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只有粗茶淡饭,公子不要嫌弃。”老汉和黎诉对话时有几分拘谨。
黎诉对老汉笑了笑,“我姓黎,敢问老人家贵姓?”
“徐,我姓徐。”徐老汉连忙开口道。
“老人家和我爷爷差不多的年纪,我称呼你为徐爷爷可行?”黎诉温柔地问道。
徐老汉有些受宠若惊,心中不由对黎诉更有好感了,一个读书人却愿意称呼他一个种地的为徐爷爷。
“公子要是不嫌弃的话,当然可以!”
徐老汉邀请黎诉坐下,黎诉坐下缓缓道,“徐爷爷不用紧张,我也是农家出来的,就是读了几年书。”
徐老汉更加诧异了,诧异黎诉居然是农家孩子,真的完全看不出来,如果不是他自己说,徐老汉还以为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知道黎诉也是农家孩子后,徐老汉放松了许多,黎诉这人知道的东西有多,和谁都聊得起来。
徐老汉和黎诉聊起来后,越聊越欢喜,称呼逐渐从公子变成小黎。
徐老汉问道,“小黎今年参加科考了吗?听说科考可难了。”他们这里就有一个老童生五十岁了,一辈子都在考秀才。
“今年参加了。”
何车夫进来时正好听到这段对话,不由自豪地道,“黎秀才不仅考了,还考上小三元,就是每一场都考了第一,报喜时可是连县令都去了。”
当时他还围观了,没想到后面有一天他会见到黎秀才真人,还给他当车夫。
“还得到了陛下的圣旨,御赐了可多金子了,又帮家里,又在村子里面建私塾,还帮自己村子和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其他村子的人可羡慕他们村子里出了黎秀才这样的读书人了!”
黎诉:“???”考上秀才的事就算了,当时喜报确实闹得挺大的,可是后面的事何车夫怎么会知道?这么快就全部传出去了?
徐老汉眼睛瞪大,小黎居然是秀才!拿到过圣旨!秀才公居然和他聊天?还喊他徐爷爷?天呐!
不过听完何车夫后面的话,徐老汉就知道这位秀才公很特别,人家真没什么架子,孝顺,还会帮助村子里的其他村民。
黎诉听完才知道,原来建私塾和酒坊招人的事早就传出去了。
杏花村的村民和人聊天,他们觉得村子里面有一个秀才是件特别骄傲的事。
他们就提了一下,结果被人嘲讽说即便黎诉是秀才,也和杏花村的人没有关系。
杏花村的村民就忍不住说出了建私塾和酒坊招人的事,当时一起的人就震惊又羡慕。
没想到黎诉不光读书可以,还是一个心中有家人有父老乡亲的,顿时就很羡慕杏花村的人。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其实后面被加工得越来越神,反正就是把黎诉夸得天花乱坠,外面的名声只有那么好了。
黎诉心道,事是真事,但他自己听着觉得有点夸张,他倒也没有那么无私,他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不过这是好事,读书人有个好名声肯定是没有错的。
他的好名声就这么来了,意料之中,但也比意料之中来得早。
黎诉和车夫在徐老汉家里吃了一顿晚饭,晚饭吃的是烙饼,黎诉吃了一口就开始夸,“徐婆婆,你做的烙饼外皮又酥又脆,味道特别好,还有几分家的味道。”
“真的吗?”徐婆婆被夸得喜笑颜开,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这就是普通的烙饼,你要是喜欢,明天婆婆多给你做些带着路上吃。”
“谢谢徐婆婆。”黎诉给徐爷爷和徐婆婆哄得眉开眼笑的。
黎诉拿出铜钱给徐爷爷,“徐爷爷,这是今晚的住宿费和烙饼的钱。”
徐爷爷有些诧异,没想到黎诉会给钱。
“不用不用,都不值什么钱。”徐爷爷推辞道。
黎诉强势地把铜钱放入了徐爷爷手里,“徐爷爷你就拿着吧!”白嫖人家老人家,他干不来这种事。
徐爷爷最终还是收下了铜钱,两人看黎诉就更加喜爱了。
不知道谁家这么有福,能有这样的孩子。
徐爷爷给黎诉还有何车夫收拾出了房间,那是之前他儿子的房间。
黎诉这时候问道,“徐爷爷,就你和徐婆婆在家吗?”
徐爷爷微微叹气,“两个女儿出嫁了,大儿子参军去了,隔一段时间会给银子,但不常回家。”
黎诉点头,“原来如此。”
当天到半夜的时候,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把黎诉吵醒了。
黎诉起身披上衣服往外走,只见几个差役把徐爷爷推倒在地,黎诉眉头狠狠拧起来,去把徐爷爷扶起来。
那几个差役用目光上下打量黎诉,那种眼神很冒犯。
徐爷爷连忙道,“几位官爷……”
“闭嘴,问你话了吗?”领头的打断了徐爷爷的话,看向黎诉道,“见到我们为什么不下跪?”
这话差点给黎诉气笑了,叫声官爷是礼貌,真当自己多大的官?
现在外面还是下着很大的雨,这几人身上配着刀,担心几人行为过激做出什么伤害人性命的事,“我有秀才功名,可见官不跪。”而且你们也不算官。
为首的衙役皱起眉头,“你是秀才?”这不是这老头家的儿子吗?
徐爷爷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开口道,“几位官爷,这位公子确实是秀才,今天途径此地恰逢下雨便借宿在我家,所以我家这边确实是没有空余的房间了,几位官爷见谅。”
为首的见黎诉气质,心想确实也不像是普通农夫,是像秀才公的,而且他相信这个老头也没有胆量骗他。
他们对黎诉瞬间转变了态度,“不知道公子是秀才公,刚才多有得罪。”
黎诉微微点头,“外面下着雨,就麻烦几位再重新找地方休息了。”
“不麻烦不麻烦。”几人便离开了。
黎诉把大门拉关上,扶着徐爷爷,“徐爷爷,我们先进去。”
“他们一直这样吗?”黎诉问的是那些官差。
徐爷爷点了点头,和黎诉大概说了一下。
这些差役是押送流放犯人的,会到村子里面蹭住蹭吃蹭喝,大家都是普通农民,不敢说什么,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家里人多的还好些,像他这种只有两个老人住的,这些差役的态度只会更恶劣。
(https://www.biquya.cc/id190091/256755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