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微风中带着凉意,村子里的人们明显地感觉得到,冬天很快就要到来了。
蔡文强手中拿着一本簇新的书,找到了林黛玉,欣喜地说道:“这是文风叔写的那部长篇小说《桃源村的年轻人》,已经出版发行了,他送你一本,要我带来交给你!”
林黛玉双手接过书,兴奋地说道:“文风叔终于成了我们村的大名人,多年来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蔡文强说道:“文风叔让我告诉你,要认真地学习上一代人的奋斗精神,好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桃源村的所有土地,都是上一代人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垦出来的,桃源村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亲手种下的,就好象一幢大厦,他们已建成了主体,今天,就依靠你们去装修,去把家乡的这幢大厦装修得更加金碧辉煌!”
林黛玉问道:“文强哥!这部书你看过没有?”
蔡文强说道:“读高三时,文风叔就给我看过底稿,昨天晚上我又看了一部分,他写得很好,读后令人精神振奋,令人斗志激昂,特别是对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共同努力,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这方面描写得十分生动,我们以后大搞经济建设,也需要这种精神!”
林黛玉说道:“那我也趁着冬季这段闲暇,认真地读一读,希望能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更好的借鉴!”
待蔡文强走后,林黛玉回到房间,关上房门,坐到窗前的桌子上,翻开那本飘着幽幽墨香的新书,兴趣盎然地读了起来:
七十年代初,广大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广大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沸腾起来了,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刚走出校门,便打起背包,辞别父母,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
这一年春天,桃源村的男女老少,在生产队长蔡中强的带领下,到村口去迎接从省城下来的学生娃娃们。
一个月前,东平人民公社领导就提前通知:分配十个知青名额给村里,要蔡中强准备做好知青点的安置工作。
蔡中强,林雨凡和陈加强几个生产队干部商量后,决定在村西的山坡上建个知青点,以保持知识青年们的独立性。
蔡中强知道:一条村子就象一个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怕他们危害到知青们的身心健康。
十个知青中,有三个是女青年,头上扎着两条短辫子,平均年龄在十八至二十岁之间,都是一群刚离开爹娘的娃。
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娃娃脸,蔡中强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今年二十五岁,亦是高中毕业的回乡知青,年龄比他们大不了多少。
但是,他自小在农村长大,上初中以后,每年放暑假时都有五六十天在生产队参加劳动,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生产队务农,已煅炼成一副钢铁般的身板。
现在,这十个知青,个个身材瘦削,手不能抬,肩不能挑,别说挑着担子在一尺宽,而且滑滑溜溜的田埂上来回奔走,就是空身一人站在上面,也难保不掉下来。
村子里还没有通电,一到晚上,四周漆黑一片,微风吹拂,树影绰绰,三个女知青便早早地关了窗门,不敢往外面张望。
晚饭后,蔡中强和林雨凡两人打着手电来到他们的住地,望着簇新的桁木和瓦面,望着用石灰沙粉刷过的墙壁,两人心里十分舒坦。
知青们看见两个生产队干部过来,都把小凳子搬到屋前的空地上,坐成一个半圆形的圈子,把蔡中强和林雨凡围在中间。
蔡中强说道:“也是前两年高中毕业的回乡知青,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同样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以后大家就把我当成自己人看待,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心事,尽管跟我说,我一定想办法帮助大家解决!”
知青们一听,心里舒坦了很多,年轻的生产队长如此平易近人,就好象大哥哥一样,这就使得他们减少了许多的心里压力,踌躇和彷徨。
蔡中强说道:“为更好地了解你们的实际情况,今晚大家发扬民主,共同选出一个组长,以后有什么情况,好与生产队干部们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大家都表示赞同,其中一个叫巫飞燕的女知青说道:“在旅途上,赵志刚班长一路都在照顾着年纪小的同学和我们,十个人中也算他年纪大些,就象大哥哥一样关心我们,我提名他做我们的组长,大家说好不好?”
这时,大家都举手赞成,没有一个反对的,竟以全票通过了。
原来,这十个学生都在同一个班级读书,赵志刚又是他们班的班长,平时就和同学们合得来,善于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蔡中强滿意地说道:“这就好了,大家都是就读于一间学校,平时就十分熟悉,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去迎接困难,并战胜困难!”
赵志刚亦代表知青讲话:“我们这次来到山区,就是为了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改变穷山恶水,改变山区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大力,流大汗,不怕磨出一手老茧,不怕被太阳晒脱一层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气馁,不退缩,勇往直前!”
蔡中强说道:“现在,你们已选出了组长,下面再选一个生活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日常工作!”
赵志刚说道:“我提议,生活委员由姚飞担任,他原来就是班上的生活委员,现在干起来,轻车熟路,同意的请举手!”
大家议论了一阵后,又全部举手通过。
至于学习委员,大家提议由许文风担任,因为在班级上,他的语文学习成绩最好,还经常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贴出文章,受到全校师生们的好评。
许文风一听,把头摇得象个搏浪鼓,推辞道:“这个可不成,本人有历史问题,爷爷是民族资本家,爸妈正是要我下乡之后,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从上一代传下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蔡中强说道:“俗话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正因为你的思想不够纯洁,更应该努力学习,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交流,大家帮你指出不足之处,改过之后,就成了一个好同志!”
许文风还有些迟迟疑疑,怕自己干不好,影响了大家的思想进步。
赵志刚说道:“你也不要说了,这是生产队干部对你的信任,亦是大家对你的信任,再推辞,就是那种患得患失,踌躇不前的思想作风了!”
蔡中强说道:“现在就有一个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要和你们商量解决,是关于你们的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
姚飞说道:“我们在出发前,已经领到了半年的粮票和生活费,下半年稻谷收成后,纳入生产队分配,按劳动所得分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蔡中强说道:“那好!我明天就派人带你们到东平街粮所去采购大米,你作为生活委员,就负责这件事了!”
姚飞说道:“好!明早我就跟大家商量,一部分人去挑粮,另一部分人上山砍柴!”
;
(https://www.biquya.cc/id39019/20880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