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过,雍帝于正月初六开印,各处官员陆续恢复正常上值。
吏部根据去年年底的官员考评,拟定好名单上呈内阁,该升的升,该降的降。
高升该升,定了西北某地知州。
雍帝驳回,准了张之锦在致仕奏表中的举荐,下发明旨——超擢九河县知县高升,继任顺江府知府一职。
嘉元首例,大雍第二例,满朝哗然。
高升之名,仕林皆知,一鸣,惊人!
彼时高升尚在九河县县衙里,一天天满心忐忑地等待京里的任命文书,嘟嘟囔囔盘算个不停。
——举人指标已经超额完成了,去年考核又得了上评......
高升知道他会升官,也自认没得罪上官们,应该没谁给他小鞋穿,不出意外按惯例会升任知州。
只是,朝中无人官难做。
他忐忑的是——求求了,别再给他调到穷乡僻壤、犄角旮旯地了!
他年纪可不小了,再折腾可就真得老死任上!
惴惴过完一个年,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常规流程的升任文书,而是司礼监来宣旨的活人太监。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阵仗了,差点没给高升吓死。
——不造啊,他没犯事啊,没贪百姓一文钱呐!
胖胖太监脸圆圆,极有耐心,笑眯眯地暗示他:
“府台大人,别愣着了,接旨吧?”
府台?
府台!府台!他叫我府台!
——吼吼吼!
不叫府台还没事,一句府台差点把高升脑子干烧了。
师爷拽住心率飙升差点蹦起来的自家大人:
——外人面前呢,哎哟我的好大人,咱也稍微注意点形象行不行?
等高升手忙脚乱接完旨,激荡的心终于稍稍冷静下来,将宣旨太监请进花厅,隐晦打听反常超擢缘由。
胖胖太监正是福安的干儿子小桂子公公,在福安面前是哈着腰的笨蛋儿子,出了宫也能挺直腰杆独当一面。
这趟差事他得了雍帝的特别交代,当下用自己的话传达圣意:
“也不是什么绝密事,您的上官张府台正好致仕,您还不知道吧,哎哟他那个谦虚,在奏表里说啊,有、负、圣、恩!这些年百姓在他治下受苦了,斗胆向陛下举荐您继任,让顺江府的所有百姓都能跟九河县百姓一样,过上好日子!”
“高某...惭愧!”
高升一时语塞,他那位上官冷肃刻板固执不近人情恶阎王,心里装的全是公务,还严于律人不许任何人阻碍他升迁,从没给过下属好脸色。
不知道是不是后来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才变得没那么爱挑刺,他们这些下属终于能喘口气。
高升心里一时美得很——没想到啊,冷面上官居然对他评价这么高嘛!
桂公公继续道:“陛下翻了卷宗,感叹高府台您是个好官呐,张府台看好您,小沈大人也喜欢您,陛下希望高府台您不忘初心,一如既往,能将福祉绵延到一府所有的百姓身上!”尖尖的嗓音在“小沈大人”和“一如既往”八个字上,咬音略重。
雍帝赏识高升,也希望高升留在顺江府继续看顾沈家村,别出乱子、别被别有用心之人偷了父子俩的家,高升听出来了,眼眶微湿激动道:
“劳公公转告陛下,臣定当恪尽职守、约束好下属,谨遵圣谕造福一方百姓!”想哭,终于也轮到他上面有人了哇!
桂公公满意点头,他的任务完成了。
高升要升官、离开九河县的消息传出,百姓既喜悦又悲泣,等知道他仍在顺江府任职,且还是一府最大的官,眼泪鼻涕立马吸回去,好吧眼泪吸不回去——玛德,哭早了,不早说!
不舍淡去,百姓们很快将胸脯挺起来——往后他们就是府台大人的嫡嫡嫡嫡长百姓了!
高升离开那日,长街万民相送。
百姓一直将他送到北城门外三里地,高升挥挥手洒泪告别:“都回去吧,本官会回来看大家的!”
好搭档师爷被他带走了。
县衙神龛中的文曲仙尊大白纸也被他带走了。
“文曲仙尊保佑!”
太灵了,继续拜,再升官指日可待!
师爷捂脸,还是他熟悉的大人,啧,没眼看!
张知府已致仕,和高升交接完,带着八个儿媳和二十个孙子变卖完在宣州的家产,离了宣州却没回豫阳府本家,往西北方向扎根去,怒冲冲找不听话、自作主张下放的儿子算账去了。
…
有高升在,沈晏和沈知梧也不担心九河县的新上任知县,在县里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紧跟着便是二月县试,四月府试。
榜单一出,沈族长第一时间寄来喜讯,狗蛋和牛蛋榜末中了童生,驴蛋县试过了,可惜府试没取中,好在年纪小,小家伙势要明年取中,沈晏写了回信勉励。
京里,齐温玉断腿恢复,雍帝没禁他科考,科考也是他唯一的路,此次中了童生,且县试、府试皆是京都府的案首,稍稍将御封的废才之名洗刷了那么一丢丢。
齐国公一高兴,终于稍稍放松对这逆子的高压管控。
书房,齐温玉跪在当朝吏部侍郎面前,满面的脆弱恳求:
“姨丈,温玉就只有您了!”
(https://www.biquya.cc/id190705/256612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