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西曹州府有县名巨野,鲁西是教会在山东的根据地,几乎各县都建有教堂,巨野也不例外。
且说该县独山镇小刘庄村有个外号“刘大刀”名刘德润者,原籍郓城县人(就是宋江的老家),长相俊伟,性格豪爽,颇有些当年梁山泊好汉的气概,平日里靠在集上打拳卖艺、推销狗皮膏药为生,但社会上交往很广,和当时被清政府重新定性为反政府组织的“大刀会”的一些头目们有来往,按现在说法就是社会关系很复杂。
鲁西地方土地贫瘠,自古民风彪悍,是个出响马的地。老百姓吃不上饭,胆大的就直接做了“马子”(土匪),有些半黑不白的就加入了诸如大刀会一类组织,有些混着社会,常在河边走,不可能不湿鞋,与上述组织也就勾搭连环,拉拉扯扯,刘大刀就属这类。
刘大刀在表演兼卖膏药之余也搞点抢劫副业,在鲁西将抢钱叫做“请财神爷”,绑富人家小孩票叫做“抱凤凰雏”,是这类“好汉们”经常干的活计。
刘大刀有个同伙叫魏培喜,这魏培喜一般就是干干打下手的活,俗话说,合伙的买卖不好干,不仅正常买卖这样,就是绑票这类不正常买卖也是如此,这魏培喜后来觉得自己拿的少,渐生不满,后来撕开了脸后竟然向巨野县令许廷瑞报告说刘大刀参加了大刀会。
此时大刀会已经被政府定性为反政府组织了,许廷瑞正要捉大刀会成员向上面表功,得了消息后遂暗中布置了抓捕任务。
执行抓捕任务的是新任捕头魏伯溪,老魏在进入警队前原也是和老刘有些瓜葛,但老魏既然入了体制,就不再顾及当年的战斗友谊。但还是被老刘得了消息,把全家搬到郓城,投奔了自己的族叔刘殿奎。
搬到郓城后,刘大刀安顿好家人,自己继续便逃亡边从事江湖卖艺,在一次卖艺途中碰到老伙计奚老五。
这奚老五也是个好舞刀弄棍,惹是生非的主,身上还背有人命官司,也正四处漂泊,两人是同病相怜,一番计议后结伴去安徽投奔了奚老五在定武军当营帮带(副营长)的族叔奚效方。
这奚效方也不是省油的灯,虽是政府军人,却与反政府的地下会党勾勾搭搭,见两人来投奔,就将二人收留下来。
再说这许廷瑞见魏捕头没抓到刘大刀,很是恼火,就命他将功补过,越界去郓城县将刘大刀才十七岁的女儿抓回了巨野并关在牢里。
当时妇女吃官司被视作是奇耻大辱,更何况是一个未曾出嫁的少女。于是郓城的刘氏族人对此事极为愤怒,郓城刘家也不是小门寒户,有些关系,于是一方面族人联名向郓城知县申诉,另一方面活动人脉,竟然请出了曾在皇宫中当过御前侍卫的孙道隆,许廷瑞虽然很牛皮,见大内高手孙道隆亲自来要人,还是要给大内高手的面子,于是立马放了人。
远在安徽的刘大刀知道了女儿被捕的消息后,愤懑至极,一咬牙决定回巨野干掉许廷瑞。
奚效方和奚老五爷俩杀人小过年,非常支持,并且落实到行动上---俩人决定和刘大刀一起去办这个事。
三个人秘密返回巨野之后,又纷纷联系自己的那帮黑道伙计,如嘉祥县大刀会首领曹言学、巨野光棍头目奚金兰等人开小会商量干掉许廷瑞和为虎作伥的魏捕头事宜。
一干人商量商量去,觉得去官府杀人目标太大,这些地方上的帮派头目平时哧哧呼呼,却也没胆量明目张胆去杀朝廷命官;再说县衙也守备森严,不大好*作,等老许他们外出办他,又不好等机会。
但不帮忙又显得不够哥们,人多智慧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聪明的献上了“一箭双雕”的妙计:杀掉磨盘张庄教堂里好替教民出头管闲事与大刀会作对的神甫薛田资,薛田资死了,作为县令的许廷瑞就跑不掉责任,弄不好也得下大狱,最少也得丢官---因为此前凡涉及到教案的地方官员,均遭到了政府的严惩,这样既出了教堂这口鸟气,也能报复许廷瑞和老魏。
此议得到了大家认同,计议已定后,众人马上行动。
(https://www.biquya.cc/id44201/233152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