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3章 翻译证

第二天一早,方铁果然带着户口本和单位介绍信去了图书馆。中午回来时,他手里拿着三本俄语书和一张崭新的借书证。

"图书馆的同志说这些是入门教材,你先看看,不懂的记下来,下次去问。"方铁把书递给儿子,神情中带着几分自豪。

方青云接过书,分别是《俄语初级教程》《俄汉小词典》和一本苏联儿童读物《森林里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正是他现在需要的。

"爸,您太棒了!"方青云由衷地说。他翻开词典,快速浏览起来,惊人的记忆力让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每一个单词。

方铁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突然觉得这个从小内向的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他悄悄走出屋子,对正在做饭的妻子说:"咱家青云,将来准有出息。"

接下来的日子,方青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俄语。

短短两周,他已经能流畅阅读那本儿童读物,并开始尝试翻译一些简单的段落。为了测试自己的水平,他甚至还偷偷翻译了一篇《真理报》上的短文——图书馆有最新进口的苏联报纸,虽然不能外借,但他可以当场抄录。

英语方面他进步更快,毕竟有前世的基础。

周六清晨,方青云特意换上了最整洁的蓝布学生装,把借来的俄语词典和笔记本小心地装进书包。今天,他要去图书馆打听翻译证的事,这是赚钱计划的关键一步。

"青云,这么早就出门?"林茹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见儿子整装待发的样子有些惊讶。

"妈,我去图书馆还书,顺便再借几本。"方青云调整了一下书包带子,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林茹擦了擦手上的水:"中午回来吃饭吗?"

"可能不回来了,您别等我。"方青云说完,快步走出四合院大门。他不想撒谎,但更不想让母亲担心。

秋日的阳光洒在胡同的青石板路上,方青云的脚步轻快而坚定。这半个月来,他已经把那本《俄语初级教程》翻烂了,词典里的常用词汇也记了个七七八八。虽然专业术语还不太行,但日常交流和基础翻译已经没问题。

图书馆比平时热闹些,门口贴着"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红色标语。方青云深吸一口气,径直走向借阅台。今天值班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同志,正埋头整理一叠卡片。

"同志您好。"方青云踮起脚尖,让自己的视线能越过柜台,"我想问问怎么才能接翻译材料的活?"

工作人员抬起头,透过厚厚的镜片打量着眼前这个半大孩子:"小朋友,你是替父母问的吧?"

方青云摇摇头:"不是,是我想接翻译工作。"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随即失笑:"别开玩笑了,翻译工作要专业资质的。你才多大?上初中了吗?"

"我初一了,俄语学得很好。"方青云早有准备,从书包里掏出那本《森林里的故事》和笔记本,"这本书我已经能翻译了,您要不要看看?"

工作人员半信半疑地接过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的中俄对照翻译。他随意挑了一段对照原著看了看,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确实翻得不错...不过接活需要翻译证,你有吗?"

"没有,所以我来问怎么考。"方青云眼睛一亮,看来有戏。

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考翻译证得有街道办的推荐信,然后来我们这里报名。考试分笔试和口试,通过了才能拿到证件。"他顿了顿,"不过,我还没见过你这么小的考生..."

"街道办就能开推荐信是吗?"方青云抓住关键信息追问道。

"理论上是这样,但..."工作人员话还没说完,方青云已经道谢跑出了图书馆。

街道办就在两条胡同外,是一栋灰砖小楼,门口挂着"南锣鼓巷街道办事处"的木牌。方青云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台阶,却被门口看门的老大爷拦住了。

"哎哎,小孩儿,这儿不能随便进。"老大爷叼着烟斗,眯着眼睛打量他。

方青云平复了一下呼吸:"大爷,我是来申请考翻译证的推荐信的。"

老大爷吐出一口烟圈,笑了:"你?考翻译证?别闹了,让你爸妈来。"

"真是我要考。"方青云从书包里掏出俄语书,"您看,我都学了好久了。"

老大爷接过书翻了翻,里面密密麻麻的笔记让他皱起了眉头:"你小子真会俄语?"

"Да,  я  говорю  по-русски.(是的,我会说俄语)"方青云流利地说道。

老大爷眼睛瞪大了,烟斗差点掉在地上:"嘿,还真像那么回事!"他上下打量着方青云,"行吧,你进去找李主任,右手边第二个办公室。不过要是挨骂了可别怪我。"

"谢谢大爷!"方青云鞠了一躬,快步走进办公楼。

走廊里飘着淡淡的墨水和茶叶的味道,几个工作人员拿着文件匆匆走过,好奇地看了眼这个学生模样的孩子。方青云在标有"李主任"的门前停下,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

方青云推门进去,看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志正伏案写着什么。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墙上挂着毛主席像和几张奖状。

"小朋友,有什么事吗?"李主任抬起头,和蔼地问道。

"李主任好,我是来申请翻译证考试推荐信的。"方青云站得笔直,声音清晰。

李主任手中的钢笔顿了一下:"你说什么?"

"我想考俄语翻译证,需要街道办开的推荐信。"方青云重复道,同时从书包里拿出图书馆借的书和笔记本,"这是我自学俄语的笔记。"

李主任摘下眼镜擦了擦,又重新戴上,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的男孩:"孩子,翻译证考试是给成年人准备的,你..."

"我俄语真的很好,您可以考考我。"方青云不等她说完就主动提议。

李主任将信将疑地接过笔记本,翻了几页后,突然用俄语问道:"Сколько  тебе  лет?(你多大了?)"

"Мне  двенадцать  лет.(我十二岁)"方青云毫不犹豫地回答,发音标准得让李主任眉毛一挑。

"Где  ты  учишь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你在哪学的俄语?)"

"Я  изучаю  его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  по  книгам  в  библиотеке.(我靠图书馆的书自学的)"方青云流畅应答,甚至还用了自学这个较复杂的词组。

李主任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翻开办公桌抽屉,找出一本俄文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随意翻开一页:"能读读这段吗?"

方青云接过书,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После  победы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他的发音虽然带着些许口音,但整体流畅自然。

读完后,李主任又指着一段让他翻译。方青云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用准确的中文表达出来:"在列宁同志的领导下,苏维埃政权迅速巩固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太不可思议了!"李主任拍案而起,"你真是自学的?"

方青云点点头:"我们学校有俄语兴趣小组,我跟着学了一点,然后主要看图书馆的书。"

李主任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天才啊!现在国家急需俄语人才,像你这样的孩子应该重点培养!"她突然停下脚步,"你知道考试在哪里举行吗?"

方青云摇摇头。

"清华大学!"李主任兴奋地说,"下周就有一场,我这就给你开推荐信。"她坐回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正式信笺,开始用毛笔书写。

方青云屏住呼吸,看着李主任一笔一划地写下推荐内容,最后郑重地盖上街道办的红章。

"拿着这个去图书馆报名,他们会告诉你具体考试时间。"李主任把信递给方青云,又补充道,"考试分笔试和口试,笔试包括中俄互译和作文,口试是与考官对话并现场翻译。"

"谢谢李主任!"方青云双手接过信,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

李主任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好好准备,考过了记得来告诉我好消息。对了,你父母知道这事吗?"

方青云迟疑了一下:"我...还没告诉他们。"

"这可不行。"李主任严肃起来,"考试那天需要家长陪同,毕竟你要去清华大学那么远的地方。"

"我...我今晚就告诉他们。"方青云硬着头皮答应道。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