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当城主每人每天补贴一元 > 第156章 僵持的战场

一个合理的政权,那是必须军政分离的。

大汉自然也是如此。

在目前的大汉,除了赵涌泉可以一言决定所有事物外。

没有任何人的权力能横跨所有部门。

所以锦衣发电报,要求葛从周出兵攻击沙俄人的电报,被葛从周回电拒绝了。

要出兵,要么有赵涌泉的命令,要不就有军总部的命令!

这所谓的军总部,全称是大汉军队总指挥部。

决策者总共有十几个,李克用、葛从周都在里面。

不过他们现在外出领兵,暂时就失去这个权力了。

任何军事决策,都需要留在军总部的人,超过半数同意才可以。

而任何军事提议,也只有这个级别的人才能启动相关会议。

狗哥、刘国栋的父亲刘柱子、朱邪威都是其中一员。

锦衣也只能找了一位,来提起会议。

然后经过表决,重新给葛从周发了电报,葛从周将军才接受命令。

会议上,所有人都同意,没有反对的。

毕竟事情起因,可是有人阴谋刺杀陛下啊!

这还投反对票?还想不想在大汉混了!

一同表决通过的,还有将兵工厂刚生产出来的三千多支步枪子弹以及一些小口径火炮和手榴弹什么的运输过去的决定。

大汉军队现在的远程装备还是复合弩,哪怕面对这个时代的单发步枪,也不能说劣势,但距离淘汰估计也不远了。

就这样,葛从周和耶律阿保机秘密商议之后。

突然袭击了沙俄在东北地区最大的据点。

因为火药的出现,耗时耗力高大厚重的城墙成为了历史。

防御手段从城墙变成了纵深。

再高再厚的城墙也没用了,只有足够的距离,才能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

所以沙俄人的据点只有一圈只能称之为围墙的建筑,轻松就被火炮和炸药炸开了。

不到一万的沙俄士兵,面对两万大汉军,和数万契丹人,只支撑了几个小时,就被拿下了。

然后又抓紧时间清理周围的中小据点。

沙俄人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打造的东北据点,各种产业,包括矿产,一些基础建设什么的,都被大汉给接手了。

从这些建设项目来看,沙俄人果然是意图深远,想彻底占据黑龙江地区!

葛从周带领军队清理了沙俄据点,获得了数万俘虏。

这只有一小部分是军人。

其他人成分很复杂,有沙俄的农奴,有搞建设的沙俄工人甚至是技术工,也有少量被抓的本地契丹人奴隶。

不过现在都变成大汉的奴隶了。

请示之后,大同来电,表示可以使用沙俄奴隶,但要严加限制活动范围,避免逃跑。

这和以往的奴隶不一样。

以往的奴隶,都是自己人,这里也是他们的家。

即使有家人在别处,也都不远。

这些沙俄人毕竟是外族,这里可不是他们的家。

恐怕不像本地奴隶那么好转化。

所以最好把他们迁移到其他地方。

于是留在沈阳的周扶,把这些沙俄奴隶都给要到了沈阳去。

让他们留在沈阳搞建设吧!

这可不是现代,想从沈阳一路往北跑,通过吉林黑龙江蒙东地区,再跑回沙俄的地盘,可没有那么容易!

葛从周打下沙俄据点之后,就地驻军。

建设各种防御设施。

而大同城,沈阳的支援,也是源源不断的到来。

鬼知道沙俄人占据黑龙江地区的想法会不会熄灭。

还有他们这好几万俘虏,难道会就这么丢了不要了?

所以估计后面还有大仗要打!而且可能规模更大!时间也更持久!

所以各地的支援,才会源源不断的到来。

大汉绝不畏惧任何对手!

也就是现在是大汉吞并改造整个中原的重要时间节点,实在是抽不出太多人手来。

不然绝不仅仅是这么被动防守!

不出预料的,距离沙俄东北地区据点被清除不到三个月。

沙俄的报复就到了。

五万大军利用铁路,来到东北边境地区,然后杀入黑龙江地区。

双方的战争再次开始了!

这次面对同样拥有枪械炸药,甚至是蒸汽装甲车的敌人,大汉虽然有一点优势,但优势真的不大了。

所以,这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只是大汉军队在本地作战,除了不多的装备优势,还有很多其他优势。

所以损失才能比对方小一些。

但这也是大汉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斗了。

幸好,葛从周带领的两万大军,一旦有损失,可以从耶律阿保机的契丹人里补充。

而且大同兵工厂的支援源源不断。

不断换装,让部队里的枪械热武器什么的越来越多。

而淘汰下来的复合弓什么的,也都给耶律阿保机的人装备上了。

也能提升一下他们的战斗力。

两万的大唐军,如果直接和五万毛子来一次决战,那大概率是打不过的。

但打消耗战,毛子就没什么优势了。

再加上还有耶律阿保机这个盟友,耶律阿保机除了装备武器差一点,实力其实一点都不弱。

几十万人规模的契丹人,拼尽全力,可以搞出十万以上的军队来!

所以毛子一直是劣势的。

直到毛子第二批又是五万人支援过来,双方才彻底僵持住。

双方实力差距不是特别大,没有较大把握直接能把敌人击溃的前提下。

双方都不会轻易开战决战。

那要是输了,代价是极其沉重,甚至是不可接受的。

更别说,主动进攻的一方,肯定是吃亏的,防守一方有各种防御措施,以逸待劳,占尽了便宜。

打仗不是做数学题,你五万人,我十万人,优势在我。

把你打光,我还剩五万呢。

如果是这样,那历史上绝大部分战争都可以直接避免了,人数不如对方的,直接投降好了。

所以,双方就这么僵持住了。

每天都在发生小规模战争,想寻找对方的弱点,想用优势兵力,袭击对方薄弱处,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直到冬季来临,双方谁也没获取大的战果。

但双方国内,却都在宣称自己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https://www.biquya.cc/id190236/2571808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