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逃荒不慌!恶毒后娘一路带崽吃香喝辣 > 第234章 又降大雪

宋婉清坐在一块石头上,也算能歇口气。

他们不眠不休赶了一整夜的路,再加上有驴车,脚程也快,远远地将其他难民甩在后面,大概一个时辰后,才瞧见有人赶了上来。

并不是北沟村的人,从看见他们的反应来看,应当是观泉村的人。

几人窃窃私语,被宋婉清看了一眼,像惊弓之鸟一样四散飞去。

几缕发丝被吹乱,荡在眼前,宋婉清将之别在耳后,眯了眯眼睛。

起风了。

灰白的天空,不见半分太阳,只怕真是要应了许万里的话,又要下雪了。

第一场雪过后,陆陆续续又下了几场,不过下的不厚,所以并未过多影响铲雪的进度,也不知道这次的雪有多大。

但此时此刻下雪,无论是大是小,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好事。

她心中隐隐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冬天的风很硬,刮在人身上,就像是刀割一样,宋婉清扯了扯“围巾”将脸挡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她快步走到顾盼儿几人身边,低声唤他们的名字。

许万里和石头在她唤第一声时,就醒了过来。

两人根本就没有睡沉,前方还不知道会不会有郭家人埋伏,就算有宋婉清守着,他们也要时刻保持戒备。

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伙伴负责。

顾盼儿一睁眼,就被刮来的寒风吹得打了一个冷颤。

“气温越来越低了,再睡下去,怕是要失温”,宋婉清解释道。

零下的温度,人若是不动体温会下降的非常快,一旦到达一个程度,人体的控温系统就会向大脑发出错误的信号,不但不会觉得冷,反而会觉得很热。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就被冻死。

顾盼儿被许万里搀扶着扶起来,喃喃自语,“这咋突然起风了,不会真的要下雪吧?”

话音刚落,便有片片鹅毛大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眼前落下。

顾盼儿转头看了一眼许万里,捂住了嘴巴。

“这雪看着架势小不了,咱们快赶路吧,千万别被堵在路上了”,萧在山语气严肃。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几人的心情都凝重起来,不敢耽搁,收拾好东西就出发了。

不一会的功夫,几人的帽顶就落了一层的雪,之前铲出来的路,被人和驴车走的压的很光滑,又下了新雪,人走在上面都打滑,更别说驴了。

哪怕再心急,速度也提不起来,尤其是萧在山他们的驴,几乎就是罢工的状态。

宋婉清皱眉,“大家辛苦点,把东西拿下来背着走,这样驴能走的快点。”

“好。”

将驴车一半的物资背在了身上,驴的速度果然快了不少,就这样走了三个时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雪丝毫没有减小的架势,之前观泉村的人已经落在了他们后面,朝身后望去,可以看见不少匆忙往回赶的人。

地上的雪,已经快要到小腿了,每走一步,都要耗费之前两倍、甚至三倍的力气,驴车更是难走,遇到雪特别厚的地方,便要一起推。

这种时候,驴车反而成了负累。

顾盼儿脸色涨红,气喘吁吁。

“顾嫂子,你上车”,宋婉清道。

顾盼儿摇头,“我把东西放下一半就好,还能坚持。”

“给我,我来背”,许万里伸手将她的背篓拿下,挎在了身前,看着顾盼儿担忧的眼神,笑道:“这点重量不算什么,别担心。”

他整个人被前后两个背篓夹着,就像是一个人,挑起两座小山似的。

说不重,只是宽慰她的话。

顾盼儿红了眼睛,咬着嘴唇,坚定道:“我歇一会,缓过来我就自己背。”

许万里握紧了她的手,牵着她往前走。

没过多久,天就完全黑了下来,没有月色,风太大,火折子也吹不起来,一行人只能摸黑赶路。

石头和朱宝摔了好几次,宋婉清拽着石头,萧在山则扶着朱宝,互相搀扶着。

风卷着雪粒,刮的睁不开眼,但却没有人敢停下脚步,所有人都硬着头皮顶着风雪往前走。

停下,就是个死。

冷。

纵然宋婉清一行人穿戴整齐,但依旧耐不住在刮风下雪的天气里待这么长时间,没穿过来之前,她曾去过北方,这种天气,叫刮大烟泡儿,是没有人愿意出门的。

几人连睫毛上都凝了冰霜。

“宋妹子,前方有亮光,到观泉村了,咱们要不要先落个脚,等天好点再赶路?”许万里的声音,被风刮的细细碎碎。

宋婉清却是听明白了,她比了一个手势,示意往观泉村走。

之前候翠花一事,他们算是与观泉村结下了仇,但没有人会和钱过去,只要开的价格足够高,自然有人愿意让他们留宿一晚。

观泉村的出现,就像是悬崖边的救命稻草,一时间,所有人都朝这涌来,甚至有人在路上就商议好了留宿的价格。

这世道,人人都是自私的,好心人或许也有,但看见别人借此赚的盆满钵满,心里定然会觉得不平衡,人是随波逐流的,没有人会做赔本的买卖。

进了村,顾盼儿就开始一家一家的敲门。

一连敲了八户人家,全都住满了。

在敲第九家的时候,地方是有了,但那户主老伯说着说着话,突然脸色大变,匆匆敷衍几句就要关门,不用想也能猜到是认出了宋婉清三人。

宋婉清伸手拉住房门。

时伯脸色大变,一脸警惕的看着她,“你,你想干什么?难不成还想杀人强住不成,速速离开,不然的话我要喊人了。“

宋婉清提高了音量,“老伯说笑了,这天寒地冻的,我们也不过是求个住所活下去罢了,只要你能留我们一晚,我给你十两银子,如何?”

时伯面露犹豫。

十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村里的其他人最多的也只收了三两而已,不是他们不想多收,而是观泉村前面只有北沟村,那里的难民一个个都穷的叮当响,在加上刚买完东西,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

若是不收留他们,那便一点钱都赚不到。

这年头没有人会嫌钱多。

所以就算钱少也认了。

他这可是要足足多七两银子呢。

(https://www.biquya.cc/id166164/567929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