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琰也沉思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林先生所言,切中要害。
他赵琰在,凭借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和一系列雷霆手段,确实能将岭南这盘散沙凝聚起来,让三军用命,百姓归心。
可他若不在呢?
一场意外?一次刺杀?甚至……仅仅是正常的生老病死?
百年之后,谁又能保证,这支倾注了他无数心血,打上了浓重个人烙印的铁军,不会因为继任者威望不足,或是野心滋生,而重新陷入混乱,甚至……成为下一个祸乱之源?
威望,终究是系于一人之身。
人亡,则政息?
这绝不是他想要的未来!
他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够自我运转,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秩序!
而不是一个系于他赵琰一人荣辱兴衰的脆弱体系!
赵琰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复杂的脸庞。
李虎眉头紧锁,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是不知该如何解决。
李泠月美眸中光芒闪烁,似乎在快速思考着什么。
秦勇依旧沉默,但紧握的拳头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林先生的担忧,很有道理。”
“军队的现状,必须改变!”
“单纯依靠本王个人的威望来维系忠诚,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本王打算,在军中设立一个新的职位。”
赵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政委!”
“政委?”
李虎第一个发出疑问,满脸写着“这是个啥玩意儿”的困惑。
不仅是他,就连林伯温和李泠月,眼中也露出了明显的不解。
这个词汇,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赵琰看着他们茫然的表情,并不意外。
他耐心地解释道:
“政委,全称‘政治委员’。”
“他们的职责,不是直接指挥战斗,而是……”
赵琰斟酌着用词,力求让他们明白这个划时代的概念。
“而是负责士兵们的‘思想’!”
“思想?”
李泠月重复了一遍,若有所思。
“没错,就是思想!”
赵琰加重了语气。
“如今,岭南军、戍边军、靖南军,为何愿意听从本王的号令?为何愿意为本王浴血奋战?”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王能带他们打胜仗,能让他们吃饱饭,能给他们带来希望!”
“但这其中,掺杂了太多对我个人的崇拜和依附。”
“政委要做的,就是将这种依附,引导向更宏大、更稳固的目标!”
“要让每一个士兵都深刻地明白,他们为何而战!”
赵琰的声音逐渐激昂起来,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
“他们不是为本王一个人而战!”
“他们是为了保护身后的妻儿老小!是为了守护脚下这片生养他们的岭南土地!”
“是为了千千万万和他们一样,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劳苦大众!”
“是为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都能挺直腰杆做人的新世界而战!”
“政委,就是要深入到每一个营、每一个连、甚至每一个班排,去宣讲这些道理!”
“去关心士兵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想法,解决他们的困难!”
“去提升他们的觉悟,让他们明白自己不仅仅是握着刀枪的武夫,更是创造历史、保卫人民的战士!”
“政委还要负责监督军纪,防止军官欺压士兵,保证军队内部的公平公正!”
“要组织士兵学习文化,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赵琰看着众人逐渐变化的脸色,继续说道:
“当每一个士兵都明白了战斗的意义,都将忠诚从对某一个人的崇拜,转变为对我们共同奋斗目标的信仰时……”
“这支军队,才算真正有了‘魂’!”
“到那时,无论本王在与不在,这支军队的信念都不会动摇!”
“它将真正成为一支‘人民的军队’,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守护这片土地,守护我们的人民,千秋万代!”
一番话,如同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响!
李虎似懂非懂,但他听明白了核心——殿下要让士兵们知道,他们打仗不光是为了殿下,更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婆娘娃儿,为了岭南的老百姓!
这道理,朴素,却直击人心!
李泠月的美眸中异彩连连,她似乎捕捉到了这“政委”制度背后,那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力量。
林伯温捻着胡须,眼神复杂,既有对这种闻所未闻制度的震惊,也有对赵琰深谋远虑的钦佩,更隐隐感到一种颠覆性的力量正在酝酿。
“殿下……此法……闻所未闻,却……似乎直指根本!”
林伯温斟酌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
赵琰点了点头。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摸索。”
“但方向,必须是这样。”
“具体的章程,我会亲自拟定,这几日应该就能整理出来,届时再召集军中的各位将领与诸位一起详议。”
他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深入,有些事情,需要时间去消化,更需要实践去检验。
“继续走吧。”
赵琰摆了摆手。
“去外城看看。”
一行人继续前行,穿过几条相对整洁、店铺林立的内城街道,逐渐进入了靖南城的外城区域。
与内城的初步繁华相比,外城的景象,便显露出几分不同。
房屋明显更加低矮、破旧,不少墙壁上还留有战火的痕迹。
街道也变得狭窄泥泞了许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混杂的气味。
路上的行人,身上的衣衫虽然大都浆洗过,不再像过去那般褴褛不堪,但补丁摞着补丁的情况,随处可见。
他们的脸上,少了内城居民的那份从容和对未来的憧憬,多了几分生活的疲惫和沉重。
赵琰默默地走着,仔细观察着。
他看到了一些面色蜡黄、步履蹒跚的老人,蜷缩在自家门口,眼神浑浊。
看到了几个衣衫单薄的孩子,在泥地里追逐嬉闹,但小脸冻得发红,还不时传来咳嗽声。
他甚至看到一户人家门前,一个妇人正低声啜泣,旁边躺着一个面色灰败、气息奄奄的男子,显然是病重无钱医治。
温饱,仅仅是解决了最基础的生存问题。
但疾病、贫困、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麻木和绝望,依旧是压在百姓心头的大山。
这是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的靖南城。
赵琰停下脚步,脸色有些沉静,之前的欣慰感淡去了不少。
他转向林伯温,声音低沉地问道:
“林先生,如今这城中,可还有……饿死之人?”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严肃。
林伯温神色一肃,立刻躬身回道:
“回殿下!自殿下接管靖南,开仓放粮,推行以工代赈,并严令各级官吏务必保证百姓口粮以来,下官可以保证,靖南城内,绝无一人是因饥饿而死!”
他的语气十分肯定。
“但是……”
林伯温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沉重。
“因病、因伤,无钱医治而拖垮身体,最终撒手人寰的,下官派人统计过,外城……仍时有发生。”
“尤其是那些在战乱流离中落下病根的老弱,还有一些突染急症却家无余财的贫户……”
赵琰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更加骨感。
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没有苛责。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但他看向那低矮破败的房屋,看向那些面带愁苦的百姓,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继续努力。”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
“告诉下面负责民政的官员,想尽一切办法!”
“救济也好,组织郎中巡诊也好,建立临时的病坊也好!”
“本王治下的靖南城,绝不允许再有百姓饿死!”
“一个都不行!”
“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而亡……也要逐步改善!要想办法让他们看得起病,有活下去的希望!”
“是!下官明白!”
林伯温郑重应道,他能感受到殿下话语中那份沉甸甸的决心。
(https://www.biquya.cc/id175049/567929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