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啊,你能想着我这个队长,我这心里头很欣慰。”李栋梁话锋一转,叹了口气。
“不过呢,当这个队长,事儿也多,这不眼下就有一个挺挠头的事,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想着你能不能帮个忙?”
这还真够巧的,啥事还非得自己干,不过也没办法,谁让自己欠了他不少人情。
要是能做到的,尽量就帮吧。
陆峰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道。
“队长,您客气了,有啥事您就说,能帮的我肯定帮。”
心中快速盘算着,磨磨蹭蹭这不赶快说出来,估计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
李栋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腿,压低了点声音。
“是这样,县里刚通知下来,说有一批新知青要分配到咱们大队,今天下午就到县城汽车站下车,这接人的活儿,得有人去啊。”
陆峰一听是接知青,眉头皱了一下,这活纯是折磨人。
接知青别提有多麻烦了,这群城里人知识分子,精神上永远都是积极向上,但一走点远路不是累了就是渴了的。
一来,从村里到县城,来回少说也得近四十里地,全靠两条腿走,的确累人得很。
二来,这些知青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路上还得小心照看,万一出点岔子,责任就大了。
最重要的是,这纯粹是义务劳动,没工分,没好处,完全是给大队白跑腿。
村里但凡有点门路,能推脱的,谁愿意揽这差事?
李栋梁看他没立刻答应,脸露难色,解释道。
“我也知道这活儿辛苦,不落好,可你看,眼下正是冬闲不假。”
“但壮劳力要么去修水利了,要么就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实在走不开的,剩下的就是腿脚不利索,我这想来想去,也就你最合适了。”
话说到这份上,陆峰心里那点不情愿也只能压下去了。
李栋梁确实帮他不少,协调帮工,借出宿舍,而且队长把话挑明了,这次帮忙,也算是还了部分人情,以后在队里也好说话。
自己要是再推辞,就显得太不识抬举了。
他短暂地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语气带着点无奈。
“行,队长,您都这么说了,这活儿我接了,下午几点到站?”
李栋梁一听陆峰答应了,笑容都舒展开了。
“太好了,小峰同志,我就知道你是明白人,关键时刻靠得住。”
他赶紧把具体信息说出来。
“下午三点半到县汽车站,你算好时间,提前点出发,到了车站,就找举着红升大队牌子的人,把人认领了,然后安全地带回来就行。”
陆峰看了看屋内的表,时间不早了,还有一个小时,得赶快出发了。
“小峰同志真是辛苦你了,咱们大队就应该多多你这样的好同志。”李栋梁起身,一直把陆峰送到院门口。
“路上小心点,等把人安全接回来,队里给你记一功。”
陆峰摆摆手他不再多言,转身朝县城赶去,要到的话,大约二十公里。
几十里山路,对常年在山里跑的陆峰来说不算什么。
路上没绕啥远路,走的也快,下午两点多就赶到了县城汽车站。
县汽车站门口比平时热闹不少,聚集了不少人,都是附近各个生产大队派来接知青的。
但气氛却显得有些沉闷,各自都带着点埋怨。
大家三五成群地蹲着或站着,抽着烟卷,唉声叹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唉,又来了几个干吃白饭的...”
“可不是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得专门派人来接。”
“听说这批都是大城市来的娇娃娃,能干啥活,分口粮倒是一点不含糊。”
“咱们大队粮食本来就不宽裕,这又添几张吃饭的嘴愁人啊...”
陆峰听着这些议论,面无表情地找了个角落站着。
他能理解这些人的抱怨,知青下乡,初衷是好的,但现实往往很骨感。
很多城里来的年轻人确实不适应农村的体力劳动,初期不仅帮不上忙,反而需要照顾,对原本就物资匮乏的农村来说,确实是个负担。
但政策如此,抱怨也无用。
他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几个举着不同大队牌子的接站人。
很快,他找到了目标一个穿着蓝布衬衫、手里举着块写着红升大队牌子的人。
陆峰走过去。
“同志,我是红升大队李队长派来接人的,我叫陆峰。”
那汉子上下打量了陆峰几眼,点点头,说道。
“哦,红升大队的,我是接应各大队的干事,姓赵。”
“你们大队这次分到三个知青,两男一女,车快到了,你就在这等着吧,等会我叫名字,你把人领走就行。”
“行,谢谢赵干事。”陆峰应道,安静地站到一边。
没过多久,随着一阵刺耳的喇叭声和黑烟尘,一辆老旧的绿色长途客车摇摇晃晃地驶进了车站。
车门一开。
赵干事立刻扯开嗓子喊了起来,并指挥着分配各个大队的知青。
“向阳大队,接向阳大队的知青,来左手边。”
“前进大队的,这边。”
“红升大队,红升大队的,来我右手边。”
......
(https://www.biquya.cc/id190118/259732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