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18章 学习

分班考试结果公布的那天,方青云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学楼前的布告栏。晨雾还未散去,布告栏前已经围了不少新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分班情况。

"快看!我在A班!"一个女生兴奋地跳了起来。

方青云挤进人群,目光顺着名单往下扫。A班的名单上,他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三个:"方青云,英语56级A班"。

"可以啊青云!"李建国从后面拍了下他的肩膀,"A班可都是尖子生!"

方青云笑了笑,心里却没有太多意外。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前世的基础,这种考试对他来说并不算难。倒是李建国和王援朝被分到了B班,赵红旗则进了C班。

"走,吃早饭去!"赵红旗倒是很乐观,"反正都在一个系,上课还能见面。"

开学第一周的英语精读课上,方青云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A班的授课老师是位留英归来的教授,全程用英语教学,语速快得让不少同学直挠头。但对方青云来说,这种浸入式教学反而让他如鱼得水。

"Mr.  Fang,  could  you  please  translate  this  paragraph  into  Russian?"(方同学,请把这段翻译成俄语好吗?)教授突然点名。

教室里一片哗然。俄语是二年级才开的二外课程,教授这个要求明显是在为难人。

方青云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流利地将那段英文翻译成了俄语,发音标准得让教授都挑了挑眉。

"Excellent!  I  heard  you  have  a  Russian  translation  certificate?"(太棒了!听说你有俄语翻译证?)教授饶有兴趣地问。

方青云点点头,用英语回答:"Yes,  professor.  I  passed  the  exam  last  year."(是的教授,我去年考取的。)

下课后,方青云立刻被同学们围住了。

"青云,你俄语这么好干嘛还来学英语啊?"

"就是,直接去外交部当翻译多好!"

方青云一边收拾书本一边解释:"国家建设需要多方面人才。再说,多学一门语言总没坏处。"

接下来的几个月,方青云像块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除了必修的英语课程,他还偷偷溜去听法语和德语的选修课。北外图书馆的外文藏书成了他的宝藏,每天闭馆时管理员都要催好几遍他才肯离开。

五月初的一个下午,方青云正在图书馆角落啃着一本法语语法书,忽然有人敲了敲他的桌子。

"方青云同学?"

抬头一看,是外语系主任周教授,身边还站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

"这位是外交部翻译司的王处长,"周教授介绍道,"他们有个紧急任务需要俄语翻译,听说你..."

"小方同志是吧?"王处长热情地握住方青云的手,"听说你俄语水平很高?我们急需人手翻译一批苏联技术资料,时间紧任务重,学校推荐了你。"

方青云心头一跳。

"我可以试试,"他谨慎地回答,"不过需要专业词典辅助。"

就这样,方青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官方翻译工作。资料是有关冶金机械的,正好与他之前翻译过的内容相关。连续三天,他泡在外交部的机要室里,饿了就啃口馒头,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

第四天上午,王处长看完他交上的译稿,惊讶地推了推眼镜:"小方,你这水平...比我们司里一些老翻译都强啊!"他转向周教授,"老周,这样的苗子你们还留着上课?直接来我们司工作多好!"

周教授笑而不语,目光却落在方青云身上,似乎在等他的回答。

"感谢领导厚爱,"方青云恭敬地说,"但我还是想先完成学业。国家建设是长期工程,打好基础更重要。"

王处长遗憾地摇摇头,临走时却塞给他一张名片:"毕业了一定要联系我!"

这次翻译任务让方青云在学校小有名气。系里特批他可以免修部分基础课程,腾出时间学习其他语言。到第一学年结束时,他已经基本掌握了法语和德语的日常交流,日语也能看个大概。

暑假回家那天,四合院里炸开了锅。

"大学生回来了!"阎埠贵第一个发现他,嗓门大得全院都能听见。

方青云刚放下行李,就被邻居们围住了。易中海笑眯眯地问长问短,刘海中则拐弯抹角打听外交部的事,让方青云止不住的感叹京城大爷的消息传播能力也不弱啊!。

"就是帮了点小忙,"方青云轻描淡写地说,"主要还是学习。"

方铁站在人群外围,黝黑的脸上写满骄傲。等邻居们散去,他才上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小子!给爹长脸!"

这个暑假,方青云白天帮父亲整理车间技术资料,晚上则继续自学法语。有时何雨柱会拎着酒菜来找他,两人坐在耳房里,一个讲学校见闻,一个说厂里趣事。

"柱子哥,易叔最近没难为你吧?"一次闲聊时,方青云突然问道。

何雨柱喝了口酒,摇摇头:"一大爷现在一门心思培养贾东旭呢。那小子评上三级工了,尾巴都快翘上天。"

方青云若有所思。在原剧情中,贾东旭是个短命鬼,现在看来,还没到那个时候。

大二开学后,方青云的学习节奏更快了。除了英语和俄语,他又选修了日语和西班牙语。每天清晨,校园的小树林里都能看见他背诵单词的身影;深夜的宿舍走廊上,他对着墙壁练习发音的样子成了宿管阿姨嘴里的"勤奋典型"。

元旦前夕,系主任周教授突然召见他。

"方青云啊,"周教授推了推老花镜,"你的成绩很突出。系里几位老师讨论后,认为你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他拿出一份文件,"外交部那边也一直催着要人..."

方青云接过文件,却没有立即签字:"周教授,我想再系统学习一段时间。语言只是工具,我想更深入地了解对象国的历史文化。"

周教授惊讶地看着他:"你才大二,就有这种认识?"他沉思片刻,突然笑了,"也好。那我建议你除了语言课,再选修一些国际关系课程。"

就这样,方青云的学习清单上又多了几门课。到大三实习前,他已经掌握了八门语言的基本交流能力。实习分配时,学校特意安排他去了外交部翻译司,还是那位王处长接待的他。

"好小子!"王处长拍着方青云的肩膀,"我就说咱们有缘分!"

实习期间,方青云参与了几次外事活动的陪同翻译,表现突出。有一次,某非洲国家代表团临时提出要参观首钢,现场却没有懂葡萄牙语的翻译。方青云自告奋勇,用略显生涩但足够交流的葡语完成了任务,赢得满堂喝彩。

"小方啊,"回程的车上,王处长意味深长地说,"你这样的多语种人才,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宝贝。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方青云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轻声道:"听从组织安排。"

实习结束回校那天,方青云在宿舍楼下碰到了李建国。

"青云!"这位曾经的室友如今在外贸部实习,"听说你在外交部露脸了?真有你的!"

方青云笑着摇摇头:"运气好而已。"

"得了吧!"李建国搂住他的肩膀,"你小子藏得深啊!八门语言!咱们系建校以来头一个!"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