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方从哲立于阶下,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苦涩翻涌,更夹杂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无力。他侍奉神宗、光宗两朝,宦海沉浮数十载,历经无数风波,早已是须发皆白、垂垂老矣。
本以为熬过了惊心动魄的“红丸案”,得以在首辅任上勉力维持,待新君根基稍稳,便可功成身退,求一个“三朝元老,荣归故里”的善终结局,在史书上留下个“持重老成”的清名。
然而,眼前这位少年天子的手段与掌控欲,远超预料;皇帝借山西巨案之威,竟悍然将手伸向了文官命脉——官员任命权;重启“传奉官”,无异于在动摇文官根基!
看着阶上威压凛然的年轻身影,再看看殿中惶恐的同僚,方从哲只觉一股冰冷无力感浸透全身。
他老了,精力锐气皆已消磨。面对这位挟血案之威、手握绝对权柄、意志如铁的君王,他这位“首辅”、“元老”,又能如何?
硬顶?皇帝手握铁证,气势如虹,硬抗无异于自取灭亡!
顺从?那便是亲手葬送百年文官选任之制,沦为千古罪人!
进亦忧,退亦忧!两难绝境,莫此为甚!
他这艘宦海老船,已无力对抗少年天子掀起的滔天巨浪。此刻,他所能做的,或许只剩在这惊涛中,为摇摇欲坠的文官体统,做一次徒劳却不得不为的挣扎。至于安然归乡的奢望?早已不敢再有。
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恳切:“陛下……‘传奉官’之制,确有其弊。宪宗一朝殷鉴不远,吏治因此淆乱,朝堂因此纷争。”
“陛下欲广纳贤才,励精图治,其心可昭日月。然,祖宗所设廷推、部选、科道监察之制,乃维系纲纪、选拔真才之基石。骤然重启‘传奉’,恐……恐非善策。臣恳请陛下,另觅良法,既可拔擢英才,又不坏朝廷法度……”
朱由校面无表情地听着,眼神却越来越冷,他等得就是这一刻。
“哼!”一声冷哼,如同冰水浇下,瞬间压住了殿中的劝谏之声。
朱由校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寒冰利刃,扫过跪倒一片的劝谏之臣,最后定格在方从哲身上,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祖宗成法?吏治基石?”
“方先生,还有诸位爱卿,”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你们引以为傲的‘部选’、‘廷推’,选出了吴仁度这样的巡抚;你们口中的‘祖宗成法’,让张应昌、陈洪范这等国贼窃据总兵、参将之位;你们倚重的‘科道监察’,对山西滔天罪恶视而不见,甚至同流合污!”
他猛地一拍御案,声震殿宇: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吏治基石’?这就是你们维护的‘祖宗成法’?难道选出来的,是一群蛀空国本的硕鼠?为何维护的,是一个上下勾结、通敌卖国的烂摊子!”
“山西千里之地,饿殍遍野!边军将士,粮饷被克!国之膏腴,资于敌寇!这一切,就在你们眼皮底下发生!就在你们引以为傲的‘法度’之中滋生蔓延!
你们现在跟朕谈‘祖宗成法’?谈‘吏治基石’?”
他向前一步,威压如山,目光锐利得仿佛要刺穿每个人的灵魂:
“国朝选贤任能、整肃吏治之制,虽有祖宗成法,然于非常之时,或需非常之策以作补充,方能涤荡积弊,应对时艰!”
“山西一案,已证明旧制不足以涤荡污浊,不足以选拔真正为国为民之干才;为补现有铨选、监察之不足,广开才路,破格擢用实干之才,朕意已决,重启‘传奉官’。”
“此制,将由朕亲自主持,选拔通晓实务、清廉干练、心系社稷之才,不拘出身,不论资历,唯才是用!所授官职,皆关乎国计民生、整军经武之紧要处。”
“其任命、考核、升迁,皆由朕躬亲裁断,或委朕亲信重臣专司其事。东厂、锦衣卫将严加监察,若有贪渎无能者,立黜!绝不姑息!”
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朕知尔等心中不服!然,山西巨案在前,卿等失察之责未消。此乃朕革新吏治、挽救危局之策,非为与尔等商议。”
“不过,选贤任能,贵在至公。为示公允,亦为堵天下悠悠之口,朕特允:凡‘传奉官’之人,其履历、策论、实务考校之评断,皆抄送吏部、内阁!”
“内阁会同吏部,可对候选者之德行、才能、过往履历,进行复核!若觉其才不堪用,或德行有亏,可具实情密奏于朕!朕将亲览,再作圣裁!”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微变。方从哲等重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皇帝竟主动提出让吏部和内阁参与复核?
朱由校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但是此复核,乃为拾遗补缺,非为掣肘;吏部、内阁需于限定时日内完成复核,最终授职与否,权在朕躬;若有借复核之名,行打压排挤、推诿拖延之实,贻误国朝急务者……”
他目光如冰刃,扫过吏部尚书和方从哲:
“朕,必以‘沮挠新政’、‘妨害国事’论处,绝不姑息!”
“臣……遵旨!”吏部尚书和方从哲连忙躬身应道,心中五味杂陈。
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复核”的名义,与其说是分权,不如说是让他们分担部分“背书”的责任,同时堵住朝野“用人唯私”的议论。
朱由校看着阶下心思各异的众臣,心中冷然;恩威并施,敲山震虎,火候已到。他不再多言,拂袖转身:
“内阁即刻拟旨,昭告天下:朕为社稷计,重启‘传奉官’之制,广求贤才!凡有志报国者,无论出身,皆可自荐或由地方官举荐,经朕亲试或委派重臣考核,合格者即授官职!”
说罢,不再看任何人,径直大步离去,沉重的脚步声在死寂的殿宇中回荡,如同宣告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由皇帝绝对意志主导的新时代的开启。
留下满殿重臣,在无言的震撼与沉重的挫败感中,久久无法回神。
(https://www.biquya.cc/id190694/256466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