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大唐仙庭 > 第四十一章·革新诏令

?

  毫无疑问的,慕珊和万仙楼之间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江湖。

  万仙楼解散,毕光寒带着亲信手下和妻女启程前往华山。

  有着慕珊交予的印信,暴露在了朝廷视野当中的毕光寒等人并没有受到来自沿途官员的刁难。

  在毕光寒等人到达华山山脚下不久,接受了慕珊建议的李二便以朝廷的名义下诏,将华山主峰的使用权永久性交给了毕光寒及其继承者。

  而所有权依然在朝廷手中。

  诏书当中详细解释了“使用权”和“所有权”这两个新出现在大唐的名词,而这种权利的明确划分也引起了大唐上下的讨论。

  大唐可不是后世那个死气沉沉的辫子王朝,在不以言治罪的大唐,百姓们大多会对于朝廷的事关自身的诏令进行一番讨论,虽然这种讨论对于诏令的施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不妨碍百姓们对此的热情。

  在看到朝野上下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讨论愈演愈烈,李二在和太子李承乾以及一干亲信重臣们商议后,果断将贞观律修改了一番,重新颁布的贞观律在大唐引发了轩然大波。

  李二下令,凡是大唐帝国领地上的土地,无论是山川还是河流,亦或是草原良田,其所有权皆归朝廷所有,百姓可以拥有永久性的使用权且使用权可在朝廷监管下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交易,但无所有权。

  对于私人拥有土地,朝廷会以免税五年,减税十年和一些额外的补助来收回土地的所有权。

  虽然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规定,但在视土地为根本的大唐,这条诏令若是在以往根本就不可能实行。

  也许在普通百姓看来,自家的土地突然变成了朝廷的,但自己依然可以自由的使用,田里种出来的粮食在上缴赋税——哦,现在连赋税都可以五年不交了——之后剩下的依然全都是自己的,而这土地只要自己不将那个什么“使用权”给卖出去,那么依然可以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影响,但那些世家大族尤其是山东士族们惊恐的发现,这样的政令几乎是要挖了他们的根。

  事实上在大唐尤其是初唐,世家大族才是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势力,而不是百姓或者是朝廷。

  而那些被掌握在士族手中的土地,以往可是不用缴税的。

  而现在,重新颁布的贞观律里面明确规定了,凡是朝廷拥有所有权的土地,其使用权所有者皆必须缴纳赋税,且根据土地的大小和质量的好坏,所交赋税会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

  若是没有慕珊,李二的这一条诏令一旦颁布,势必会激起几乎所有山东士族的反抗。

  不过如今,那些山东士族尤其是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士族们还没来得及做出反抗,便纷纷没有了声息。

  因为伴随着李二诏令的颁布,以崔卢郑王李等五姓七望为首的山东士族们的族长们,纷纷被慕珊在夜晚入梦给狠狠警告了一番,而在这些族长们第二天醒来时,皆惊骇的发现自己家族所在之地的上空乌云密布,那让人看上去便两股战战的浓厚乌云之中不时有着游龙般的天雷奔腾着,这种反常的现象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

  如此,原本还在商议如何反抗李二这条诏令的山东士族们纷纷诡异的沉默了。

  人力有穷尽,又岂能和上天抗衡?

  看到那些以往令他头疼不已的山东士族们如此上道,李二高兴地抱着长孙皇后大笑三声,当晚狠狠在长孙皇后的寝宫发泄了一番,直接导致原本应该过几年再出生的李治提前被怀上了。

  借着慕珊的威势以及上一年的大丰收带来的巨额财富,李二在准备了许久后,终于将之前慕珊交给自己的又一样事物给祭了出来。

  改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以及《三字经》。

  受到慕珊的影响,在治国之上能力越来越强的李承乾时不时能够给李二提出一些让他惊喜莫名的建议。

  在李二开始打量低成本印刷《三字经》和其余启蒙书籍后,李承乾提出的普及教育的奏章被李二摆上了大朝会。

  经过了激烈的讨论,虽然依然有着来自山东士族们的反抗,但李二依然强行将李承乾提出来的建议给施行下去。

  经过商议,朝廷在关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诏令引起的讨论还没有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再一次颁布了新的诏令。

  朝廷将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夫子进入长安,这些夫子在经受孔颖达等人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将会接受考试,根据考试的成绩授予相应的称号,获得称号的夫子没有实权,但享受和称号相对应的等级的官员相同的俸禄并且见到同级官员不拜。

  而在培训和考试结束后,李二将会以这些培训出来的夫子和大量印刷出来的启蒙书籍作为最强力的武器,开始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实行义务启蒙教育。

  让未来的大唐,无人不识字!

  随着诏令的颁布,这一条口号传遍了整个大唐,无数的百姓和寒门学子们纷纷痛苦失声。

  曾几何时,有一本书读,能够识字,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户百姓家中如果能够有藏书,哪怕是一本,那人都会将其视得比性命还重,就算拼尽自己的一切,也要让自家孩子能够读书。

  读书识字,这是所有大唐百姓做梦都希望的事情。

  如今,李二给大唐所有的百姓许下了这个承诺,让未来的大唐,无人不识字!

  也许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但所有人心中皆满怀希望。

  一时间,李二万家生佛,无数的百姓和寒门士子们早晚上香祈福,朝廷的声望在极短时间内达到了顶点。

  而那些山东士族们,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一点点将他们的优势,他们的根给挖得一干二净,却没有丝毫办法。

  尤其是在试图反抗的某个中等大小的世家大族被慕珊一夜之间灭其满门之后,这种反抗更是消失得干干净净。

  因为慕珊,李二第一次感受到了强权带来的力量。

  这也让他决定更加坚定的支持慕珊重建云麓仙居一事。

  于是,负责此事的李泰小胖子便迎来了一段痛苦的日子。

(https://www.biquya.cc/id39013/21945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