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嫡女风华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毁去这些信件

碧萱轻手轻脚地绕过屏风,看到楚王憔悴的面容,心中一痛。自从仲祥和裴智远相继出事后,殿下就很少有安稳的睡眠了。

楚王的话语沉重,如同一块巨石压在碧萱的心上。她知道,楚王的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忧虑和挣扎。碧萱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跪地叩首,声音中带着坚定和忠诚:“殿下但有吩咐,碧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她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如同誓言一般坚定。

“起来吧。”楚王轻叹一声,他的目光落在窗外渐暗的天色上,眼中闪过一丝哀伤。“本王只是想起了裴智远和仲祥,你可千万不能再出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逝去忠臣的怀念,以及对碧萱的深深关切。

碧萱哽咽着应是,一时说不出话来。她知道殿下这些日子承受了太多,每每想起,心中都如刀绞一般。她站起身,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决心不让楚王再为她担忧。

楚王将手中的信递给她,信纸在烛光下显得有些脆弱。“你可有把握,将新写的信做旧至与此信相似?”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这是他翻盘的关键一步。

碧萱接过信纸,她的手指轻轻触摸着纸张的纹理,仔细查看纸张的质地和颜色,又轻轻嗅了嗅,仿佛能从中嗅出时间的痕迹。“回殿下,至少能做到八分相似。”她的声音中带着自信,这是她对楚王的承诺。

“够了。”楚王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是他期待的答案。“需要多久?”他急切地问道,时间对他来说异常宝贵。

“三个时辰。”碧萱回答,她知道自己的任务艰巨,但为了楚王,她愿意竭尽全力。

“去办吧。”楚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他相信碧萱的能力,也相信她不会让自己失望。他的目光再次落在窗外,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星辰开始点缀夜空。碧萱行了一礼,转身离去。留下的是楚王独自坐在案前,望着烛火发呆。夜色渐深,他的思绪却愈发清明。

次日清晨,天还未大亮,左相郑昌便已在宫门外等候。他的眼中布满血丝,面色也比往日更加苍白。

“郑相这么早就来了?”守门的侍卫打了个哈欠。

郑昌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有要事求见陛下。”

待到宫门大开,郑昌快步入内,脚步匆匆,与往日的从容淡定判若两人。

大殿内,君主正在批阅奏章。见郑昌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朱笔:“爱卿这么早来,可是有要事?”

郑昌跪地叩首,声音略显颤抖:“陛下明鉴,臣有一事不得不禀。”

“说。”

郑昌从袖中取出那封信,双手呈上:“这封信不知被何人散布,臣实在惶恐。当初臣投入三皇子门下,实为探查其谋反之证。只是事发突然,臣也是在千钧一发之际才能及时救驾。”

君主接过信,目光在信纸上扫过,眸色渐冷。

信中郑昌对三皇子阿谀奉承,称其必将登上大宝,比嫡子安王更为出众,甚至说他将超越当今圣上。字字句句,无不透着大逆不道。

“三皇子会比朕更贤明?”君主的声音里带着寒意。

郑昌连忙叩首:“吾主堪称千古明君,臣当初不过是为取信三皇子才说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三皇子心怀不轨,岂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君主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当初三皇子谋反一事,郑昌确实立下大功。可如今看来,这其中却另有隐情。

若郑昌真如他所说及早发现端倪,为何不早些禀报?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外面传来几声鸟鸣。

“朕知道了,你且退下吧。”君主淡淡道。

“是。”

郑昌退出大殿,只觉背后冷汗涔涔。他快步走出宫门,上了等候多时的马车。

“父亲。”郑明远低声道,“楚王说他已得到了所有的信件。”

郑昌心中一惊,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当真?”

“儿子已派人去查证。”

郑昌眉头紧锁,这些信件明明都在安国公主手中,楚王是如何得到的?还是说,这不过是虚张声势?

“速去查明真相。”郑昌沉声道,“若是当真,务必想办法毁去这些信件。”

“是,儿子明白。”

马车缓缓驶离皇宫,郑昌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却翻江倒海。这些年来,他步步为营,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若是这些信件真的落入楚王手中...。

他不敢再想下去。

与此同时,楚王府中。

“殿下,郑昌已经入宫了。”碧萱轻声禀报。

楚王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很好,就让他先慌乱一阵。本王倒要看看,这条老狐狸能撑多久。”

碧萱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道:“殿下,若是郑昌狗急跳墙...”

“不必担心。”楚王打断她的话,“这只是开始。本王已经让人盯着相府,只要他有任何异动,我们都能及时得知。”

碧萱应了一声,退到一旁。她看着楚王疲惫却坚毅的侧脸,心中暗暗祈祷这一切能够顺利。

窗外的阳光渐渐明媚起来,照在案几上那封信上,映出一片淡淡的金色。

郑明远站在楚王府门前,手中提着精致的酒水点心,目光落在那扇雕刻着祥云纹的朱漆大门上。春日的暖阳洒在他身上,却驱散不了心中的阴霾。

府中下人迎了上来,恭敬地将他引入内院。庭院里,一株老梅虽已过花期,却仍有几朵残花在枝头摇曳。

“郑大人来了。”楚王的声音从正厅传来。

郑明远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入。厅内檀香袅袅,楚王正慵懒地靠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个紫檀木雕。

“殿下。”他躬身行礼,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室内陈设。

“坐吧。”楚王示意他落座,“听闻你父亲身体不适,本王一直惦记着。”

“多谢殿下挂念,家父已大好了。”郑明远在楚王对面坐下,神色恭谨。

一旁的小厮奉上香茗,茶香四溢。楚王放下手中把玩的木雕,从身侧的玉盒中取出一封信,递了过来。

“这个,明远看看。”

信纸入手的瞬间,郑明远心头一紧。他装作看不清的样子,将信纸举到菱花窗棂透进的阳光下细看。浮尘在光线中飘动,纸上隐约可见一个极浅的“李”字。

“这些信件,不知殿下从何处得来?”他将信恭敬地放回案几上,语气中带着试探。

楚王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暂时还不能告诉明远,还请见谅。”

“陛下您这话说的太见外了,微臣怎敢过问。”郑明远连忙躬身。

“明远太过见外了。”楚王突然从玉盒中重新取出那封信,在烛火上点燃,“在孤心中始终待你似亲兄。”

(https://www.biquya.cc/id175632/567929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