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大庆:签到北齐,理理天天扶墙 > 第111章 齐军来了

大公主闻言大吃一惊:“怪不得一路上你都显得很轻松,到了南方大湖却匆匆返回。”

海棠听后脸色微变:“你是发现南方的天气变化,才急忙赶回来的吧?”

三人都极为震惊。

她们深知凌玉精通用兵之道,且打仗时智谋过人。

他初时不过被赞骁勇善战,但如今方知,这主帅之位岂是庸碌之人所能占据?

那些寻常之事,落在凌玉眼中,却成了战事将启的信号!

皇帝忐忑地凝视凌玉许久,忽而开口:“你可有把握?”

“自然有。”凌玉语气沉稳笃定。

见其这般自信,皇帝遂颔首应允:“好,就依你所言,此次南征全权交付于你,若有悖逆者,可先斩再奏。”

凌玉行事干脆利落。

得帝首肯后,他即刻调兵遣将。

“北境之兵调来此处,京营禁军亦抽调半数……”

身为齐国兵马大元帅,又由皇帝钦封为天策神将,他在武将中已达巅峰,其令行禁止甚至胜过圣旨。

只这一句话,几位军中高层便立刻遵命行动。

众人未多加询问,皆知跟从凌玉必有厚报。

几日后。

齐国北境除了留少数兵力留守,其余大军在凌玉指挥下迅速向京营靠拢。

“凌侯,三万禁军已待命!”金甲披身的禁军统领卫华上前禀报,昂首挺胸,神情激动。

人事变迁。

昔日凌玉尚为其属下,一年后,竟成仰止之人。

然卫华毫无怨言,反对其甚是敬服。

闻凌玉需调禁军,立即将精锐悉数带来。

凌玉拍拍他肩头,“干得不错。”

即便仅是浅薄赞誉,卫华仍兴奋难耐,激动得身体微颤。

“凌侯若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上京城外军营已布满士卒。

此驻扎十万人马,其中三万出自皇城禁军,七万乃北境边军。

他们是齐国最精锐的力量,自凌玉破北蛮王庭后,草原暂无威胁,齐国终可全力应对南方的庆国。

凌玉策马于前排巡视,其出现使整个军营喧嚣沸腾。

十万大军似黑色洪流蔓延,气势恢宏。

“将士们!”凌玉以真气助威,话语传遍四野,众人都屏息静听,盼他号令。

然而,凌玉并未如往常般慷慨陈词,而是举手一挥手中铁棍:“随本侯南下讨庆!”

短短数语传入每名将士耳中,犹如惊雷引发波涛汹涌。

短暂沉默之后,京营内爆发出震天喝彩。

他们盼这一刻盼得太久。

“驾!”凌玉勒紧缰绳,引战马疾速南行,十万大军随之高喊追随。

黑色洪流浩浩荡荡,必将铸就丰功伟业。

十万大军在凌玉调度下直扑沧州。

此支队伍看似规模庞大,实则真正主力只有三千。

那三千正是神机营。

凌玉主持新兵招募工作,将神机营部署得井然有序。

这支队伍隐匿于大军之中毫不起眼,却有着远超其余九万之众的实力,皆因其掌握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

三千神机营装备精良,不仅持有兵器,还配备了火炮。

凌玉最为忧虑的难题,在他外出三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迎刃而解。

**三要素:硫磺、硝石、木炭虽非稀罕之物,收集不易,但受限于工艺,齐国当前的生产能力仅能满足这三千人的需求。

加之时间紧迫,凌玉并未再训练更多士兵。

在他心中,这三千人足以影响战局走向。

大军南下数日后来到沧州城外。

广袤无垠的荒原上,一座浴火重生的军城巍然挺立。

城门大开,一万骑兵与一万步兵已在城外排好阵型等待。

随着大军临近,沧州守将高顺猛然拍胸:“愿为凌侯赴死!”

他率先呼喊,身后两万守军亦齐声响应。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整个荒原回响。

凌玉身后那十万大军同样被感染,齐刷刷地拍胸高呼:

“愿为凌侯赴死!”

“为凌侯效命!”

“为凌侯效命!”

呼声响彻云霄,连绵不绝。

沧州城换了新主人,官员全部替换为齐国派系,城内百姓可以自由进出,选择留下或离开。

令人惊讶的是,离开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有部分早先离开的人如今又返回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百姓不明晓背后的局势,只知庆国混乱不堪,齐国日益强盛。

与其在外受苦,不如留在沧州城,直接归入齐国户籍。

沧州城,城主府。

大厅中摆放着一张精致的沙盘。

沙盘宽六尺,长一丈,从齐、庆两国边境起始,一路向南延伸,周边三郡数十城的地貌描绘得细致入微。

另一侧墙上悬挂着庆国全境地图,虽然没有沙盘那样详尽,但覆盖范围更广,可供对照查看。

凌玉伫立于沙盘前,随手拿起一面小旗,插在沙盘上。

那里是通往沧州的关键第一城!

*

济城。

天空阴沉,空气干燥冰冷刺骨,寒风呼啸而过,整座城笼罩在压抑的气息中。

军营内,一位年轻将领正在审阅地形图,眉宇间满是愁绪。

他名为秦衡,乃庆国老将秦邺之子,现任济城守将。

室内,其他几位高级将领围坐一圈,炭火盆上的锅煮着开水,沸腾的汤水中漂浮着切得极薄的羊肉片。

寒冬时节,庆国士兵最怕冷,尤其那些从南方调派来的将士,冻得浑身僵硬。

想到齐国人也可能因为酷寒停止进攻,秦衡便同意让他们进入营房避寒。

“秦将军,您也来一点吧,不然我们都不好意思动手。”

“没错秦将军,别看了,这么冷的天气,齐国应该不会有所动作。”

炭火旁边,经诸将劝说,秦衡坐下,夹起一片羊肉送入口中。

忽然,急促的脚步声响彻屋内,打破了寂静。

探马来报,声音洪亮:“启禀秦将军!齐国天策神将凌玉率军南下,离济城仅三十里!”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一名将领上前抓住探马衣领,满脸震惊:“什么?齐军来了?”

探马点头证实。

屋中顿时传来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原本因冬寒稍显松弛的济城高层立刻陷入混乱。

“为何挑这个季节进攻?这天气还能打仗?”

“齐国比这里还冷,他们能适应吗?”

“才三十里,怎么会这么快!”

将领们惊慌失措,毫无章法。

前任济城将领因私通敌国被庆帝处决,现任将领皆从京城调来,水平不一。

庆帝近期行为怪异,滥杀功臣,这批新来的将领多靠父辈关系上位,缺乏实战经验。

面对齐军逼近的消息,他们先自乱了阵脚。

“成何体统!”秦衡一声怒喝,室内瞬间安静。

所有人看向他,不知所措。

秦衡眼神锐利,镇定自若。

他是秦邺之子,从小接受严格训练,又随军作战,远胜这些靠关系上位的将领。

“怕什么?想走的现在就回京!”

他的话虽严厉,却让人有所触动。

不少将领心中动摇,萌生退意。

秦衡冰冷的眼神迫使众人低头,放弃逃跑念头。

按大庆律法,临阵脱逃者必斩,留下尚有生机,逃跑却是死路。

……

(https://www.biquya.cc/id190099/259771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