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钢铁先驱 > 799新铁匠

这场惊心动魄的变故,让亚历山大深切地领悟到户外集会潜藏的巨大危险性,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惊涛骇浪。

难怪诸多领主都对踏出城堡心怀忌惮。相较于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他们更钟情于城堡那寒冷却坚实的城墙所带来的安全感。

那高耸的城墙,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威胁,给予他们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

此时此刻,亚历山大甚至也萌生了追随他们脚步的冲动,渴望能在那城墙的庇护下,暂避这纷繁世事的纷扰。

然而,让亚历山大倍感无奈的是,他向人群展示的那些堆积如山、价值连城的宝藏,也在这场混乱中如流沙般消逝不见。极有可能,这些财富已被趁乱哄抢的贵族与平民瓜分殆尽。

切莫以为普通的城里人会因忙于逃难,就会轻易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掠夺机会。事实上,那巨额的宝藏所散发的诱惑,足以让大多数人甘愿为之铤而走险,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对亚历山大而言,财富的损失并非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缘由。毕竟,在他看来,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真正让他扼腕叹息的,是那些本可用来“杀鸡儆猴”的俘虏的丢失。在撤退时的一片混乱之中,这些人就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棋子,无人问津。

至于他们最终的命运究竟如何,亚历山大也并不十分明了。他们或许被如潮水般狂奔的人群无情踩踏,或许侥幸逃脱,躲进了狭窄的小巷寻求庇护;

或许遭遇愤怒的暴徒,惨遭私刑处死;又或许得到盟友的搭救……这四种结局,每一种都有可能发生,如同命运的丝线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捉摸。

“立刻去查出所有出席此次集会的贵族以及富豪家族的名字。并且将他们家族中的所有男性成员统统逮捕。”

亚历山大一回到他临时居住的庄园,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切,心中的怒火便如熊熊燃烧的烈焰,难以遏制。他毫不犹豫地向手下下达了这道命令。

然而,事与愿违,士兵们直到第二天才得以执行这一命令。由于随后发生的混乱局面,亚历山大的军队人手明显不足,需要从驻扎在城墙外的部队中调派人手进行补充。

而且,这些士兵对当地的家族并不熟悉,要想找到目标人物,还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摸索和寻找。

但正是这一拖延,给了许多受到指控的家族可乘之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亚历山大的愤怒,如同惊弓之鸟,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逃离了这座城市。

说实话,即便是那些给护卫下达命令的人,在当时也未曾料到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许多人甚至只是用一种简单夸张的语气描述着事情的经过。

他们又怎会想到,有些人对某些势力的忠诚竟会狂热到这般地步,为了保护他们,不惜挑起如此巨大的事端。

就连大多数贵族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原本并不想以如此公开且残忍的方式屠杀平民。毕竟,他们也深知,自身的名声至关重要,需要小心维护。

然而,事已至此,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就如同泼出去的水,难以再收回。

那些头脑足够聪明的人,深知局势的严峻,也能真切感受到亚历山大的愤怒如暴风雨般即将来临。于是,他们如同敏捷的飞鸟,尽快逃离了这座城市,只留下几个愚蠢的家伙作为替罪羊。

但这些留下的人并非什么声名显赫之辈。因此,尽管亚历山大满心愤怒,想要将他们公开处决,宣称他们就是这场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以此来平息自己的怒火,但他的顾问却很快劝阻了他。

“大人,这些人实在微不足道,如同蝼蚁一般。普通百姓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倘若就这样将他们处决,不仅无法安抚民众的情绪,反而会让周围的领主觉得您嗜血成性,仿佛只是在寻找一个借口,随时准备向他们发起攻击。

如此一来,杀了他们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是的,大人,请您再耐心等待一下。我已经派出了精锐的狩猎队去追捕他们。我坚信,他们很快就会带着好消息归来。”

“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居然还想着外出?依我看,您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别再提这些让人糟心的事了。您已经承诺了三年免税,这已经足够多了!”

谨慎且愤怒的帕提亚夫人不出所料地说出了最后这句话。她也曾身处那场混乱之中,侥幸才得以逃脱。

经历了这一切后,她似乎对这里的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厌恶之情。

亚历山大最终听取了顾问的建议,取消了原本计划中的处决。

他只是向城里的百姓宣布,这场灾难乃是那些邪恶贵族的所作所为,而他的军队正在全力追捕他们。一旦将这些人抓获,必将立即处决,以正国法。

至于之前承诺要发放给民众的钱财……亚历山大附加了一个条件——这笔钱本应归还给那些逃亡的贵族,一旦将这些贵族的财产追回,就会立刻进行分配。

从实际情况来看,亚历山大如今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完全可以从自己的腰包中掏出这笔钱——毕竟所需金额大约只有200万罗帕尔,而他此前掠夺而来的战利品,足以支付这笔费用。

然而,与此同时,亚历山大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总是以一种疯狂的方式在赔钱。

因此,当他终于察觉到这种危险的趋势时,决定开始勒紧裤腰带,谨慎度日。

不过,对于铁匠和水手,他却网开一面。他专门派出部队,带着特殊的命令去处理此事。

每到一家金属作坊,士兵们便会大声宣告:

“我们乃新城主亚历山大大人麾下的英勇士兵。铁匠,请问这是你的店铺吗?我们大人有令,你必须跟随他前往指定之地,并在那里工作五年。

在此,我们先给你1000罗帕尔作为安家费……另外,再给你的家人100维萨。在你驻扎期间,每个月还能领取30维萨的工资。”

听到这样突如其来的命令,铁匠们自然是惊愕万分,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许多人当场便被金钱的诱惑所打动,欣然接受了这一安排——毕竟,如此丰厚的报酬,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然而,也有一些人并不那么顺从,他们纷纷提出各种理由,表达自己不愿遵守这一命令的想法。

显而易见,他们有着诸多难以割舍的羁绊。许多人不愿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家人,这其中既有对家人深深的眷恋之情,也有出于对家人安全的担忧。

在这座城市里,将女人独自留在家中照顾小孩,实在是危险重重。相比之下,在农村地区,紧密相连的社区以及男方庞大的家族,还能够对儿媳起到一定的照看作用。

然而,城市生活却显得更加原子化和孤独,这使得独自在家的女人们极易成为骚扰、欺凌甚至奴隶贩子的主要目标。

除了这些熟悉的困扰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所有的铁匠同时也是商人。

他们担心,如果就此关闭店铺长达五年之久,很可能会因此失去所有忠实的客户。毕竟,他们花费了半生的时间,苦心经营,才好不容易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对很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巨大障碍。

而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则出在学徒身上。

许多铁匠手下都有一到三名学徒,有些甚至多达五名或更多。自然而然地,一个问题便摆在了面前——这些学徒该如何安排?

学徒对于铁匠而言,绝非仅仅是额外的人手,他们是铁匠不可或缺的助手,是能够帮助铁匠打造出高质量、复杂金属制品的得力帮手。

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在法令颁布后的几天,由铁匠行会的代表们一同带到了亚历山大面前。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拜见亚历山大,希望能就此事提出抗议。

听完他们的诉求后,亚历山大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要告知你们,在我的城市里,已然有一千名铁匠在为我效力。所以,对于你们所面临的问题,我并非一无所知。”

“倘若你们愿意,完全可以带着家人以及徒弟们一同前往我的城市。当然,旅途中所需的费用,需要你们自行承担。”

“而对于那些不想让家人搬家,或者存在其他阻碍的人,也无需担忧。我们每个月都会派遣一艘船,将你们工资的一部分送到你们家中。

你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收发信件!如果这还不够,我们甚至还会给予你们一定天数的假期,以应对不时之需。我想,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慷慨了,对吧?”

亚历山大停下话语,转身环顾四周,看着众人脸上各种各样的表情。

确实,许多人的脸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因愤怒和愤慨而涨得通红,逐渐变得更加苍白、柔和,仿佛在慢慢地接受这一既定的结果。

他们一开始那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语——“我们不是奴隶,您不能像对待牲畜一样,用链子拴起来就把我们送走,我的大人!我们是自由人,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此刻,已然失去了大部分的威慑力。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少数固执的批评者,提及了他们对失去生意的担忧。

亚历山大对此只是轻蔑地挥了挥手,不屑地说道:

“哼!什么生意!我已经承诺每月支付你们30维萨,而且是无条件地支付五年。你们不妨想想,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吗?”

“另外……你们担心生意会失败,完全是杞人忧天。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的城市里的客户数量,远远超过你们在这里的客户。你们肯定听闻过我的城市——赞赞,你们平日里使用的优质铁矿石,皆产自那里。”

“所以我坚信,与其在这里埋没你们的才华,不如前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而且,一旦你们归来,凭借在我那里积累的经验,你们打造出的产品必定会更加精良!”

“倘若你们还是不喜欢这样的安排……”说到此处,亚历山大的声音陡然变得异常坚硬和冰冷,仿佛寒冬的凛冽寒风。

“记住你此刻在与谁对话。我,是你们的领主。你没有拒绝的权利。倘若你想让民众知道,是铁匠行会激怒了领主,导致他收回三年免税的承诺,那你大可继续拒绝!”

在米德郡这座人口仅有三万的城市里,铁匠的总数约摸五百人。乍一听,这个数字或许并不起眼,但细算下来,竟接近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着实令人咋舌。由此可见,此地无疑是各类金属制品的核心枢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亚历山大深知铁匠群体对于城市发展以及自身领地建设的重要性,故而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一方面,以丰厚的金钱与利益作为诱人的饵食,试图打动铁匠们的心;

另一方面,又暗中威胁,若有不从,便以驱逐甚至更严厉的惩处相待。这刚柔并济的手段,恰似一把双刃剑,对铁匠们而言,杀伤力十足。

面对如此局面,权衡利弊之后,绝大多数铁匠在重压之下,最终选择了屈服。毕竟,亚历山大所给予的条件,虽有胁迫之嫌,却也并非毫无吸引力。那棍棒的威慑与给出的诱人出路,使得敢于违抗领主意志的人寥寥无几。

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怀揣着自己的目的,试图与亚历山大讨价还价。比如铁匠行会的领袖、财务主管之类的角色。

他们真正忧心的并非同行工匠的境遇,而是一旦顺从亚历山大的安排,他们将彻底失去手中的权力与影响力,那如同璀璨星辰般照耀他们的光芒,将就此熄灭。

可惜的是,他们的挣扎注定徒劳无功。在这场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中,他们未能赢得任何真正的支持者。

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实在拿不出任何能让亚历山大心动的筹码。普通铁匠们心里明镜似的,与城主作对,实在是得不偿失。

就像公会长平日里所宣扬的那般,为了“团结一致,保卫公会”,可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公会的口号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事实上,许多铁匠甚至故意对这些寻求支持的人冷嘲热讽。因为铁匠行会,并非如外表那般光鲜亮丽,实则内部充斥着诸多旧怨与隐藏的政治斗争。

比如说,对于那些不属于行会的商人,需要缴纳额外的税款。这一举措,正是铁匠行会极力游说推动的结果,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与利益。

当然,这一行为让众多铁匠心中极为不满,只是面对兰普男爵的权势,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亚历山大的出现,让他们有了另一种选择。尽管那些顽固的行会成员在与亚历山大会面后的几天里,四处奔走,试图召集更多的人来抵制这一决定,但随着既定离开的日子愈发临近,他们的队伍却如沙漏中的细沙,逐渐变得空虚。普通铁匠们则更加明智地利用起时间,忙着收拾行装,准备踏上未知的旅程。

按照亚历山大的规划,这些铁匠将先独自跟随他前往目的地。待他们在暂赞安顿妥当,一切安排就绪后,如果他们愿意,便可以邀请家人前来团聚。

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缺乏足够的船只,无法一次性容纳所有人;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也希望这些铁匠能够先亲身感受赞赞这座城市的魅力,再决定后续的行动方向。

铁匠们总体而言,对这个计划并无异议。亚历山大为了确保计划顺利进行,直接存入一千罗帕尔,以帮助铁匠们的家庭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这一实实在在的举动,如同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就连那些原本对亚历山大只允许一名学徒跟随的决定愤愤不平的铁匠们,在亲眼看到黄金的那一刻,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毕竟,承诺给予金钱只是口头之约,而亲眼目睹真金白银,那感受截然不同。许多人甚至对亚历山大能够信守诺言感到惊讶,在此之前,他们半信半疑,以为亚历山大只是在夸大其词,画一张大饼而已。

由此可见,装满金钱的袋子的分量,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天平上,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亚历山大为何只允许每个铁匠带一名学徒,这背后自有他的深意。

他希望借此为赞赞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技艺的机会,打破侯爵铁匠们对技术的垄断,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门手艺,为赞赞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了铁匠们,还有一群人也准备踏上全新的征程,那便是城里的水手们。

这一消息,让铁匠们惊喜不已,他们心想,至少在前行的道路上,自己不会感到孤单。

(https://www.biquya.cc/id117910/567923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