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年长于李寒衣,但入门晚,仍须唤其师姐。
李寒衣回过神来,面颊顿时泛红,急忙转身,羞涩地说:“你没事就好。”
世上真话寥寥,一张脸红抵得上千言万语。
司空长风满心欢喜,脑海中盘算着如何让李寒衣和凌玉走到一起。
“师妹似乎对他颇为欣赏,若是促成这段姻缘,千落或许便不会再生妄想了。
虽然这般心思有些私心,但千落、寒衣,你们应当能体谅我的用心罢……”想到此处,他唇边浮现出一抹笑意。
百里东君满腹疑问,看着凌玉问道:“凌玉兄,适才那一式究竟是何招数?怎会让我感觉魂魄都在震颤,这又是何种秘技?”他早有猜测凌玉藏有绝技,如今见状更是笃定无疑。
这一式之威非同小可,若是在比试中施展,他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凌玉笑答:“此事颇有渊源,还得多谢百里兄赐教。”
“谢我?”百里东君大感惊诧。
众人亦满是不解地望向凌玉。
凌玉颔首道:“正是,那一式乃是我从百里兄处领悟所得,唤作酒神咒。”
……
百里东君听到此名,顿时怔住。
回想起凌玉使出最后杀招之前,确曾饮过一杯烈酒。
“从我这儿领悟出的?”百里东君指着他,满脸不信。
“绝无可能,连我自己都不曾知晓此招,你却说是学自我?”他满头雾水。
然而,见到凌玉态度坚决地点头,他唯有苦笑摇头:“师父曾言天下第一为莫衣,其次则是……可现在我觉得师父看走了眼。”
司空长风拍着百里东君肩头道:“原以为师兄已属天赋异禀,不想世间还有更胜一筹者。”
连一向冷峻的李寒衣也严肃地点点头,更显俏皮可爱。
众人对凌玉的才智佩服至极。
片刻后,司空长风环顾四周已成废墟的庭院,缓缓开口:“看来此处不宜久留,凌兄弟,莫再推辞,暂且入住登天阁。
若你觉得此地尚好,我会安排人重修一座赠予你。”
凌玉并未拒绝,郑重点头。
他环视四周残垣断壁,眉宇间透着坚毅:“重建所需费用,理应由天启城负责,他们迟早要为此付出代价。”他心中已有谋划。
本是前来切磋与签到,可既然北离朝廷毫无作为,他也乐于在离去前彻底改变这片大地。
司空长风引路前行,众人随之散开。
当凌玉从人群中飞身掠过时,百姓们目瞪口呆,继而有人跪拜,旁人受此感染,纷纷向凌玉行礼,视其为神明。
这些凡人深受触动,无形之中,凌玉的威严已在他们心底扎根,众人对他的认知已然改变。
雪月城几位城主目睹此景,未曾阻止。
他们并非普通之人,隐约察觉到某些异象,冥冥中感受到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成型。
……
齐国。
夜深人静,战侸侸在太后召唤下苏醒。
“逗逗,你醒了吗?”
战若若迷迷糊糊睁开双眼,看到母亲关切的脸庞。
“战战,为何不回房歇息?莫要太过劳累,尚有六部事务需你处理呢。”
太后的目光柔和,充满慈爱。
自执掌大权后,战若若勤勉异常,常常在御书房伏案至睡去,这情形令太后既心疼又忧虑。
今夜她辗转难眠,遂前来探视,却发现女儿仍守在龙书案边沉沉入睡。
战若若揉了揉惺忪的眼眸,眼神恍惚,低声说道:“母后,我刚才好像梦见了凌玉。”
“梦见凌玉?”太后一怔,“他回来了?”
战若若摇头,“非也,似是在梦境之中,我瞧见他与人交手,随后……随后……”
战若若竭力措辞,却难以准确表达那种仿佛与凌玉合为一体的奇异感受。
太后却莞尔一笑,慈祥的笑容浮现在脸庞。
“傻孩子,母后明白,待凌玉归返,母后定替你作主,设法成就你们的良缘。”
战若若意识到误会加深,双颊泛起红晕,“母后,事情并非如此……”
“傻孩子,你是母后的掌上明珠,怎能不明你心意?”太后轻抚女儿的手背,眼中满是疼惜,“过往诸多无奈,让你吃了许多苦楚,往后再不会有人胆敢欺凌于你。”
战若若深受触动,眼眶湿润,重重点了点头。
这一刻,她如幼时般依偎在母亲怀中,很快进入了梦乡。
太后轻轻拍打着她的肩膀,满是关怀地望着她。
“好孩子,安心入眠吧,娘在此守护着你。”
……
岁月匆匆流逝。
转眼数日过去。
这段时日里,凌玉始终闭门不出。
自与齐天尘一战后,他略有感悟,唯恐遗忘那份玄妙之感,于是不懈追寻那飘忽不定的“大道”。
屡次濒临成功,却又功败垂成。
就在今日,他再次尝试,豁然开朗,原本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瞬间崩塌。
他又一次窥见那片神秘之地。
尽管不过是惊鸿一瞥,当凌玉回过神来时,已然达到了半步神游圆满的境界!
距离真正的神游玄境仅差一步。
然而,纵使尚未突破至神游玄境,凌玉确信自己已踏入人仙之境。
他闭目敛神,意识飘向九天之上。
周围景物开始变幻。
凌玉察觉自己脱离了肉身,悬浮于登天阁之外。
心中微动,刹那间现身于数百里外的无双城,远远眺望片刻。
随即身形隐没无形。
他的元神疾速穿越云层,速度快得不可思议,仿若挣脱了时空束缚。
他感受到东北方传来强烈召唤,朝着那个方向疾驰而去。
……
齐国,南陵城。
此地原为庆国京城,凌玉灭掉庆国后改名为南陵城。
这里是凌玉建府之处,其镇南王府本为庆国旧宫。
凌玉与当今天子虽仅隔一层名号,实则权势相当,无人敢轻视。
南陵相府设在齐国境内,因地广辽阔分作南北两都,南陵城的官制架构仿若上京。
六部与丞相俱全,现丞相乃诸葛孔明,而林箬甫虽已半退,却因年少才高,被诸葛挽留为辅。
庆地初归,诸多事务尚需熟悉之人操持,以此示亲善,方便融合。
此刻,诸葛孔明正专注审阅文书,手法熟稔。
忽觉异样,抬首望见凌玉元神降临,惊喜万分,闻其已入仙途更觉欣喜。
凌玉落座询问庆地情形,诸葛孔明回称无大虞,唯有人心存妄想,不足挂怀。
凌玉信之,南陵城武有高顺,文有诸葛孔明,暗中则由郑和监察院监管,经济则赖沈万三开拓商路。
此等布局令诸葛孔明对未来充满期待。
谈及要事,凌玉最关切杂交稻种的栽培状况。
战事倚赖粮草,彼时交通不便,长途作战损耗极大,增产粮食尤为关键。
若欲从齐国起兵伐秦,则粮食转运损耗率至少达五十比一,纵使途中掠夺敌资亦然。
自齐国运粮五十斤至目标地,供士卒食用者恐不足一斤。
此为事实所限,毕竟构建工业体系非一日之功,单修路便需耗费长久岁月。
幸得服食龙元,寿数几近无穷,足可待时日。
(https://www.biquya.cc/id190099/256286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