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52章 大使到来

上午9时,五辆悬挂着五星红旗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出使馆大门。方青云坐在头车的副驾驶位置,通过后视镜看到车队在阳光下闪耀着庄重的光芒。

"走香榭丽舍大道。"方青云突然对开车的韩勇说道。

韩勇眉毛一扬:"绕路?"

"让巴黎人看看新中国的外交车队。"方青云嘴角微扬,"特别是从爱丽舍宫门前经过。"

车队转向巴黎最著名的大道,两侧的梧桐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行人们纷纷驻足,惊讶地看着这支特殊的车队,每辆车头两侧都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红得耀眼。

"快看!是中国人的车队!"一位戴着贝雷帽的老者指着车队惊呼。

"那些小红旗真漂亮,"牵着母亲手的小女孩仰头问道,"妈妈,这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亲爱的。"母亲轻声回答,"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始了。"

当车队经过爱丽舍宫时,门口的警卫不由自主地立正。方青云透过车窗,看到几个F国外交部的官员正站在阳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他们的车队。他微微一笑,知道这个小小的"绕路"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方组长,你这招妙啊。"韩勇握着方向盘笑道,"估计不用到中午,全巴黎的外交界都会知道中国大使来了。"

车队驶入奥利机场的特殊通道,警卫们早已接到通知,立即放行。方青云整理了一下领带,看了看手表——9点55分,飞机应该快降落了。

"列队!"随着韩勇一声令下,使馆工作人员迅速在停机坪上排成两列。方青云站在最前方,身后是陈志明和林秀兰。所有人都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望向跑道方向。

10点整,一架印有中国民航标志的伊尔-18客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

舷梯车就位后,舱门缓缓打开。黄大使身着深灰色中山装,精神矍铄地出现在舱门口。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停机坪上整齐列队的使馆人员,最后落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方青云上前三步,用洪亮的声音说道:"黄大使,我代表驻F国使馆全体工作人员,欢迎您来到巴黎!"

黄镇稳步走下舷梯,紧紧握住方青云的手:"青云同志,辛苦了。我看到你们的准备了,非常好!"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这一路上,我都在想第一次升起国旗的场景。"

"大使,那是我们所有人的光荣时刻。"方青云侧身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武官韩勇同志,这位是林秀兰同志,这位是陈志明同志..."

黄镇与每个人亲切握手,当来到车队前时,他惊讶地看着车头两侧的小红旗:"这个设计很有创意!"

"是方组长的主意,"林秀兰微笑道,"他说要让五星红旗在巴黎的每一条街道上都被看到。"

黄镇赞许地点头:"好,很好!这正体现了我们新中国外交人员的智慧与气魄。"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黄镇坐进专车。方青云正要关车门,突然听到大使低声说:"青云,先不急着回使馆。绕道凯旋门转一圈,让巴黎再好好看看我们。"

方青云会意地笑了:"明白,大使。"

车队再次启动,这次是以更庄重的速度行驶在巴黎的街道上。沿途的行人纷纷驻足,有人好奇,有人惊讶,也有人若有所思。当车队经过凯旋门时,方青云透过后视镜,看到黄镇大使正凝视着这座象征胜利的拱门,目光坚定而深远。

他知道,今天不仅是在迎接一位大使,更是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中F两国的外交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车队驶回使馆大院时,新到任的工作人员们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这栋经过精心修缮的三层建筑,在阳光下焕发着庄重而典雅的光彩。

"比照片上还要气派!"新任参赞赵明远仰头打量着建筑,忍不住感叹。

黄大使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每一处细节,重新粉刷的外墙、崭新的门窗、精心修剪的绿植,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青云同志,你们辛苦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使馆打理得这么好,不容易。"

方青云微微欠身:"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洪门的老师傅们日夜赶工,华侨商会也提供了不少帮助。"

走进大厅,黄镇驻足欣赏着正中央悬挂的巨幅《万里长城》刺绣。阳光透过高窗洒进来,为绣品上的金线镀上一层耀眼的光芒。

"好!这才有中国气派!"黄大使朗声笑道,随即转向方青云,"走,先去我办公室看看。"

黄大使的办公室位于二楼东南角,宽敞明亮。红木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一侧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几件精美的瓷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那幅齐白石的虾趣图,活灵活现,仿佛随时会从宣纸上跃出。

"来,看看这个。"黄大使打开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取出一个紫檀木匣。他轻轻推开匣盖,里面静静躺着一卷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文书。

方青云屏住呼吸——这就是传说中的国书!作为外交人员,他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份代表国家尊严的重要文件。黄大使小心翼翼地展开绸缎,露出里面烫金边的羊皮纸。纸上的汉字苍劲有力,盖着鲜红的国玺印章。

"明天上午十点,我要向戴乐高总统递交国书。"黄大使的声音庄重而温和,"青云,你跟我一起去。"

方青云心头一震,立即挺直腰板:"是!这是我的荣幸!"他没想到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递交国书是外交界最庄严的仪式之一,通常只有少数高级官员能够陪同。

黄大使似乎看出他的激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在巴黎的工作有目共睹,这是你应得的。"他小心地卷回国书,"对了,后天的招待晚宴准备得怎么样了?"

方青云立即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烫金请柬样本和宾客名单:"请大使过目。菜单已经与厨师长确认过,既有中国特色,也考虑了F国人的口味。"

黄镇接过名单,目光从上到下扫过。当他看到第一个名字时,眉毛微微扬起:"佩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是的,"方青云点头,"他一直是中国的朋友,去年我们举办美食节时给予了很大支持。"

第二个名字更让黄镇惊讶:"毕加索?这位艺术大师也答应来了?"

方青云露出微笑:"多亏了林秀兰同志。她通过艺术圈的朋友牵线,毕加索先生听说我们要举办中国文化晚宴,主动表示愿意出席。"

黄大使继续往下看,名单上还有F国外交部长德姆维尔、前总理富尔、索邦大学雷米教授等政要名流,甚至包括几位对华友好的国会议员。

"好,很好!"黄大使满意地点头,"这份名单考虑得很周全。既有政界要人,也有文化界代表,还有华侨领袖..."

黄大使会意地笑了:"请柬什么时候发出?"

"今天下午,"林秀兰回答,"我亲自送最重要的几份,其他的由信使派送。"

众人又就晚宴细节讨论了半小时。当谈到音乐节目时,黄大使突然问道:"有没有安排《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我在莫斯科任职时,发现欧洲人特别喜欢这首曲子。"

"已经安排好了,"方青云笑道,"我们请到了巴黎音乐学院的一位华裔小提琴手,他答应演奏这首曲子。"

最后检查菜单时,黄大使特别叮嘱:"一定要有饺子。外国人对中国食物的认知往往从饺子开始,这是个很好的文化符号。"

"明白,"方青云在笔记本上记下,"我们会准备三种馅料:猪肉白菜、虾仁三鲜和素馅,满足不同饮食习惯。"

会议结束时,窗外已是暮色四合。黄大使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埃菲尔铁塔渐渐亮起的灯光,突然感慨道:"同志们,我们正在创造历史啊。"

方青云顺着大使的目光望去,看见使馆楼顶的五星红旗仍在晚风中猎猎作响。

"对了,"黄大使突然转身,"青云,明天记得提醒我带那盒龙井。戴乐高总统喜欢喝茶,这是总理特意托我转交的礼物。"

方青云郑重点头,心中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历史性时刻。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