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嫡女风华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化为灰烬

夏杏适时上前添茶,茶香在室内缓缓散开,为这紧张的气氛带来了一丝宁静。秦望溪望着茶水中的茶叶缓缓沉底,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她知道,这场斗争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复杂得多。

“既然郑昌把你送来了,你且在此驻足。”她放下茶盏,杯底与案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鲁婆达。”谋士回答,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似乎对于自己的命运已经有所接受。

“想必你学问不错,就留在军营教授新兵读书识字吧。”秦望溪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你带来的两个护卫也留下,免得你寂寞。”

鲁婆达心中一凛。作为谋士的他已看出秦望溪的用意,若让他回去向左相献计,必会成为秦望溪的心腹大患。这位年轻的公主,是在礼貌地软禁他。

“多谢公主安排。”鲁婆达只得叩首应下。额间的血迹已经凝固,他的双手微微发抖。

秦望溪起身,裙摆在地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她吩咐候在门外的范管家:“好生照看先生,另外派人去左相府道谢。”

范管家躬身应是,目送秦望溪离开。他看了眼仍跪在地上的鲁婆达,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回到映月院时,秦锦筠正在院中来回踱步。听到脚步声,她立刻抬头,看到秦望溪的身影,连忙小跑过来:“长姐!”

月光下,少女的脸上带着藏不住的担忧。秦望溪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在这等我?”

秦锦筠点头,跟着秦望溪进了屋。夏杏已经准备好了热茶,茶香袅袅升起。“长姐交代的事情,我想到办法了!”她趴在桌上,兴奋地说,“可以设局引秦峰雷出城,让人假扮山匪把他解决了。这样就跟我们没关系了!”

秦望溪不动声色地端起茶盏:“秦峰雷之前被劫过,他会轻易出城吗?”她轻啜一口茶,“你打算如何设局?”

秦锦筠愣了一下,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柳管事说,秦峰雷很在意我们上次剿匪时是否找到了他从秦家坑来的银票。我想用这个做饵。”

“这个主意不错,”秦望溪放下茶盏,“你可以好好筹划,范管家和刘叔都可以帮你。”

秦锦筠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差点忘了!谢先生让星随送来的信,我帮忙带来了。”

秦望溪接过信,指尖微微颤动:“你先回去陪三婶吧。”

待秦锦筠离开,秦望溪才展开信笺。谢云霆的字迹映入眼帘,她不由露出笑容。信中说他即将启程去匈奴,因事务繁忙无法当面告别,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

她将信收好,望向窗外。院中的桂花树已经开始抽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清香。九月将至,正是匈奴劫掠的季节。远处传来更鼓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宁静。

夏杏轻声问:“公主,要准备就寝了吗?”

秦望溪摇头:“去把范管家叫来。”她转身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让他把秦峰雷最近的动向都告诉我。”

夏杏应声退下。秦望溪望着烛火,思绪纷飞。郑昌派鲁婆达来,看似是示弱,实则是在试探。而秦峰雷的事,也不能再拖了。

范管家很快到来,带来了一叠厚厚的密报。秦望溪一一翻看,眉头渐渐皱起。

“公主,”范管家犹豫片刻,“秦峰雷最近频繁出入城东的几家钱庄,似乎在筹措银两。”

“筹措银两?”秦望溪冷笑,“看来他是等不及了。”

“要不要...”范管家欲言又止。

秦望溪摆手:“先看看他想做什么。”她起身走到窗前,“让人盯紧点,别让他跑了。”

范管家应声退下。秦望溪望着窗外的夜色,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细雨绵绵,玄州城笼罩在一片朦胧水汽中。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城中的屋舍轮廓也变得模糊不清。

秦望溪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被雨水打湿的花木。秋菊在雨中摇曳,零星的黄色花朵在灰蒙蒙的天色下显得格外醒目。一阵微风拂过,带来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窗台上。

冬季即将来临,虽然北狄可能会为大魏军队提供粮草,但以谢云霆的性格,定然会未雨绸缪,不会让军队陷入粮食困境。这些日子以来,她听闻朝廷已经开始在各地筹措粮草,为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

她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信纸,目光落在跳动的幽蓝火焰上。火光映照在她清秀的面容上,在眼底投下一片深邃的阴影。

渡江的事情一直萦绕在她心头。她很想亲自去一趟,和舅舅好好谈谈。以舅舅的远见卓识,若是知道皇室已经腐朽到这种地步,必定会提前做好准备,在乱世中保护渡江百姓。

那日与董长澜的谈话并不尽兴,隔着他人传话总是难免有所疏漏。她记得董长澜离开时欲言又止的神情,想必还有许多话没来得及说。

“姑娘,”紫松轻声唤道,“该用早饭了。”

秦望溪回过神来,将信纸投入火盆。火舌贪婪地舔舐着纸张,很快就将它化为灰烬。她看着飘散的灰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中秋将至,或许可以借着给外祖母和舅舅送节礼的由头,或是接外祖母来玄州小住的名义,去渡江一趟。临行前给太子送个信,就说是为了避免耽误时间...这样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当晚用饭时,秦望溪向母亲提起此事。饭菜的香气在室内弥漫,檀香袅袅升起,与食香交织在一起。

“长澜哥哥走时不是已经带了中秋礼去了吗?”董莹珠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看着秦望溪,“表姐此去,可是担心匈奴秋季劫掠?”

秦望溪夹了一筷子青菜,轻轻点头:“那日和长澜说得不够透彻,传信又怕有失,还是当面说更好。”她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况且,外祖母年事已高,也该去看看了。”

“你刚回来没几天,又要往外跑。”董氏眉头紧蹙,筷子在碗边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母亲放心,渡江又不是战场。”秦望溪给母亲夹了一片笋,语气轻松,“再说有廖宁和紫松跟着,不会有事的。”

董莹珠眼睛一亮:“不如就说我想念祖母,表姐陪我去?”她放下筷子,期待地看着秦望溪。

“不必了,”秦望溪轻声道,目光柔和地看着表妹,“你就在玄州好好陪着母亲。这趟路程匆忙,带上你反而不方便。”

“那带上锦筠吗?”董氏问道,眼中满是担忧。

秦望溪摇头:“带上廖宁和紫松就够了。”她看着母亲担忧的神色,握住她的手,“母亲,今年匈奴必定来犯,不如把外祖母接来玄州住些时日。”

(https://www.biquya.cc/id175632/567929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