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记住,在官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半吊子最危险。”
会议室门关上后,林逸独自坐了很久。阳光已经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拿出手机,给姜欣怡发了条短信:
“省台下周来采访,需要你帮忙安排几个采访对象。”
回复立刻来了:
“已经准备了三十二份矿难家属口述实录,随时可用。”
走出会议室时,他听见隔壁办公室传来刘茂才的大嗓门:
“......一个小镇书记也敢指手画脚,看他能蹦跶几天!”
走廊尽头的窗户映出晚霞,血红一片。林逸摸了摸公文包里的文件,步履坚定地朝大门走去。丁砚东说得对,既然要做,就做绝。
............................
转型小组的成立比林逸预想的顺利。
丁砚东在县长办公会上力排众议,将矿区转型工作列为全县重点工程,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而林逸则作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实施。
办公室设在县政府三楼最东侧,原本是档案室,现在临时改造成了转型小组的指挥部。
林逸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那棵老槐树在风中摇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主任,这是今天的会议纪要。”
新调来的年轻科员小王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件。
林逸接过文件,扫了一眼:
“辛苦了。对了,明天省环保厅的专家要来实地考察,你负责对接一下。”
“好的,林主任。”小王犹豫了一下,“那个...刘副县长刚才打电话来,说想看看我们的资金使用计划。”
林逸手中的笔顿了一下,嘴角微微上扬:
“告诉他,按照程序,资金使用计划需要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后才能公开。丁县长下周回来,到时候会上讨论。”
小王点点头离开了。林逸走到墙上的规划图前,用红笔在几个关键区域做了标记。
自从转型小组成立以来,刘茂才明里暗里的阻挠就没停过,但都被丁砚东事先提醒的“留痕原则”一一化解。
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欣怡”两个字。林逸的表情瞬间柔和下来。
“喂?”他接起电话,声音不自觉地放轻。
“林大主任,今晚回不回来吃饭?”姜欣怡的声音带着笑意,“我买了条鲈鱼,准备露一手。”
“回,当然回。”
林逸看了看手表,“大概七点到家,需要我带什么吗?”
“带你自己回来就行。”姜欣怡顿了顿,“对了,我熬了绿豆汤,放冰箱里冰着呢,天这么热,你回来正好喝。”
挂断电话,林逸的嘴角还挂着笑。
从老张去世后,姜欣怡几乎住在了他的宿舍里。
从那天起,林逸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早上出门前会有人帮他整理领带,晚上回家会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
有时候工作到深夜,姜欣怡会默默端来一杯蜂蜜水;周末加班,她会带着相机突然出现在办公室,美其名曰“采访”,实则监督他按时吃饭。
林逸从未想过,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官场里,还能有这样温暖的避风港。
下班时间到了,林逸收拾好文件,拒绝了司机送他的提议,选择步行回家。
夕阳将整个县城染成金色,街道上行人匆匆,小贩们开始收摊。
他路过一家花店,犹豫了一下,走进去买了一束姜欣怡最喜欢的白色满天星。
林逸刚掏出钥匙,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我听见你的脚步声了。”姜欣怡系着围裙,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几缕碎发垂在耳边。她的目光落在花束上,眼睛一亮:
(https://www.biquya.cc/id190075/259816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