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耍小聪明,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总是三心二意一心两用,做喜欢做的事情则专心致志心无旁鹜,有点特立独行。
在初三复读的时候,我英语数学两科的基础极差,而化学历史两科则学得极好,由于英语作业和数学作业全部靠抄,就经常在历史课和化学课上边抄作业边听课。化学老师和历史老师讲课喜欢提问,也不是专门提问哪一个人,就是讲着讲着问一个问题,让所有学生回答。这时候我一心二用的特长就发挥出来了,眼睛看着作业手上抄个不停,耳朵和大脑却丝毫不受影响,抢答迅速精准有如神助,常常引起很多同学频频侧目,以至于那一整年我都是在很多人以为我是个好学生,而事实上我并不是个好学生的怪异气氛中度过的。
那时候班里唯一能在抢答时和我一争高下的只有我们村的林鉴,他也是复读生,化学历史学的都很不错,只是抢答时反应慢我半拍,总是抢不过我。我的同桌林家荣是我和林鉴的小学同学,说话也就没什么顾忌,为此他经常打击林鉴说:“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看看人家,写着作业都比你学得好,好好学习有什么用啊?”从某种程度说上林家荣和我有点像,也是个喜欢耍小聪明的主儿,他有点看不惯林鉴勤奋好学的好学生模样,可是小聪明毕竟只是小聪明,出出风头还行,成不了什么大事。后来中招考试时林鉴以比我高18分、比林家荣高29分的成绩和我们考取了同一所高中,这当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重要的是林鉴因此比我和林家荣少交了两百块钱的学费。如果还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是再后来林家荣中途肄业了,其实他连肄业都算不上,高中只上了不到一个学期他就退了学,而我读完高中也毕了业,林鉴则在高中复读一年后,最终考上了大学。
我的爱好不多,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看书。
记得在高三的时候,我买了一本《草样年华2》,两三百页的一本小说,中午拿到手不到晚自习放学就看完了。这或许能够说明两点:第一,我看书还是蛮快的,第二,我看书很急躁也很专心,从中午到晚自习,中间除了晚饭时间,我似乎一直抱着书没丢,要不然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书看完。
喜欢看书会产生一个后遗症,那就是看书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很多书都写的差不多,想要找到一本感兴趣的书也就越来越难,我现在就遇上了这个问题,经常是找书比看书所花的时间还要多。
上个星期天我在盗版书店里翻到一本《货币战争-金权天下》,看了序言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与之相似的书籍,就买了下来。尽管这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自己在高中也学过经济常识,不过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容易消化,加上自己对金融类的东西一无所知,我估计自己最少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把它看完。事实证明我低估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虽然对书中出现的很多专用名词都一知半解,但是好在我能跳出“寻章摘句”的束缚“观其大略”,那些专用名词并没有对我理解书本的内容造成太大的妨碍,只用了三天时间,而且是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之余的业余时间,我就看完了书的前半部分《货币战争》,这当然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我对看书实在有些走火入魔的贪婪和痴迷。
我的特立独行源自孤独,因为初中毕业(初三复读)之前我一直都没有什么朋友。一个人把自己封闭起来,缺乏和周围人的交流,早晚会出问题,我出的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傲和自卑的综合体。尽管知道自己很普通,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天生就是块干大事的料,傲得没边。不过看看周围蒙昧无知的人们,发现他们又都比自己混得好,自卑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如果认为自己不好,我会选择改变,偏偏孤僻的特立独行让我感觉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别人劝我又只会招来自己的反感和厌恶,这实在是个很要命的问题。
忙里偷闲,简单剖析一下自己,就此止笔。
2012年8月24日
(https://www.biquya.cc/id21998/143677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