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渡劫胎穿,便宜爹拎我满村讨奶喝 > 第146章 殿试考题

沈晏一路走,一路听后面那几个老头叽里咕噜议论他。

原来那个秦阁老,就是当初与他师父做赌,外放当学政的另一当事人。

不过,如他先前所料,袁老头跟雍京这群人的关系,并不是忽悠他拜师时所透露的那样。

——受排挤?被孤立?

排挤、孤立或许是真的,但真不像受了什么天大委屈。

毕竟他师父那人吧,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被欺负的那一个,欺负别人还有可能!

同时,沈晏也奇了怪了,怎么老有人想磨他?他毛病很大吗?

少年对上他爹含笑的视线,在他爹包容的目光中,自我感觉越发良好,啥毛病也没挑出来。

转过身,心里暗暗记下那个叫什么文远的老头。

……

及至御道尽头,沈晏收回神识,没听到冯甘后话,跟随礼官领着贡士队列,自丹陛石两侧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太和殿。

太和殿辉煌名不虚传,青灰一色金砖铺地,金丝楠木为柱承重,俗称金銮。

雍帝将殿试场所改在太和殿正殿,要求这一日,二品及以上的文武官皆要到场。

此时,小太监们早已将矮桌与蒲团有序摆放好,一排三桌,间距一丈。

大殿两边靠墙设座椅,官服颜色、纹样不同的大臣们,或坐或站,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明面上没给新科贡士一个正眼,暗地里瞟了一眼又一眼,尤其是六部官员,已经开始观察、挑选日后的手下。

文官与武官,泾渭分明,文左,武右。

沈晏按礼官指引,在第一排中间坐下,左边沈知梧,右边赵柯。

神识环顾一圈,没听到有关齐国公的动静。

大雍开国皇帝从一开始,就对勋贵定下诸多规矩限制,杜绝其子孙后代摆烂、享乐还能掌权,以免他们日后成为王朝蛀虫。

和有军功的谢侯爷相比,齐国公算是文武皆废,也没有功绩,自然政务、军权一个沾不上,因而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空有爵位。

安秀相在二排最右,以手撑脸,留给右边武官一个后脑勺。

赵将军和谢侯爷面对面,始终没瞧到这人完整的两颗眼珠子。

“侯爷?侯爷——!”

“小点声!”谢侯爷回神,打开老友在眼前挥个不停的大掌。

赵将军凑近小声打听:“侯爷,您今个不用避嫌了?”这是家里亲戚没考上贡士?

初代威远侯是孤儿出身,无宗无族,此后代代单传,只谢侯爷有个妹妹,却进了雍帝后宫。

科举亲族回避,赵将军以为谢侯爷是避嫌威远侯府姻亲家的子侄。

谢侯爷九分得意真实,一分无奈死装:“避啊,可是陛下喊我来,我还能不来嘛?哈哈哈!.....”

安秀相听到,左手挡住脸,嘴止不住下pia——切~!

赵将军一听是雍帝喊谢侯爷来的,直拍腿:“哎呀,坏了坏了,我估计陛下今天呐,肯定又要旧事重提!”



辰时还差一刻半,不知谁小声喊了一句提醒:“陛下来了!”

雍帝自大殿前侧走出,在高台坐定,群臣跪拜,山呼万岁。

沈晏一边行礼,一边在神识中饶有兴趣打量。

雍帝看上去,身形高大魁梧,许是常年身居高位,面相自带威严。

虽年逾五十,瞧着倒是仍旧体魄强健,丝毫不像感染一场风寒,就病重难治的模样,不知梦境中,那齐闻宣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大雍面圣跪礼不多,沈晏尚还能忍。

若是天天跪,那还是算了吧,不然他看那摄政王,他勉强也能做。

反正政务丢给雍帝干,翰林院的书随他爹翻,想想还挺美。

“众卿平身!”都没跪到两息,雍帝这回喊得贼拉快。

心里直泛嘀咕,今日也不知怎么,感觉屁股底下的御椅,格外得凉。

——难道是垫子用太久,压板实变薄了?还是不能太省......

“陛下?”福安公公在旁轻声提醒。

雍帝压下心中疑问,面上丝毫不显异样,以目示意福安。

福安会意,奉上备好的笔墨。



殿试三道时论,辰时正刻开考,午时末收卷,答题时间尤为紧。

考题由雍帝亲自拟,提前想好,今日现写,命福安当廷宣读,谁也没机会事先知晓。

自然,大臣也就拦不住他偶尔发个疯,拟些出人意料的题。

今日,以冯甘为首的文臣,以谢侯爷为首的武将,心弦紧绷,生怕雍帝又整幺蛾子。

考生吃瘪他们在旁瞧着热闹乐呵,自然开心。

但若殿试完,这答卷雍帝要他们阅,阅完他们也要口答一遍呢?

故而,这会儿宣读考题时,大臣们个个都提着心神听。

福安不疾不徐念,考生若没记住也无妨,待会儿自有小太监抄写的放大版,摆在各个位置。

前两道中规中矩,一问为臣之道,二论治国之策,考题洋洋洒洒老长一段,知道雍帝骚操作的大臣们却不敢放松。

果然,到了第三道,简短到只有四字——戎族犯边,再无其他提示。

这一道念完,群臣面如土色,知晓雍帝这是又打算提御驾亲征的事,秦次辅听了额角抽搐,他一连十日去文清殿旁敲侧击,合着都是白白浪费时间,劝了那么多天,雍帝半句话没听啊!

新科贡士听完第三道四个字,半天没等到下文,人皆诧异,见宣读太监已经收起考题,拿去给小太监誊抄,这才反应过来。

沈晏也诧异——戎族犯边?

没给切入角度,谁知道雍帝想问什么,想听什么。

他师父从不给他说雍帝喜好,总强调让他只管写,似乎笃定了,他写的,就是雍帝想看的一样。

——怪哉!两个怪老头!

三道时论,要结合实际作答,泛泛空谈绝对不成,答题时间却只有三个时辰,完全没给考生于稿纸草拟的时间。

殿试笔墨都是小太监们备好的,沈晏提笔,蘸墨就写:

臣谨对:为臣者忠直,面刺君王之治积弊...吧啦吧啦积弊若干...吧啦吧啦解决之道...如此益彰得成明君贤相尔。

臣谨对:治国以安民为要......民为邦本。

(https://www.biquya.cc/id190705/256613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