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震华躺倒在地上,已昏迷过去,嘴角上流出了血,显然是受了很重的内伤。
林雨凡放下茶水担,奔过去把他的上半身扶起,失声叫道:“龚震华!龚震华!”
蔡中强在几个人的搀扶下,背起龚震华,拼命地往村卫站赶去。
来到卫生站,医生一检查,发现龚震华胸骨已断了几根,心肺严重被压伤,鲜血不断地从鼻孔中流出。
他马上打了一支强心剂,并说道:“快快扎副担架,送县人民医院抢救吧!我这里是无能为力了!”
林雨凡从家里取来一张竹躺椅,两条竹杆,扎成了一副担架,几个人抬着他来到东升街上,立刻打电话呼来了一辆救护车,直向县人民医院赶去。
在医院里,医生们对他实施了全力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龚震华牺牲了!
他今年才二十二岁啊!为了救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是知青们的典范,也是那一代年轻人的光辉形象。
龚震华父亲早逝,是母亲孙玉清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成人,高中毕业后,他本来可以留城工作,但他坚持要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为这事,母亲还极力劝阻过他。
母亲对他说道:“震华!你父亲死得早,街道办事处领导为了照顾我们孤儿寡母,特意安排你在街道办的电器厂工作,等母亲退休后,你就可以转到国营厂上班,到那时,你就可以捧上了铁饭碗,踏踏实实地工作了!”
龚震华说道:“妈!父亲原来在火车站是个板道工,他都能默默无闻地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我是一个年轻人,难道就不能到生产第一线去磨练自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些贡献?”
母亲说道:“我只有你一个儿子,难道你就忍心看着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终老一生?”
龚震华说道:“若有必要,等您退休时我再回来接班也不迟呀!”
就这样,他背起行囊,随着下乡的队伍,来到了桃源村。
在艰苦的农业生产劳动中,他经得起考验,在生与死面前,他也经得起考验,为了救人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别人,发扬了知识青年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两天后,他的母亲在医院的停尸间,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真是白头人送黑头人啊!中年丧子的她,那里经受得起如此沉重的打击?
她就好象遇到晴天里的一个霹雳,被震得肝胆俱裂,直觉得天旋地转,当场量死过去,在场的生产队干部和部分知青,面对此情此景,也潸然泪下,失声痛哭。
林雨凡嘶声地喊道:“孙妈妈!震华是为了救我而牺牲的,今后您就是我的妈,您留在桃源村,我象对待自己的亲娘一样照顾您,给您养老送终!”
巫飞燕和沐婉清搀扶着她,也泪流满面地说道:“孙妈妈!我们都是和震华一起来的,我们就象兄弟姐妹一样团结,震华就是我们的好哥哥,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从今以后,您也是我们大家的好妈妈!”
孙妈妈在大家的悲声中悠悠醒转,低声说道:“震华能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姐妹,也是他的福份,只可惜他走得太早,这也是他的劫难啊!”
赵志刚悲壮地说道:“孙妈妈!人死不能复生,您要节哀顺变,震华虽然走了,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我们会继续走他没有走完的道路!”
一个步入中年的女人,丈夫在十年前就已病逝,是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艰难度日,白天要上班,早上和下午又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又要做尽家头细务。
那时候,龚震华才十一二岁,尚且年幼,晚上还要母亲辅导做功课,什么事情都要一个人操持,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啊!
那时候,她才三十出头,正处在一个成**人的阶段,她也需要爱情的滋润,她也需要男人的呵护,但她怕继父冷落自己的儿子,把心一横,回绝了纷沓而至的介绍人,婉拒了多少的求爱者,放弃了改嫁的念头。
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再坚持十年,把儿子养大成人,好好地培养出来,下半世就有希望了。
殊不知就在她步入中年,儿子正有出息之时,却被一颗大石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抛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终老一生,贼老天,不长眼,这样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怎不令她肝肠寸断?
在大家的劝慰下,孙妈妈的情绪有所稳定,说道:“儿子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道别,我们就送他一程吧!”
大家一齐把龚震华的尸体抬上运尸车,又悲悲戚戚地送到火葬场,并举行了告别仪式。
第二天上午,林雨凡双手捧着龚震华的骨灰,回到了知青点。
追悼大会就在这里进行,龚震华的骨灰盒,用一块红绸布包着,放在屋檐下的一张桌子上,桌面也是敷着一块红布,骨灰盒上面,竖着他的一张遗照,正神情凝重地望着在场的所有人,其中包括他的母亲。
烈日下,整整齐齐地站立着生产队干部和知青们,后面还有自发赶过来的青年群众,大家的左臂上都佩戴着黑纱绸布,蔡文娟和蔡小云几个女青年,正在用手绢擦着悲伤的泪水。
前排,巫飞燕和沐婉清,江小霞紧紧地搀扶着孙妈妈──一个伟大的母亲,是怕她承受不起这致命的打击,再次晕死过去。
但孙妈妈却显得十分坚强,她用坚定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儿子的遗象,好象永远也看不够。
陈加强主持了追悼大会,他朗声道:“全体肃立,默哀三分钟!”
望着见义勇为的英班遗象,大家垂下了高贵的头颅,以表示对死者的敬佩和尊重,女青年们却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嘤嘤”地哭了起来。
蔡中强悲壮地致悼词“现在,我们以最悲痛的心情,悼念知青们的好榜样,我们的好朋友龚震华同志!他自从上山下乡来到我们桃源村后,严格要求自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艰苦的工作考验,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新农民,在他人遇到生命危险时,能舍身相救,不幸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的光辉形象,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魂尚在,激励着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位英雄和英雄的妈妈!”
这时,在场的人都向孙妈妈行了注目礼。
开过追悼会之后,大家将龚震华的骨灰送向他最后的归宿,知青点后面的山坡上,让人们永远地缅怀这位年轻知青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
读到这里,林黛玉的眼眶里早已盈滿了泪水,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憾:一个年轻的哥哥,一个时代的知青,竟然千里迢迢来到了这个穷乡僻壤,把热血洒在这块贫瘠的土地,把生命留在了这乡村里,把骨灰埋在了这山坡上。
难怪林雨凡叔叔,每年清明时节,都带着全家人去拜祭山坡上的那一座孤坟,原来下面,是埋葬着他的救命恩人啊!
林黛玉暗暗地下了决心:作为后一代的年轻人,一定要把家乡建设成为美丽富裕的经济小区,物产丰富的农庄,幸福快乐的人间天堂!
;
(https://www.biquya.cc/id39019/20880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