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当城主每人每天补贴一元 > 第115章 大同中学

大家突然扎堆的自立,把天下人都给惊了一下。

然后……

好像除了惊了一下,也就那样了。

大家原本以为这窗户纸被捅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结果,好像屁事儿没有啊!

要是只有两个皇帝,那大家肯定是打的你死我活的。

就像昭宗第一次听说赵涌泉自称皇帝的时候,立刻下令大家群起攻之!

可一下出来一堆儿,大家都不知道该打谁了!

这该咋办啊!

整个天下都沉默了。

这一年,连各地的战事都减少了一大半。

显然大家都需要时间缓一缓,让脑子降降温。

嗯,这场中等规模的瘟疫也是功臣之一。

他变成了此时自立的人脆弱期的一道屏障。

然后最东北部,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大辽。

六个皇帝了!

来吧!都来吧!

有想当皇帝心思的,都来吧!

都跳出来!

现在不跳的,以后你估计也没机会跳了!

然后大家一起来一场绝命大逃杀!

赵涌泉一开始确实很震惊,觉得天下人都疯了。

结果一个接一个的自立,他也麻木了。

别管别人了,管好自己吧。

正闹瘟疫呢。

先把自己人护住才是正事儿。

所谓大战之后必有大疫。

大规模的死亡,就会出现这种事儿。

那为什么前些年没有呢?

不是没有。

反而是一直都有。

只是乱了不是一年两年了。

大家对瘟疫,都有点习惯了。

然后人类的身体也会自然调解,瘟疫越持久,就会越弱。

就像这次的瘟疫,放在其他时代,那绝对是一场大瘟疫。

可放在这时候,只是一场中等瘟疫。

大家消消停停别搞事,问题就不大!

然后赵涌泉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降低一些人员的流动频率。

强制要求各处消杀病毒,要达到一定规模和频率。

他怕死,老早就开始重视大夫,给予很好的待遇。

他让大夫们批量制作避瘟丹之类的药物,给大家分发。

加上他的补贴政策,让很多病人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也不至于饿死。

这就让大同城面对这场瘟疫,除了花点钱,少做了一些工作外,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基本没死几个人。

这等于又打了一波广告。

知道大同城的人,对大同城更加向往了。

今年这么多的破烂事儿,扩张速度肯定是很慢了。

赵涌泉干脆就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大同城自身的发展上,特别是科研方面。

等自己搞出机关枪来,搞他一万把!

一口气把其他六个皇帝都给他突突了!

大同中学。

嗯,这里是今年年初开设的。

这两年赵涌泉开办的小学,让小老师教小孩子,以大带小,快速培养出一大批小学毕业生来。

凡是大同城周围的六到八岁的适龄孩子,基本上都会到小学学习。

毕竟上学一天还额外给一文钱补贴呢。

学校食堂吃的不说多好吧,但也绝对不算差。

而且这里是赵涌泉要求的,唯一必须保持饭菜平价的地方!

其他地方逐渐开始商业化,要赚取利润。

这里不允许!

因为这里是除了系统之外,第二重要的根子。

甚至有些学生住的远,还有免费的宿舍给他们住!

虽然是大通铺。

但至少有个住的地方不是。

跟他们的爹妈比起来,赵涌泉算比较拿孩子们当人看了!

这所小学,已经为赵涌泉提供了两万多名毕业生了。

然后还有大众学院,提供的更多!

手下已经有了好几万识字会算数的人了。

中学的建立,也就迫在眉睫了。

于是今年年初,大同中学成立了!

赵涌泉以前就说过,小学,是用来学习基础生活技能的。

而中学,是让人开阔眼界,丰富自身的。

于是他采取的是随意制!

什么叫随意,嗯,就是你爱来不来,爱学不学。

都是中学生了,你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中学的入学门槛不高,和小学毕业程度差不多,分别考察一下语文数学的功底,差不多就可以通过。

然后就可以选择学科了!

赵涌泉第一批开放语文、数学、外语、医学、电力、机械等十八门学科。

小学语文的要求是认字,能做到交流就行了。

中学语文,要求就比较多了,就像是真正的读书人了,不能学了中学语文,还只会用卧槽来表达惊讶了。

数学也是同理,小学数学要求会算账就行,大额数字计算要精准,要有准确率。

中学数学,就开始复杂了,开始搞几元几次方程,以及这边进水那边放水,问你多久能放满这些实际生活中用不上,就是培养数学能力,为以后做研究做准备的东西。

外语同样重要。

特别是地处北方,要和更北边的草原人,甚至西方的各民族国家交流。

这是涉及到外交的事情,自然要重视。

让全天下都说汉语自然好,可这不是暂时做不到嘛。

医学就不用过多赘述了,谁不怕死!

电力,机械这些东西,都关乎着未来。

赵涌泉都是找来研究所的人来给学生们上课的。

中学刚刚成立,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毕业,需要学习多久,暂时还没有办法确定。

初步确认的是,以各科老师的评判标准来,他们认为自己的学生水平足够了。

那就给毕业。

回头给他们的毕业证书上打上某某学科毕业的钢印。

要是有哪个学生学习速度特别快,那他可以是双中学,甚至三中学四中学文凭!

这是暂时的,以后毕业的多了,大家也摸到规律了,自然会逐渐摸索出较为统一的毕业标准来。

另外,中学和小学一样,都有补贴,标准也一样,一天一文钱。

谁要是明明水平不行,为了这一文钱也要在中学里耗着,那就耗着吧。

反正一文钱又不是给不起。

能毕业的,暂时定每天补贴三文钱!

以后一直有!

活着就给!

三文钱,够早中晚各吃一张小米饼的了!

赵涌泉很看重补贴这个事儿,不单单是因为他就每天在从系统拿补贴。

主要是因为他看的足够远。

甚至看到了极远之后,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

那时候的人,就像现在拥有系统的赵涌泉一样。

没有补贴,恐怕是没法活啊。

他能看多远,就要为多远的未来开始打基础做准备!

(https://www.biquya.cc/id190236/258047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