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巴黎的天空飘着细雨,塞纳河畔笼罩着一层薄雾。方青云换上一套深灰色西装,内搭浅色马甲,领带系得一丝不苟。他站在公寓的穿衣镜前,仔细检查着装。
林秀兰敲门进来,她今天穿了一件墨绿色旗袍,外搭米色开衫,显得端庄而典雅。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低声道:"方组长,刚收到伯尔尼转来的电报,国内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接触方案。另外,马文雄昨晚去了T岛驻巴黎办事处,停留了近两小时。"
方青云微微点头,将电报折好放进内袋:"看来他们也在加紧活动。"他拿起桌上的黑色公文包,"走吧,今天的重点是富尔,只要他能向戴乐高总统传递我们的诚意,马文雄的小动作不足为虑。"
富尔的沙龙设在左岸一栋典雅的老宅内,门口停着几辆黑色雪铁龙,显然已有不少客人抵达。方青云和林秀兰刚下车,一位穿着考究的管家便迎了上来:"先生,请问是受邀嘉宾吗?"
"方青云,来自中国。"他递上烫金请柬。
管家微微颔首:"富尔先生特别交代过,您到了后请直接去书房。"
方青云和林秀兰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富尔确实有意深谈。
沙龙大厅里,十几位政商界人士正三三两两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雪茄的混合香气。富尔站在壁炉旁,正与一位银发老者低声交谈,见方青云进来,他微微举杯示意,随后对身旁的人说了几句,便朝书房方向走去。
方青云会意,对林秀兰低声道:"你在外面留意情况,尤其是看看有没有T岛方面的人混进来。"
林秀兰点头,自然地融入了宾客之中。
书房内,厚重的橡木门隔绝了外界的嘈杂。富尔坐在一张皮质扶手椅上,示意方青云落座。
"方先生,您的'美食文化节'办得很成功。"富尔微笑着,眼神却锐利如鹰,"连《费加罗报》都称赞这是'东方魅力的完美展示'。"
方青云谦逊地笑了笑:"文化交流是增进理解的第一步。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美食能拉近不同国家人民的距离。"
富尔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白兰地杯,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我想您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推广中国菜吧?"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方青云神色不变,缓缓道:"富尔先生是明白人。中国愿意与所有尊重我们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尤其是像F国这样具有独立外交传统的国家。"
富尔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戴乐高总统确实有同中国交流的想法。"他顿了顿,"但您也知道,F国需要考虑国际环境,尤其是某些盟友的态度。"
方青云知道,他指的是M国的压力。但他早有准备:"中国也理解F国的处境。不过,真正的独立外交,不正是敢于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吗?"
富尔眉毛微挑,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感兴趣。
方青云继续道:"1958年,戴乐高总统顶住压力,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展现了F国的外交魄力。如今,如果F国能在对华关系上再迈出一步,历史会记住这一决策的远见。"
富尔沉默片刻,终于缓缓开口:"您很会说话,方先生。但民意呢?F国民众对共产主义仍有疑虑。"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美食文化节',更多的文化交流。"方青云微笑,"中国人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让F国民众亲眼看看真实的中国,比任何宣传都有效。"
富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如果……我是说如果,F国考虑与中国建立某种非正式的外交联络渠道,您觉得可行吗?"
方青云心跳微微加速,但语气依然平稳:"中国人欢迎朋友,也喜欢交朋友。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只要双方有诚意,总能找到合适的方式。但同样,我方坚持的原则不会松动!"
富尔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或许,我们可以从互设民间贸易代表处开始?"
方青云知道,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他郑重地点头:"这是个很好的提议,我会立即向国内汇报。"
离开书房时,沙龙已进入高潮。林秀兰正与一位《世界报》的记者交谈,见方青云出来,她礼貌地结束了对话,悄然靠近。
"怎么样?"她低声问。
方青云目光平静,但嘴角微微上扬:"有进展。"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骚动。方青云转头看去,只见马文雄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正与主办方交涉。
林秀兰皱眉:"他怎么混进来的?"
方青云冷笑:"看来有人坐不住了。"他轻轻拍了拍林秀兰的手臂,"去和雷米教授聊聊,别让他们注意到我们。"
马文雄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显然是在找方青云。但方青云早已隐入宾客之中,与几位文化界人士谈笑风生。
半小时后,方青云和林秀兰悄然离开沙龙。雨已经停了,巴黎的街道在暮色中泛着微光。
"富尔真的愿意推动建交?"林秀兰难掩兴奋。
"他只是试探,但已经是个信号。"方青云低声道,"接下来,我们要让F国民众看到更多中国的正面形象,让戴乐高政府有足够的民意支持。"
林秀兰点头:"美食节过一阵还可以再办一次,我们可以再加大宣传。"
方青云微微一笑:"不仅如此。明天,你去找雷米教授,提议在索邦大学办一场中国艺术展。我们要让巴黎人知道,中国不只有美食,还有五千年的文明。"
夜色渐深,两人的身影融入巴黎的街巷。方青云知道,外交如棋,今天的沙龙只是落下一子,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