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她的家乡,小南村
兴州东郊,废弃码头。
冬日的寒风裹挟着海风,在空旷的仓库内呼啸着。
晏清河就这样背对着仓库唯一那扇锈蚀的卷帘门出口,冷冷地注视对面。
对面站着七八个人,虽然只是穿着普通的劳保服,但个个眼神里都满是凶狠。
晏清河的目光扫过老五那张带着讥笑的脸,不带一丝波澜:“货齐了,老五,验完货,交钱。”
小六环抱着手臂站在晏清河的侧后方,眼神也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老五并不是个善茬,来之前,刀哥就嘱咐过了。
和老五过招,都得把招子放亮,这孙子可阴的很。
老五咧嘴一笑,露出满口被烟熏的焦黄的牙,随手把一个沉甸甸的尼龙布包朝晏清河的方向扔了过来。
“刀哥办事,我老五一万个放心,验什么验?”
晏清河向前一步,伸手去接那钱袋。
而在他弯腰的那一瞬间。
“砰!砰!砰!”数声枪响在这空旷的仓库内响起。
“有埋伏!”小六的尖叫声响起的同时,他猛地扑向了旁边一个废弃的油桶。
“噗!噗!”紧接着,随着两声闷响,晏清河另外一侧的手下哼都没哼一声,直接栽倒在地。
来不及多想,晏清河猛地拽过那个沉重无比的背包,将其死死护住,同时迅速向右侧滑倒。
灼热的子弹几乎是擦着他的头皮而过。
可对方的火力太猛,在他落地的那一瞬间,感觉左腿小腿传来了一阵剧烈疼痛。
中招了!
可他没有丝毫停顿,右手对着刚刚喷吐火势的位置发动攻击。
随着对方从2楼坠落,仓库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可对方做足了准备,晏清河短暂的压制,根本无法同他们抗衡。
混乱中,晏清河的脑子无比清晰,他知道,这老五绝对是准备黑吃黑。
今天,他要么把货带走,要么死在这里。
要是人回货不回,刀哥也不会放过他。
在一片混乱中,他拖着自己渗血的小腿,一路往角落的小门跑去。
那个小门通往后巷,或许是他的生机。
“拦住他!杀了他!”在老五声嘶力竭的咆哮中,晏清河已经打开面前的小门,可随即,他的左肩肩胛骨猛的一震,又是一处伤。
可最后求生的本能,还是让他没有丝毫的停顿,一头冲进了那漆黑的后巷之中。
“追!他受伤了,跑不远!”
而此时,杜采宜已经坐上了开往大西北的绿皮火车。
硬座车厢里挤满了胸前佩戴着大红花的青年男女,大家都是满怀着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
可随着渐渐远离家乡,大家的情绪中就带上了一丝离乡的茫然,也全然没了刚上车时的热闹。
在这一片嘈杂之中,一声清脆悦耳的女声响了起来:“同/志们!同/志们!路途还长着呢!我们可不能打蔫儿!不如大家一起来唱歌提提神。”
“唱什么?”
姑娘清脆的声音再次响起:“就唱、就唱《歌唱祖国》好不好?”
姑娘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瞬间吸引了全车厢人的目光。
杜采宜抬起头,见是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姑娘,扎着两根乌黑油亮的麻花辫,苹果脸蛋更是红扑扑的,如今正热情洋溢的挥舞着手臂,脸上的笑也分外感染人心。
“好。”不知是谁率先带头响应,大家情绪倒都激昂了起来。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小姑娘率先起了个头。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紧接着,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稀稀拉拉的声音也迅速汇成一片洪/流。
歌声在车厢内回荡着,杜采宜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也跟着轻轻哼唱了起来。
连日来的紧张、委屈和迷茫,都在这充满力量的歌声中被抚平了。
她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久违的轻松。
一曲唱完,那姑娘看到杜采宜身边还有个空位,大大方方的坐了下来。
“姐姐你好,我叫周楚楚。”她活泼的伸出手,“我是文工团女兵,我们这次是去西北慰问演出的,姐姐怎么称呼?”
杜采宜看着她朝气蓬勃的脸,报以温和的微笑:“你好,我叫杜采宜。”
“你就是杜采宜同/志?”
杜采宜一脸诧异的看向面前的周楚楚。
周楚楚连忙摆摆手:“之前听我们首长提到过,说你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是带头模范呢!”
“而且先前还帮公安破获了几桩大案,想不到你竟然这么年轻又好看。”
小姑娘嘴甜,倒让杜采宜不由得笑了出来:“谢谢周楚楚同/志的认可,周楚楚同/志歌声动人,我倒是当真听到了山间清泉般的声音。”
周楚楚一阵脸红。
接下来的旅途中,周楚楚又组织了好几次唱歌活动,倒让杜采宜也感觉到了放松。
列车在轰鸣声中前行,也不知过了多久,在一声长长的鸣笛声中,列车摇晃着驶入了一个熟悉的站台。
【南村站】三个字,清晰的出现在杜采宜面前。
这正是她的家乡,小南村。
杜采宜没想到这辆车竟然会经过小南村,她猛的一下站起来,可却被面前的小桌一挡,又重重的坐了下去。
车厢内的喧嚣被报站名的声音打断,杜采宜几乎是扑到窗边,贪婪的向外面望去。
这是她跟着陆时宴回军属大院之后,第一次离家乡这么近。
一阵难以抑制的酸楚涌上鼻尖。
不知道爸爸妈妈现在在做什么?
他们会知道自己的女儿就在这辆列车上吗?
自己此时此刻距离他们这么近,可很快,又将远去千里之外。
她的眼眶无法控制的湿/润了。
列车只短暂的停靠了10分钟,随着一声沉闷的汽笛声响起,列车再次缓缓启动。
杜采宜回头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站台,泪水终于滑落下来。
她调整自己的情绪,回过头来,只是目光扫过刚刚被一群人群推搡着、狼狈的挤上车厢的众人。
却在那车厢入口处,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顾泽林和沈念薇。
他们怎么会在这辆列车上?他们也要去西北?
一瞬间,她忽然记起,自己和爸爸通电话时,爸爸曾经说过,现在厂里正在动员,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青年男女主动报名去大西北支援建设,去艰苦的地方锻炼。
看来这顾泽林夫妻二人,是准备响应政策了。
(https://www.biquya.cc/id190640/567930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