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山陵郡,三河县。
因其境内有清河、沙河、白河,三条河流流过,水系密布,故而得名——三河。
山路之上,刚下过雨,泥水横流,一队人马,缓缓走过。
约莫二十个人,赶着十几架马车,俨然一副商队的模样。
扑通一声,其中一架马车陷进泥水里。
为首的精壮汉子紧蹙眉头,啐了一口痰,暗骂一声晦气,便招呼着旁边的人上来帮忙。
“小凌,过来帮把手。”
“得嘞。”
一个身穿一身补丁短衫的少年,走上前来,挽起本就只到膝盖的裤腿,也不顾泥水脏不脏,跟着精壮汉子,将穿着草鞋的脚踩进泥水里,对着车轮使起力气来。
身旁还跟着一只白狐,正呜呜呜地叫着,似是在给他打气。
可车上货物,重达千斤,两个人怎么能抬得起来?
好在人多力量大,很快便聚齐七八人,握住马车,一同使力。
“一!”
“二!!”
“三!!!”
“一二三!!!”
众人一同喊起口号来,骤然发力,马车便挣脱泥水的缠绕,被抬了起来。
稳稳当当将车轮抬到平地之上,众人已是累的满头大汗。
精壮汉子擦了擦头上豆大的汗珠,一拍身旁气喘吁吁的少年,笑着问道:“如何,可还习惯这粗活?”
少年坐在地上,一只手撑地,一只手擦汗,却喘着气笑道:“怎么不习惯?老爹说过,人生下来,就是干活的。”
“哈哈哈哈!”,精壮汉子大笑起来,将腰间水袋递给少年。
“小凌,我记得,你是叫凌都吧?”
“对,怎么了?”,少年牛饮一口水袋里的清水,如是问道。
“没啥,只是听着跟最近名震烟城郡的凌渡大侠很像呀。”
“哦?”,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叔也听说过凌渡大侠?”
“那是自然,斩山君,灭澹台,现在烟城郡之中,可都流传着凌渡大侠的大名呢。”
少年笑了,笑得竟有那么一丝丝自得,笑了半天,才感叹道:“又有几人能像凌渡大侠那般呢?”
“诶,不要妄自菲薄。”,王老七一拍他的肩膀:“说不定,你小子有什么奇遇,哪天武功比凌大侠还要厉害!”
“嗨呀,哪能呢?”
见少年眉眼间有些失落,王老七才想起来,少年原本家大业大,结果老爹败光了家业,上吊自杀。
而原本家境富裕的少年,一夕之间,竟被人赶出祖宅,沦落到连饭都吃不起的地步,甚至未婚妻都与他退婚。
在家乡混不下去,才求着他,跟着商队,离开烟城,往他乡而去。
想来,是被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凌渡打击到了。
想到此处,王老七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小凌,过去的事,莫要再想了,等去了苏杭城,闯出一份家业来,岂不是更好。”
“是呀!”,一旁的人搭话道:“俗话说:天下富庶在扬州,扬州富庶在苏杭,苏杭城里,机遇多的很,随便赚点,都够你衣锦还乡了!”
少年嘴角扯起一丝微笑,揉了揉身旁白狐的脑袋,淡淡道:“王叔,我知道的,说起来,从小到大,尚且没去过苏杭呢!”
“嗨呀,小凌,我可跟你说,那苏杭城可是天下大城,就连宵禁都没有,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那叫一个美呀!”
王老七站起身来,见天色渐晚,往四周瞟了瞟,指着一块空地说道:“今晚就在此地安营扎寨吧,过了一夜,再继续往东去。”
“得嘞。”
商队众人正准备之间,一个伙计却走到王老七的身边。
“老大。”,伙计往旁边瞟了瞟,有些小心翼翼地说道:“刚刚这边的人跟我说,这一片,最近在闹‘山和尚’,不大安全,不如再往前走些,找个人家投宿,也总比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扎营要好吧?”
“放屁!”,王老七将手中泥水往腰子上抹了抹,不屑道:“老子走商队这么多年了,奇奇怪怪的东西见多了,扎个营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这........”,那人还有些迟疑。
王老七拍了拍他的肩膀,将手上剩下的泥水全部抹到对方的肩上,顺便安慰道:“莫要担心那么多,再说了,这地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你去哪投宿?
夜间赶路,是咱们这一行的大忌,你总归是知道的吧?”
伙计听了,也是明白了什么,终归是再也不说什么了。
马车就这么停下,围成一圈,当栅栏用,生起一团篝火,商队众人便围坐于篝火两旁,吃起晚饭来。
说是晚饭,其实就是一点儿干粮,干巴巴的,里面放了一点儿盐,有淡淡的咸味,其他什么味道都没有了。
入口粗糙,咽下去还有些刺喉咙,得喝上一口水来润润。
每吃一口,就得喝一口水来顺。
不过还好,水袋放在篝火旁温了温,入口温热,比直接喝凉水要好很多了。
“唉........,只可惜,没有带几个壶碗来,不然烧些烫水,把这干粮拌开吃了,那滋味,可比干巴巴地吃好多了。”
王老七忽然感叹道,却又扭头看向凌渡:“如何?小凌,这玩意儿........,还吃的惯吗?”
少年吃得很香,完全没有曾经大少爷的模样,啃着干粮,含糊不清道:“习惯........”
说着说着,顺便掰下一点儿干粮,喂给自己养的白狐狸吃。
见王老七如此关心少年,商队众人都哄笑了起来。
“怎么说?老王?你是不是看上这小子,想带回去给你那个闺女作配?”
少年咀嚼的动作顿了顿,王老七却涨红着脸吼道:“你们胡说什么?”
他挥挥手,让少年继续吃,但却偷偷打量起少年。
说实话,一开始,他还真起的这个心思。
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凌都长得这么俊,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脾气又好,如果真能做他的女婿,也是一桩良缘。
到时候他再去钱庄借些,给小两口在苏杭城买个小院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还是要看缘分........”,王老七在心中感叹道。
众人见王老七不愿多说,便转移话题。
很快,话题转移到一个东西身上。
“你们听说了吗?这地方,最近闹‘山和尚’。”
(https://www.biquya.cc/id190089/259793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