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七零,长姐掌家日常 > 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牌销售入职

周秀兰正在整理衣服,听到动静抬头一看,顿时认出了韩秋生,“这不是韩,韩.........”

“韩秋生。”他忙接话道,脸上露出一丝窘迫。

林玉环让周秀兰倒了杯水,开始详细说明工作待遇。“底薪三十,再加上销售提成,每月至少能拿到百元工资。当然,要是业绩好,收入会更高。”

听到这个数字,韩秋生差点呛到。这可是普通工人工资的两倍多!他握着水杯的手微微发抖,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

“你...认真的?”他有些不敢相信。

林玉环笑了笑,“当然。不过这工作也不轻松,要经常出差,跑业务。”

韩秋生连连点头,“我不怕苦不怕累!”

很快,他就签下了用工协议。林玉环让他先在店里熟悉两天,跟着周秀兰学习基本的销售技巧和产品知识。

这两天里,韩秋生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着各种知识。从面料特点到款式搭配,从价格构成到销售话术,他都认真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家还要翻来覆去地背诵。

第三天一早,林玉环给他安排了第一个任务——去溪城推广羊绒衫。

“这批货的利润,百分之五是你的提成。”林玉环递给他三十块钱和一斤粮票,“这些够你一周的食宿和路费。”

韩秋生小心翼翼地收好钱和票证,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这么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可回到家里,他刚说要出差,就遭到父母强烈反对。

“当个小工,你让我们老两口的脸往哪搁?”韩父拍着桌子怒道,浑浊的眼中满是失望。

韩母也帮腔道,“你嫂子说煤厂缺搬运工,虽然是临时工,但好歹体面些。”

“体面?”韩秋生冷笑一声,“搬煤就体面了?我凭本事赚钱,怎么就不体面了?”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劝呢?”梁母叹了口气,“那林玉环开哥服装店,能有多大出息?你要是去煤厂,说不定还能转正...”

“够了!”韩秋生打断母亲的话,“我的事我自己做主。明天一早我就走,你们就别操心了。”

说完,他转身回了自己的小屋,开始收拾行韩。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林玉环教他的销售技巧。

第二天一早,韩秋生就奔赴火车站。到了溪城后,他先花了半天时间摸清了当地三家大商店的情况,然后开始挨个上门推销。

可事与愿违,连续两天都没能成交。有的店主连看都不看他带的样品,有的嫌价格太高,更多的是对这个陌生的推销员不屑一顾。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韩秋生心里着急。每天晚上回到小旅馆,他都要在本子上记下当天的经历,分析失败的原因。

“不行,不能就这么回去。”他咬咬牙,决定用剩下的路费去溪省碰碰运气。

与此同时,林玉环站在店里的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春寒料峭,街上的行人都裹得严严实实。她的心思却飘到了千里之外的边境。

那里,顾建阳正带领着战士们在丛林中穿梭。突然,前方侦察兵发出警示,所有人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密林中寂静无声,只有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这不是演习,而是真实的战斗。虽然每个人的心跳都在加速,但没有人退缩。

林玉环轻轻叹了口气,收回思绪。店里还有一堆事务等着她处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转身走向柜台,开始清点今天的营业额。

周秀兰凑过来问:“玉珠姐,你说秋生能行吗?”

“这得看他自己。”林玉环一边记账一边说,“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和坚持,要是连这点挫折都受不了,那就不用混了。”

夜幕降临,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林玉环关上店门,看着远处的街灯一盏盏亮起。她知道,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而此时的韩秋生,正坐在开往溪省的夜班车上。车厢里昏暗摇晃,他握着装有样品的皮包,在颠簸中慢慢睡去。梦里,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站在明亮的店面里,自信地向顾客介绍着各种商品...

林玉环站在窗边,目光穿过结了一层薄霜的玻璃看向远方。寒风呼啸着掠过光秃秃的树枝,带着凛冽的寒意钻进屋内。她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棉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福利院里那些孩子们单薄的身影。

屋内的火炉烧得正旺,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乐乐坐在炉边的小板凳上,专注地翻看着手中的画本。时不时抬头偷瞄一眼站在窗边的母亲,小脸上写满了担忧。

“妈妈,”终于,乐乐放下画本,小心翼翼地开口,“你已经站了好久了。”

见母亲没有反应,他又补充道:“郑阿姨说站太久会着凉的,妈妈快来坐。”说着,还特意往旁边挪了挪,给母亲腾出位置。

林玉环这才回过神来,转身看向儿子。炉火的光映在乐乐稚嫩的小脸上,那皱着的眉头让她心头一暖。才一年的时间,当初那个瘦弱的小男孩已经长高了不少,脸颊也有了红润的血色。

“乐乐,”她轻声问道,“想不想去看看福利院的小朋友们?”

“真的可以去吗?”乐乐猛地站起来,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虽然离开快一年,但对那些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的思念一直埋在心底。

正在织毛衣的郑春也抬起头来:“这天气是有点冷,不过带些东西去看看孩子们也好。”

“郑姐,陪我去村里买点粮食吧。”林玉环说着,已经开始穿外套。

郑春麻利地收起毛线:“行啊,我和你一道去看看孩子们。”

村里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林玉环仔细盘算着手中的粮票,在各家粮店间比较着价格。村里的物价确实比城里便宜不少,同样的粮票能买到更多东西。

(https://www.biquya.cc/id175692/567929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