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渡劫胎穿,便宜爹拎我满村讨奶喝 > 第58章 知县拜神

九河县,县衙。

“大人,之前登记过的那五十多户人家,属下安排媒婆先紧着他们用的,如今亲事都已办完。”师爷汇报进展。

“嗯。”高知县坐在桌案之后,手撑额头,闭眼揉两侧太阳穴。

师爷瞄了一眼上官眼下两个硕大乌圈,关心道:

“大人昨夜又一夜没睡?今日还是提前下值,早点安歇为好。”

“沈家父子下场应试,你叫本官如何安睡?也不知晓知梧这些年自学,学得到底如何?你说,他这回能不能中?”

师爷跟随高知县多年,体己话说得,直接反问:“大人不是不抱期望?”

高知县没说话,额上手微抬,大乌眼睁开。

眼白血丝密布,眼神控诉幽怨。

师爷打了个颤,憋笑耸肩告饶:“大人勿怪!”

说完还拍了几下嘴。

高知县叹气:“唉,是不抱什么期望,但若上天终于肯眷顾本官一回呢!对了,派去府城的衙役有无消息传回来?”

“之前递回来一次消息,沈家父子住在考院不远,他们一直在附近守着,没见什么奇怪的人靠近。”

高知县忧心:“也不知什么人要暗害小晏清,这人不找出来,本官心里始终不安!盯紧那个媒婆,若有可疑之人与她接触,立刻拿下!”

“是!”

高知县吩咐完,重新闭眼问道:“什么时辰了?”

“大人稍等。”

大堂院落设日晷,师爷跑去瞧后,迅速跑回来回禀:“酉时刚过,考院大门该已落下!.....大人?  ?  ?”

话还未说完,就见高知县突然起身,离开桌案,疾步走到屋中角落,猛地推开暗格,现出里面熟悉的神龛。

双手合十,低头念个不停:

“文曲仙尊保佑!学生不贪,若九河县学子能有一人中举,学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人真的太可怜了!

师爷心中暗叹心疼,上前去也准备拜一拜。

离近了就听高知县小声嘀咕......

“仙尊神威,法力无边,若是三年后再中一个,学生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师爷默默退后。

高知县却没放过他,转头乌眼放光:“你也来,人多心更诚!”

师爷屈服于上官“淫威”,被迫拜纸。

对,神龛里,没有神像,没有圣物,没有牌位,唯有一张白纸,上书四个大黑字。

——文曲仙尊!

……

天还未黑,考院放饭。

熟悉的两个大馒头,一碗热水。

——该不会真要吃九天吧?  !

沈晏心里犯嘀咕,微掀开棚前布帘,不放心再次嘱咐:“咕咕,水趁热喝,别等水凉,夜里被子要盖。”

“我知,你也如此。”咕咕爹回。

没开考,周围考棚偶有交谈之声,倒也不突兀。

座号随机分布,父子二人倒是隔得不远。

沈晏对面是那个安郎,安郎隔壁的隔壁,就是沈知梧。

明天才正式考,沈晏吃完馒头,放下桌板半躺。

考棚太小,他把腿架在墙上,不算舒适,忧心:

——爹的大长腿可咋整?

……

酉时末,天黑下来。

三伏天已过,天气有转凉之势,白天燥热,夜里风从帘外吹入,微有凉意。

沈晏火气足,仅拿薄被搭了个肚子。

薄被应该多年没换没洗过,包了厚厚一层浆。

沈晏拈起一角,凑近鼻端好奇闻闻。

——唔,果然,滂臭!

丢下被角搓搓手指,沈晏共感他爹状态,没觉得冷,放下心来。

横躺考棚,黑暗中翘着腿,一手转着镇纸,偶尔上下一抛,打发时间。

正百无聊赖,头这一侧忽有人轻轻敲墙。

墙薄不隔音,只听隔壁那人幽幽出声:

“兄台,天还尚早,夜色未深,不妨咱俩聊聊如何?”

——聊个蛋啦!

沈晏没理。

隔壁一个人竟也嘀嘀咕咕说了许久。

大到名姓籍贯,中到家里薄产,小到幼时掏鸟......

直到听到“咚、咚”之声,似有何物接连落下,这人更是越说话越密,逐渐兴奋起来。

沈晏再也无法忍受,调头换了一边。

——淦!到底什么毛病,他怎么净碰到奇葩!

“兄台?你走啦?...可惜、可惜......”

隔壁直呼可惜,咚咚声停下,叹了数口气才安静下来。

夜色渐深,考院中交谈之声由若有若无,直至最后归于平静。

四周院墙斜插火把燃烧,却照不亮偌大考院。

火光之下,一个个衙役尽职站岗。

而昏暗考巷里,十几只黑麻斑点花蚊飞飞停停,最终在同一间考棚外碰头。

“嗡嗡嗡~!”小眼睛对视后。

“咻——咻——咻——!.....”

齐齐调头钻进棚里——哟嚯,香嘞!

……

翌日清晨,卯时过半。

沈晏睁眼,起身将桌板归位,活动一下僵硬双腿。

不多时,早食大馒头与热水送来。

这回是大碗水,省着点喝,勉强能抹干净脸。

用完将碗搁到棚外,自有衙役统一来收。

考生陆续醒来,考院声响不绝。

监考棚中,方学政稳坐,身前桌案上厚厚几大摞考卷。

一对老大乌眼紧紧盯着,偶有眨动。

十多位学官离他远远,歪站着一声不吭,互相支撑着眯眼打瞌睡。

张学官将两边肩膀上的大头合到一起交叉,后退靠墙,揉胳膊的手直抖。

困顿花眼闭上,只敢在心里抱怨。

——陛下怎么就派了个老古板来!

昨夜在这人眼皮子底下,他们抄了一夜考题,一千多份呐!

这还只是第一场的,后面两场考题,老古板断然拒绝提前透露。

叫他们抄完不算,互相检查数遍,老古板抽查,错漏便要重抄!

现下知晓考题,便不能离开监考棚,历来如此。

但从前袁学政在时,他们可不是连夜抄,而是八月十五进考院,抄好题封存,互相监督不得归家。

此刻,老古板坐着,他们站着!

新上官脾性如何还未摸透,他不叫坐,大家不好坐。

卯时题抄完后,一直站到现在,张学官受不了了,哧溜一声靠墙蹲下,悄悄挪到凳上。

诸同僚见他一坐,立刻坐倒一片。

十几双小乌眼悄摸去瞅老古板上官,见他老乌眼盯着考卷抬都没抬,松了一口气。

……

嘉元卅年,八月十七,乡试第一场正式开考。

卯时末,一声钟响,发下考卷、稿纸、答纸、蜡烛一根。

辰时初,两声钟响,考生作答开始。

第一场只考五经小策论,是三场中最轻松的一场,但答题时间只有两天一夜。

答完不得提前交,明日酉时末统一收卷。

五经自选一经,其下十道考题。

考卷一发下,考院一众考生齐齐屏气。

袁学政在顺江府上任十五年,即便他想要收敛掩饰喜好,也架不住治下学子、教书夫子日日琢磨。

况且,一个人的喜好,再如何掩饰,出题时、阅卷时,总会不经意间泄露一丝。

顺江府学子心里再如何骂他,年复一年,十五年,早已习惯他自带的跳脱之风。

可眼前这张考卷......

一众考生盯着考卷,半天不动。

谁懂,这些题也太正了——!

——老学究之风扑面而来!

(https://www.biquya.cc/id190705/256614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