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唐朝小教父 > 第176章 释道

王家。

    “来了,来了!”

    只见王熙拿着小提琴,急忙忙跑了出来,微微喘气道:“抱歉,让高伯伯久等了。”

    高力士呵呵道:“不忙,不忙,陛下如今还在处理公务,你也犯不着这么着急。”

    说罢,他又瞧了眼王熙手中的乐器,“这就是你做出来的乐器?”

    “嗯。”

    王熙点点头,“要不,我先给高伯伯奏上一曲。”

    高力士呵呵道:“多谢雀儿了,但咱们还是先去宫里。”

    “哎!”

    二人上得马车,高力士笑吟吟道:“雀儿,最近你这一个月可真是大出风头,这宫里宫外,都在说你。”

    王熙兴奋道:“是么?是说好话,还是坏话。”

    高力士道:“当然是好话。呵呵。”

    王熙面色一喜,但旋即又是郁闷道:“可惜先生却总是责怪我好出风头,可没少骂我。”

    “是吗?”

    “嗯。”

    王熙点点头道:“先生说,这么下去,迟早会惹出祸事来。”

    高力士沉吟少许,笑道:“那你还是得听先生的。”

    王熙点点头道:“我知道。”

    高力士瞧了眼王熙,心里是五味杂陈,就这愣头愣脑的臭小子,不可能每回都能化险为夷,看来那无名先生在后面是帮了不少忙啊!

    殊不知,王熙这么说,也是在故意试探高力士,看他与武家的关系到底有多少深。

    方才高力士那番迟疑,已经让王熙知晓,高力士肯定是站在武家那边的,但也不是那么紧密。

    其实在歌咏大赛后,李隆基就对王熙提到的那些新式乐器感到非常好奇,以李隆基的个性,那必然是早早就让王熙去宫里一趟,给他演示一番。

    然而,却是拖到如今才召唤王熙入宫。

    可见,李隆基最近是真的非常忙。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其中将涉及到财政改革,军政改革,甚至还多少包括一些行政、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

    而李隆基之前已经完成最为艰难的吏政改革,使得他如今是大权在握,放眼全国,已经无人可以危及到他的皇权。

    这时候,再推行这些改革,相对而言,是比较轻松的,那么这临门一脚,李隆基自然是不会泄气的,肯定是加把劲。

    当然,历史上也说明,当完成这一切后,李隆基就开始走向躺平之路。

    他自己都觉得,没事可干了。

    可见有些时候,真是太过能干,太过顺利,也不是一件好事。

    连续忙碌一个月,李隆基终于给自己休了半天小假,而且是提前就让高力士将自己的宝贝侄儿给叫去宫里。

    可见李隆基现在是多么勤政。

    所以,等到王熙拿着小提琴去到宫里,李隆基还未到,还在跟大臣商议国事。

    没有办法,对方是皇帝,王熙也只能是耐心的等待着。

    好在,李隆基也没有让他等多久。

    过得半个时辰,李隆基便是身着常服大步流星地来到殿内,真是精神奕奕,意气风发,可见李隆基的身体,也真是很棒。

    “侄儿王小雀见过姑父。”

    “雀儿无需多礼。”

    李隆基先是瞧了眼王熙手中地物件,眼中发亮,指着那物件,便问道:“雀儿,这就是你想出来的乐器。”

    “嗯。”

    王熙点点头,道:“侄儿现在就给姑父演奏一遍。”

    “先不忙。”

    李隆基摆摆手,去到正上方,坐了下来,笑道:“最近姑父听到不少人都在议论道家思想,而这都是雀儿的功劳。”

    王熙得意地嘿嘿一笑,道:“姑父交代的事情,侄儿自然是很上心的。”

    “好好好!”

    李隆基哈哈一笑:“雀儿果真没有让姑父失望,来来来,具体跟姑父说说,是怎么回事?”

    “哎!”

    王熙立刻绘声绘色地跟李隆基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不过在陶莫这一点上,他做出稍许改变,也就是说,并不是陶莫主动让他去跟大家解释的,而是他擅自行动。

    这就是担心,李隆基也看中陶莫的才能,那可可就是要命了。

    “原来如此。”

    李隆基稍稍点头,道:“也就是说,并非是先生让你那么说的。”

    王熙摇摇头道:“先生可从不在意外面怎么说,也没想着要去推广道家思想,可都是孩儿自作主张,为此,前两天侄儿还被先生责骂了一番。”

    “雀儿为了姑父,可真是受了委屈啊!”

    李隆基是好生安抚一句,马上又好奇道:“既然先生推崇道家思想,为何又不想着去推广道家思想。”

    王熙道:“先生的意思是,这儒家思想在于教,本就是一种推广,法家思想在于管,那是强制你知晓的,而道家思想在于无为,自然就不需要推广。”

    李隆基微微皱眉,“可要不推广,又如何能让更多人推崇道家思想?”

    王熙道:“先生对此不是很在意,不过.!”

    话说至此,王熙突然眼眸一转,嘿嘿直笑。

    李隆基好奇道:“雀儿,你笑什么?”

    王熙嘻嘻道:“姑父有所不知,当时先生责骂侄儿时,侄儿竟然将先生给说通了,先生也就没怪侄儿了,反而还认同侄儿的做法。”

    李隆基又忙问道:“你又是如何说通先生的。”

    “解释啊!”王熙道。

    李隆基愣了下,“如何解释?”

    王熙道:“就是解释。”

    “嗯?”李隆基听得莫名其妙。

    王熙很是嘚瑟道:“道家之所以无为,那是因为道法自然,顺应天道,那什么是自然,什么又是天道,这可就需要解释清楚。简单来说,这儒家是教,法家是管,而道家就是解释。

    侄儿当时在张白手店也就只是解释门第婚姻的变化,可也没有强迫任何人相信侄儿。

    先生听后,就也没有责怪侄儿了,反倒是夸奖了侄儿几句,认为侄儿天赋很高。可是姑父,这解释也是一种推广,如此一来,侄儿既能帮助姑父,又能避免被先生责骂,嘻嘻.!”

    “道家就是解释。”

    李隆基细细琢磨一番后,哈哈笑道:“雀儿果真是聪明伶俐,这番解释,可真是妙不可言,妙哉!妙哉!”

    “侄儿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侄儿可真是一个天才。”王熙也是呵呵直笑。

    李隆基听罢,更是哈哈大笑,又道:“不过你们先生对于门第婚姻的解释,确实非常独到。

    门第婚姻就是源于门当户对,此乃其兴盛的原因,却由于他们放弃门当户对,而逐渐走向没落。”

    王熙点点头道:“可不是么。”

    李隆基突然心念一动,又问道:“对了,你爹就没有试着请求先生相助?”

    王熙眨了眨眼,道:“有是有,但是被拒绝了。”

    李隆基略显失望道:“是吗?”

    “嗯。”

    王熙点点头,道:“先生可不喜欢参与政事的。”

    话锋一转,他又小声道:“不过先生可是与侄儿谈及过这方面的问题。”

    李隆基来了精神,“先生是如何说的?”

    王熙道:“这事是侄儿想着帮帮爹爹,于是在上课时,就旁敲侧击,哪知被先生看出来,先生则告诉我,之所以不帮,乃是因为道家思想根本就帮助不了我爹。”

    李隆基问道:“这又是为何?”

    王熙道:“先生说了,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此乃自然之法,不可违也。”

    一旁的高力士,闻言,不禁一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可与皇权天授,是有着本质的冲突。

    不过李隆基似乎并未在意,还稍稍点了下头。

    又听王熙道:“若以这土地来论,强者的土地就是会越来越多,而弱者的土地,就是会越来越少,这好与坏,只在于变化的时日长短,那么如此下来,国必亡矣。

    可对于道家而言,生老病死,属自然之法,不可强求,而国家兴亡,亦在其中。”

    李隆基心里咯噔一下,“如此说来,道家思想还真不适合治国啊。”

    哪个君主会接受国家自然而亡的道理。

    疯了么。

    得亏这是王熙,换个人来试试。

    一旁的高力士可都抹汗,这话题聊着可真是太刺激了。

    王熙却不觉其中危险,还在那摇头晃脑道:“侄儿当时也是这么问先生的,侄儿说,要是这样的话,那谁还敢用道家思想。”

    李隆基点点头,“雀儿言之有理,先生又是如何回答的。”

    王熙又道:“先生说了,用儒家思想,不代表要放弃法家思想,同理而言,单用道家思想,自是不行,但若用的得当,自是也能起到不俗的效果。”

    李隆基问道:“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熙嘿嘿道:“先生用了侄儿解释的来解释。”

    李隆基疑惑地看着他。

    王熙道:“就是侄儿方才说到的解释啊!”

    说罢,他又拿起手中小提琴,“姑父可知,这琴是由何物所制么?”

    李隆基道:“琴身是用木头,琴弦么,姑父暂时还未看出来。”

    “单就说这木头。”

    王熙道:“将木头做成琴的,用的是墨家之法,但是知道木头能做成琴的就是道家之法。”

    李隆基摇摇头道:“姑父未听得很明白,此与道家有何关系。”

    王熙不答反问道:“为何没有人拿石头做琴。”

    “因为石头硬,且易破碎。”

    “对。”

    王熙道:“石头硬且易碎,乃属自然,木头可变且韧性十足,亦属自然,若得道家思想,则知天下万物,知万物,则知兴衰善恶,就知该如何应对。

    用侄儿的解释来解释,就是道家只是解释事情的本质,但具体该怎么做,就得另寻他法。

    再说回门第婚姻,道家思想解释其中变化,但如何去改正,亦或者不改,这都不是道家所能的,但若不知道其中因何变化,更是无从下手。

    还有就是我爹那事,用道家来解释,那就是土地兼并肯定是会越来越严重,这几乎是不可逆也,朝廷若要求万全之策,就必须以不可逆为基础,去干预,或者延缓,或者另想他法,倘若直接逆天而行,那只会自取灭亡。”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90232/567929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