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下午。
宋耀祖来老房子,替宋老太传话。
“妈,我奶说,明天初三早上,咱们一家回村拜祖宗,顺便和村里的亲戚们聚一聚。”
“嗯,知道了。”
姜老太和宋大妮理着账本,没抬头,应付回道。
“话带到了,那我走了。”
见姜老太态度冷淡,不愿意搭理自己,宋耀祖也不自讨没趣,搓了搓鼻尖,扭头走人。
瞧着宋耀祖离开的身影,宋二妮举着复习资料,从房间里走出来。
“妈,村里那帮亲戚都是势利眼,从前瞧不起咱们,咱们干嘛还要回去热脸贴冷屁股。”
宋老太和宋建国想表演家庭和睦,她却懒的配合。
每年正月回村,七大姑八大叔们坐在炕上,谈天说地。
她们母女在厨房洗菜做饭,忙着做几十口人的饭菜。
饭菜做好了,她们却没资格上座吃饭,又是倒酒,又是添菜添饭。
所有人都吃完了,她们能松口气,捡剩饭,填饱肚子。
亲戚们吃饱喝足,不对她们说句谢谢,还话里话外挤兑她们。
她爸她奶在一旁,不维护她们就算了,还和那些亲戚们一起数落她们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说到拜祖宗,也就是祭祖。
宋家男的,无论多大年纪,即便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只要带把,都能给祖宗磕头上香。
而她们这些女孩,没有进族谱的资格。
她妈为老宋家生儿育女,一个人操持一大家子,有功劳有苦劳。
然而,族谱上,她妈只是宋姜氏,连完整的姓名都不配拥有。
“妈,咱们别回去了。”宋五妮也走出来,手指搅弄着衣摆,语气紧张。
宋大妮:“妈,我们还是在家陪姥姥姥爷吧。”
对于她们来说,偌大的村子里,唯一让她们挂念的,就是姥姥姥爷。
如今,姥姥姥爷和她们同住一个屋檐之下,她们没必要回村受气。
女儿们的抗拒,姜老太看在眼里。
二妮满心满眼的抱怨,姜老太能理解。
她答应回去,不是为了继续当牛做马,任由宋家那帮狗屁倒灶的亲戚们奚落霸凌。
实则是为了回到村里,一探宋老太的虚实。
宋老太究竟还藏着多少值钱东西?
藏在哪里?
找机会让宋建国点头同意把房子过户到她名下!
这些才是姜老太此行的目的。
“明天回去,你们什么活都不许干,谁和你们摆脸色,就一耳刮子扇过去,别惯着他们的臭毛病。”姜老太叮嘱道。
有姜老太这句话,宋二妮便心中有数,知道该如何行事。
宋二妮眉毛一挑,颇有种拿鸡毛当令箭的感觉。
宋五妮则是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姜老太的话不足以让她放宽心。
第二天一早,告别姥姥姥爷,宋五妮穿好衣服,跟着姜老太,在大院门口和宋老太等人会合。
坐客车回村的路上,宋五妮缩在座位上,一言不发,整个人如同打蔫的小鸡崽子,没有精神气。
姜老太以为她坐长途车不适应,晕车了。
“五妮儿,还难受啊!喝口热水。”姜老太伸手摸了摸宋五妮的额头,有点烫手,”又发烧了!”
“三妮儿,把退烧药给妈。”
宋五妮的感冒,已经好全了。
出门前,姜老太特地把宋五妮裹的严严实实,确认宋五妮没有不舒服,才带她下乡的。
“五妮儿,听话把药吃了。咱们就待一晚上,明天就回自己家。”
姜老太拧开保温桶,喂宋五妮吃完药,把女儿搂进怀里。
出了市区,放眼望去,全是泥土路面。
公车颠簸,走走停停,每到一站,都有乘客上车下车。
前排座位上。
宋耀祖和王秀梅并排坐着。
宋老太、宋建国、宋美凤娘仨离王秀梅远远的,一路上很是安静。
公车停在村口。
车门打开,一下车,见到阔别重逢的父老乡亲,宋老太和宋建国气场全开,嗓门比平时高出好几个分贝。
“这不是宋嫂子和宋家大小子嘛!你们从城里回来嘞!”
“哎呦呦,你们快看看,城里人就是不一样,这穿戴,咱们农村人可比不了。”
“可不是嘛!宋家大小子有能耐,在城里当领导,你看宋家里手里提着的东西,左一样,右一样的,看着都是好包装,咱们见都没见过,肯定都是稀罕东西。”
“你们看,后面那个就是宋家小孙子和他媳妇吧!”
“听说宋家小孙子的媳妇也是城里人。城里闺女长的多白净水灵,就是年纪看着比宋家小孙子大不少……”
“你这老古董,别乱说话。女大三抱金砖,媳妇年纪大点,是好事。”
“啊对对对,看我这不会说话的。宋婶子,孙媳妇进门,再过些年,你就要当太奶奶了。”
听着众人的恭维,宋老太和宋建国虚荣心得到满足。
“用不着再过几年,我家孙媳妇现在身上就有了。明天夏天就该生了。”
农村讲究多子多福。
宋家即将四世同堂,宋老太面上有光。
为了回村,宋老太穿上绸缎面的棉衣,头发一丝不苟盘到脑后,擦了头油,打扮的很是体面。
“那可真是好福气啊,宋嫂子,你家大小子出息,孙子也争气。”
“你家五个孙女都长这么大了,没许配婆家吧,咱们村这么多壮小伙子,一个比一个能干,宋嫂子,你这次回来,可要好好给你孙女们挑一挑。”
姜老太和女儿们下车,就有人瞄准五朵金花,走上来拉扯端详。
宋老太表情尴尬,有丧门星在,孙女们的婚事,不是她能做主的。
但她有爱面子,不敢表态,只是咧嘴呵呵笑着。
“这是大妮吧,和我家刚子年纪相仿,大娘看你合眼缘,等会儿去大娘家喝口茶。”
妇女围着花头巾,自来熟地拉着宋大妮的手,又是看脸,又是看屁股大小,好不好生养。
“大娘,你弄疼我了。”
宋大妮为人腼腆,对方过于热情,让她吃不消。
“农村人手劲儿大,丫头你别见怪。看你长的多秀气,我家刚子见了肯定喜欢。”
对方拉着宋大妮不松手,苍蝇见到肉般兴奋。
不等姜老太开口,宋四妮先看不下去,一把推开中年妇女,蛮横道:“我大姐说疼,你聋了,没听见啊。什么刚子盆子的,我大姐是大学生,未来是要读书深造的,你少动歪心思。”
“大学生!”
中年妇女眨了眨眼睛,回头,愕然看向宋老太,“宋嫂子,你家钱多烧的,怎么能供孙女上大学?”
中年妇女思想保守,一嗓门喊出来,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
在农村,休要说是个姑娘家,男孩们最多也就在村里小学读几年书,勉强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可以了。
整个村子里,没几个去乡里读初中的。
考大学的,更是绝无仅有。
“……孩子喜欢上学,就…就让她学呗。”
宋老太下意识看向姜老太。
宋大妮上学,花的是丧门星的钱。
她这个当奶奶的,一分钱没出。
她若是嘴上没把门的,瞎逼逼。
以丧门星的脾气秉性,能一个箭步冲上来,当众把她打进祖坟,吃香火。
“宋嫂子,你这人就是心善。要我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不如趁这次回来,把五个孙女的婚事都定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一个村住着,祖上数三辈,都是能攀上亲戚的。你家孙女嫁过来,肯定不会受委屈的。”
中年妇女乱点鸳鸯谱,越说越上头。
宋老太则是心间打颤,“她冯大娘,这天怪冷的,我们先回去了,有时间再找你唠嗑。”
说着,撒开腿,往自家的三间大瓦房走去,脚步飞快,就怕中年妇女追上来。
“喂,宋婶子,话没说完,怎么就走了!”
目送宋老太仓皇急促的背影,中年妇女诧异。
“大姐,咱们走。”
宋四妮撞开中年妇女的肩膀,挽着宋大妮的肩膀,抬起步子离开。
“你这丫头!没家教。”
宋四妮一身牛劲儿,撞的中年妇女一个趔趄,险些没站住,仰头摔过去。
中年妇女脚跟站稳,揉着发疼的肩膀,出言指责。
紧接着,回应她的是姜老太犀利凶悍的目光。
视线相接。
中年妇女怔住。
姜老太,姜翠兰,她认识。
然而,眼前这个气场强势、眼神能杀死人的姜翠兰,她第一次见!
“二姐,我们也走。”
老二老三牵着病恹恹的老五,跟上姜老太的步子,鞋底踩着路上的积雪,大步走远。
人群最后面。
宋耀祖点头哈腰地站在媳妇王秀梅身后。
自从王秀梅被宋家几口逼到发疯,亮出菜刀后,宋耀祖听话多了。
“媳妇,你慢点。”宋耀祖扶着王秀梅,体贴道。
王秀梅没在意狗腿的宋耀祖,而是回味着方才中年妇女的话。
让五个赔钱货读书,浪费学费。
女孩子年轻时光,就那么几年。
初中读完,读高中。
读完高中,读大学。
上那么多学,人都老了,等到谈婚论嫁,彩礼必然会大打折扣,也就是卖不上价了!
(https://www.biquya.cc/id190596/567930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