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绕绕了这么几天,无非就是要拿到这东西。
有了此物,硕王定会惦记那些不翼而飞的财物,文渊和陈伯宗的死,也是让他对怀王一党有所忌惮。
最重要的是,等他知道疼爱的女儿死于文渊等人的逼迫下,成为自己的刀,那就简单多了。
崔之玉收好此物,回到了客栈。
刚好易掌柜与姑母说完事,正要离开时,遇到崔之玉回来。
崔之玉请他进厢房,猜到他是有事来找自己,客气了两声便让易掌柜直说。
易掌柜也不拐弯抹角,笑着道:“文渊一死,咱们汝宁城也就有救了。此事多亏了崔娘子出手,实在令易某钦佩至极。”
“方才崔夫人与易某说起了粮食一事,说崔娘子即便在如此天寒地冻的情况下,也种出了粮食,产量还不少。”
崔之玉点点头,她与易掌柜之间也是合作许久的,知道易掌柜不是什么奸商,自己也爽快。
于是拿出笔墨,当着易掌柜的面写了一份契书。
“粮食的产量我可保证,掌柜的若能信我,也可以与我合作运粮。”
“不仅是现在这种情况能保证粮食供给,往后的每年每刻,我都有粮食能供出,若我没记错的话,易掌柜以前名下还有个米面坊,不知现在还开着么?”
易掌柜正有此意,他看都没看那契书,果断在上面签了字!
崔之玉笑着打趣:“掌柜的都不瞧瞧契书上的条件?不怕我坑你银钱?”
易掌柜笑出声,肯定道:“崔娘子是什么人,我易某再清楚不过。我是绝对信你的!”
“崔娘子能把这种生意给我做,易某是荣幸至极!我那米面坊从面临断粮开始,就没了供货的渠道。”
“若能得到崔娘子支持,我定会不变初心,让城中百姓都能吃到平价又足够的粮食。”
“每月我都派货运人马为崔娘子送鸭绒,到时顺道运粮可好?”
崔之玉也在那张契书上按下手印,与易掌柜完成了这笔交易。
完成这事后,姑母正好进屋:“玉儿,我与婉淑要去接那些被抓的女子回来,你与我们一起去吗?”
当时被文渊无辜抓到牢狱的几名青楼女子,在里面饱经痛苦,隐忍负重,为的就是激起民愤。
如今文渊大势已去,牢中女子,姑母都已经出钱打点,将其都救出来。
她们原本就没犯罪,对于那些牢狱官差来说这几人都是烫手山芋,不放的话那些流犯还在外面声讨。
如今有人肯出钱打点,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把女子们都放出来。
崔之玉和姑母还有婉淑三人,亲自带着马车去接她们。
她们看到为首的许墨儿被打到站都站不起来,还是多亏身边的两名女子搀扶着,才能勉强挪步。
姑母见她十根手指都肿成了馒头,心中掠过一丝心疼,深深吸了一口气。
赶紧上前先把她安置好,其他的几名女子也跟着上了马车。
询问之下,才得知许墨儿为了护住旁边的女子,宁可自己一个人全部承受那些酷刑。
危难之际,她竟然还有如此气节,姑母都不免为之动容。
“许姑娘,你自己也是一介女子,怎能出这个头去揽罪?”
其实那天也多亏了许墨儿奋起反击,她越惨,就越显得官差暴行,一旁被施粥的那些流民百姓,也才更愤怒。
她艰难地扯动嘴角,看向崔之玉道:“我无妨,只要结果是好的,一切都值得。”
“我听……听说那文大人死相凄惨,我就觉得我所受之苦,不足为惧。”
婉淑从水囊里倒了一杯水过去,鼓励她们:“是啊,如今已经柳暗花明,你们也亲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此话这些女子目前还不明白是何意,等马车停在了青楼之外,他们下车之后,才赫然发现,烟柳院已经不是曾经那个烟柳院了!
这里焕然一新,就连招牌也改成了新荣养生馆。
许墨儿她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满脸疑惑地看向崔之玉她们:“这……烟柳院去哪了?难道妈妈她们也被文老爷……”
话还没说完,楼妈妈就已经带着以前的姐妹走出来迎接她们。
“咱们以后都能堂堂正正地生活了,带你们来看看!”
不仅是外面变了,烟柳院里面也变了。
在姑母的改造下,这里已经成了正规的娱乐休闲的场所。
虽然现在还未正式开张,但只要城中局势稳定,断粮一事得到缓解,这养生馆指定能开起来。
毕竟在开张前,崔之玉和姑母还专门为他们做了开张前的宣传铺垫。
那便是继续派粮。
这粮食是崔之玉从空间拿出来的屯粮,对外宣称他们从汀州所运。
如今汀州有粮的消息不少人也知道。
派粮的流程她们也都准备好了,只等次日一早,与之前那般,在粥棚里火热的开启无偿施粥的活动。
在救命之粮的面前,她们哪怕出身青楼,也不重要了。
城中百姓都觉得她们能被救出来,自己也有一份功劳,能得到回报的粮食,心中自是高兴。
虽然此刻城中无主,但也是出奇的和谐。
就连外面那居养院的贫困人,都有人热情地为他们主动排队领粮,再送过去。
随着文渊落马,后续的官员补上,断粮的事肯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与此同时,崔之玉当时在第一次搜刮文渊私库时,拦截到的那封送往陈福的信件,也被她转送至京都,到了宋恒手中。
他唇角勾起,想起那个多日萦绕在梦中的妻子,手心温热。
郑重地将信件叠起后,满脸温柔地躺在椅子上,在这昏暗的地室里,只有那盏燃烧的火烛在微动。
她一直就这么厉害。
能在汀州那般天气下种出粮食,救人一命实属不易。
关键还能拿到这么长串的买官名单,给他寄来的信件中,还夹着一张极短的纸条。
【勿念,吾安稳,静等。】
宋恒知道,她是能自保的人,自己只要尽快解决京都之事,再回汀州与之重逢便好。
曾经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往后余生,只觉得能完成抱负,不愧气节,此生便不白活。
可如今,他竟也奢求那寻常人相濡以沫的生活,寻求心爱之人在旁,白首共头的安宁。
正想着,一红袍龙纹男子,已伫立于地室门口。
宋恒收敛神情,起身行礼:“殿下。”
(https://www.biquya.cc/id190623/256802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