”
  可能这个饭桌上,就只有她和二郎是真正关心自家食肆了,这父女俩一个比一个不着调。
  二郎也期待地看着许福全,期待从自家三叔的嘴里听到肯定的答复。
  “啥呀,咱们这模式多好复制啊,等锦兰食肆一倒还会有别人跟着学,到时候再吸取一点锦兰食肆倒霉的经验,照样能分走咱们这中小型企业的客源。”
  许福全也不像李淑兰以为的那么云淡风轻,那只是表面上的,其实内里他的焦急不比李淑兰少。
  毕竟她们娘俩还有比芳容的生意可以拿股份,而那铺子显而易见的很快就要赚大钱。
  他除了食肆就是烤鸭,水果园就别提了,估计得明年年底才能大赚,所以这中间的空档期得全部靠食肆和烤鸭来填。
  他之所以表现的毫无压力,只是为了在二郎面前保住自己“一家之主”的颜面罢了。
  男人嘛,讲究一个面儿并不丢人。
  菊丫:“我爹说的没错,当初咱们开业的时候就该料到今天的结局,毕竟咱家做的东西其实竞争力不大。”
  “稍微谈得上创新的就是那个粉条了,但是那上限也低,县城里有钱人都觉得那个是贱价的红薯做出来的,吃个一两次就没劲儿了,所以也没什么竞争力。”
  菊丫今天没回老宅,但也不是把时间都拿来做了烤鸭。她上午忙活完烤鸭的事儿后,带着阿荷去各个食肆溜达了一圈,就连路边的小摊子都没放过。
  确实是没怎么见到粉条的影子了。
  这玩意儿吧,有钱人嫌弃原材料价贱不上档次,穷人懒得费神又磨又煮还加面粉,都是直接白水煮了吃就算是,所以那阵风过了后街上就没什么这玩意儿了。
  说起粉条,许福全恍然道:“昨儿回来的时候就发现食肆里没什么粉条存货了,今天去老宅也没想起来再买点儿。”
  “三叔,家里现在都没什么粉条了,也有段时间没去摆摊了。”
  许福全一愣,“为啥?”
  “你个菊丫出门的这一个月,江县令为了安置流民,特意用官府库银收购了各个村落的红薯土豆,所以家里也没什么存货了。”
  李淑兰补充道:“本来大嫂二嫂想给家里多留点的,但是娘说了咱家既然靠江县令夫妇保着做生意,就不能藏在这儿,所以就动员不缺粮的村民一起卖了,一点存货也没留。”
  “至于那些没粮过冬的,江县令也没派人去收。而且他派人收红薯土豆给的还是市价,也没瞎算账糊弄百姓,所以老宅对于这笔钱还是满意的。”
  虽然比摆摊卖粉条少一些,但至少省去了做粉条的步骤。
  许福全:“幸好娘脑子还是清醒的,要是爹的话,肯定又得嚷嚷个没完了。”
  李淑兰笑道:“诶,还真就这么回事儿,爹死活不同意,被娘瞪了好几眼才妥协的,当时的气氛只有那么尴尬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198/300455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