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隆基上位以来,就非常推崇道家思想,对此也是非常重视的,但是他却主动让王熙来办这事,甚至还想任命王熙为宣道使。
对于王熙的要求,也是尽力满足,并且还让高力士来协助,可见李隆基对于王熙的喜爱,不仅仅是音乐,对于王熙的能力,他也是有欣赏的,包括王熙与紫霞夫人的争斗,他选择不甘于,也就是想看看这个小侄儿的能力到底如何。
高力士看在眼里,心知,只要不出意外,王熙将来必将飞黄腾达,虽然他与武家关系不错,但是他个人还是尽量与王熙交好。
出得大殿来,高力士就道:“雀儿,你到底想要怎样的道士,道姑,跟高伯伯说清楚,免得找来的人,你又不满意,耽误了陛下的大事。”
王熙忙道:“雀儿还真是有些要求,可能要麻烦高伯伯。”
“有要求是对的,可不能随意。”高力士道:“你尽管说,高伯伯保证帮你找来。”
“哎!”
王熙道:“先说那五十个道姑,首先,她们一定要身体健康,气质、皮肤要好,秀外慧中。其中十个选年长一点的,这些年长道姑,要是见过世面的,能主持大局,另外四十个,就选年幼一点的,要能吃苦耐劳,关键她们都得贪财。”
高力士一听,这要求还真是不少,“这爱财有何说法?”
王熙道:“要是不贪财,又怎会努力干活,将道观弄得红火起来。”
高力士笑着点点头道:“是有些道理,”
王熙道:“至于那五十个道士,标准就是,贪财,道貌岸然,能说会道,偷奸耍滑之徒。”
这条件还真是有些苛刻啊!
高力士惊奇道:“雀儿,你这条件,可真是有些吓人,陛下是让你说好道家的故事,要是换做别人,定是选学问比较高的道士,可你这倒好,尽挑一些偷奸耍滑的道士。旁人不知,还当你是在选骗子。”
王熙嘻嘻道:“高伯伯,想不到你也没想明白这道理。”
高力士好奇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这是何道理?”
王熙道:“高伯伯,那日慈善拍卖你也是在的,我在上面有一句实话么?”
高力士愣了下,呵呵道:“倒是没有一句。”
王熙道:“但我讲的故事,大家可都爱听。”
“这倒是的。”高力士点点头。
王熙道:“其实讲故事,往好了说,那就是在编织美梦,往坏了说,那就是骗人,那道行高深的道士,可不屑与我为伍,也无法理解的我的用意,那些偷奸耍滑反而能够理解,同时还能尽力帮我讲好这故事。”
高力士想了一会儿,笑道:“哎哟!真是看不出呀,雀儿竟有这般智慧。”
“这可不是先生教的,是我自己悟的。”王熙很是骄傲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高力士呵呵笑道:“就是你不说,高伯伯也是知晓的。行,这事就包在高伯伯身上。”
无名先生,德高望重,岂会让王熙这么干,肯定是他自己的主意。
王熙憨态可掬的拱手一礼:“那就有劳高伯伯了。”
礼部。
“下官李林甫见过韩侍郎。”
“李员外无须多礼。”
韩休看着李林甫,微微笑道:“李员外,最近那嗣濮王可有找过你?”
李林甫听罢,心中顿时一喜,道:“嗣濮王确实有找过下官。”
虽然事实不是的,其实王守一找到李峤,但李峤去找韩休,那肯定也是说,自己找李林甫谈过,不会说是王守一。
韩休道:“是为何事?”
李林甫道:“是说,安业署那边缺人,祁国公希望调派下官前去帮忙。”
韩休问道:“为何祁国公会突然想要安排你去安业署?”
李林甫道:“根据嗣濮王所言,是因为上回左金吾将军一事,让祁国公意识到,光凭一群仆从,是难以处理好安业署的事,恰好下官曾协助嗣濮王处理慈善宴会一事,故而祁国公选中下官。”
韩休笑道:“就仅仅是因为如此吗?”
李林甫迟疑不语。
韩休道:“只怕是那嗣濮王担心教坊将来排练出来的戏曲,抢了无名学院的风头。”
李林甫道:“下官以为,这或许只是一个巧合,其实下官能够从中起到的作用不大。
而且,下官还听说,无名学院是非常愿意,帮助民间那些戏院排练戏曲,而无名学院则是更专注于教学。”
“或许也是如此。”韩休又问道:“李员外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林甫思忖一会儿,才道:“韩侍郎明鉴,当初下官是很愿意协助韩侍郎,排练颂扬我大唐气节的戏曲,对此下官也一直很努力。”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但是.但是。”
韩休笑道:“但是随着崔舍人和张舍人的加入,与你想象中的有所不同。”
张说升迁中书令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张九龄从校书郎,提拔为中书舍人。
李林甫点点头,“此外,安业署那边,更有发挥的余地,所以.下官不想欺瞒韩侍郎,下官心里也是更愿意去安业署那边。”
韩休笑着点点头道:“对于仕途而言,安业署要更好,这是显而易见的。”
说着,他叹了口气:“其实啊!就这事而言,我对你也是心有内疚的,到底这主意是你出的,但如今看来,即便你留下来,也是难以做主的。”
主意是人家李林甫出的,但结果下来,戏本是张九龄编写,演员是崔翘安排,表面是说,李林甫监管一切。但可想而知,不管是张九龄,还是崔翘,岂会听李林甫的。
韩休也觉得对不住李林甫。
李林甫拱手道:“多谢韩侍郎谅解,其实下官一直担心韩侍郎会误会下官,对于韩侍郎的提携之恩,下官一直记在心里。”
韩休摆摆手道:“提携之恩,还真是谈不上,这样也好,我也就不留你了,呵呵,就算我想留你,嗣濮王也不会让的。”
不过这事,不管是张说,还是张九龄,都是支持的,张九龄也不希望跟李林甫合作。
李林甫拱手道:“多谢韩侍郎成全。”
心里是狂喜,即便他去到安业署,李峤这边宣传戏曲的事务,还是会交给他的。
他白得一门美差,当然,这也是得罪人的差事,不过李林甫并不怕这些,他对此很是期待。
在奸臣中,李林甫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比蔡京之流,要强上不少。
刚从礼部出来,忽闻一人喊道:“李员外。”
李林甫回头一看,见是武信,心道,消息倒是挺灵通的。拱手道:“是武祭酒,有礼,有礼。”
武信上前来,故作寒暄几句,然后二人便一同往皇城外行去。
边走,武信便小声道:“李员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林甫道:“还能是怎么回事,嗣濮王和祁国公,不太愿意我帮着教坊排练戏曲,因而将我调去安业署。”
武信道:“可你若是不愿,他们恐也难以强求。”
李林甫道:“不瞒武祭酒,我是愿意的,因为我不想屈居于张九龄之下,我与他在一块共事,必然是会发生争吵,而张九龄与中书令的关系,武祭酒也是知晓的,到时得罪了张九龄,有可能惹怒中书令,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
武信稍稍点头,“但是安业署那边,危机重重,上回张嘉佑的事,可就说明了一切。”
李林甫道:“上回我要是在安业署,武祭酒就不会被蒙在鼓里。这话说回来,我在礼部帮他们排练戏曲,又能帮武祭酒多少忙?”
武信笑着点点头道:“那是,那是。”
他虽然没有李林甫那般精明,但也能想到这一点,他其实就是来探探李林甫的口风。
虽然王熙的条件非常繁杂,但由于之前,李隆基为推崇道教,是狠狠拉了一把道家,光长安城,他就兴建了三十余座道观,当然,其中许多就是拆了寺庙,改建的道观。
道观是好建,但道士呢?
这下建那么多,难免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关键目前这些道观,尚在朝廷的控制中,高力士很快就按照王熙的要求,找来五十个道士,五十个道姑。
并且将教义坊的青云观作为王熙的大本营。
青云观。
但见五十名道士,年纪约莫三十岁左右,个个生得都是道貌岸然,盘腿坐在铺垫上,看着像是在悟道。
而远处站着三人,正是王熙、皇甫僧念和李白。
“李白兄。”
王熙突然向李白道:“你能帮我一个小忙么?”
李白只是疑惑地看着他。
对于帮王熙,李白的保留,可能比武崇文还要大。
王熙道:“我家先生要宣扬道家思想,故此要请一些道士来帮忙,我们俩年纪小,也不懂识人,你能帮去瞅瞅,看谁适合?”
李白只是瞧了眼那些道士,便是摇头道:“都不行。”
皇甫僧念好奇道:“你看一眼,就能知晓?”
李白笑道:“若是行的话,可就不会坐在这里,等人来选。”
皇甫僧念哼道:“这么说来,你只怕比他们还不如。”
李白道:“我是受邀,而不是被选,这可是不同。”
“不同不同,当然不同。”王熙赶紧制止他们,他们两个要争起来,那真是能杠到天昏地暗去,又向李白道:“李白兄,你就帮我这个小忙,弄一些酒跟他们喝一场,瞧瞧他们品行如何。”
“我什么,喝一场?”
李白两眼突然发光。
王熙道:“对啊!这清醒的人,我从来信不过,以酒识人,是最稳妥的,可惜我俩酒量不行,上去也只有被人识的份。”
“以酒识人,妙哉,妙哉!”李白哈哈一笑,“行!就帮你们这个忙。”
“多谢!多谢!”
王熙拱拱手道。
等到李白走后,皇甫僧念不解道:“你让一个酒疯子去作甚?”
王熙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他这人挑剔的很,只要他认为行的,那就肯定不行,这样最为省事了。”
皇甫僧念顿时恍然大悟。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90232/567929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