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衍看见她眼中的野心勃勃,似乎也因此汲取到了什么力量一般,难得的笑了笑。
他缓缓靠近谢明妩,直到二人之间只有半步距离,才耳语似的说道:“你祖父自绝而亡,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宋家……”
谢明妩心下一跳,不自觉仰起脸。
容衍的面容近在咫尺,她看见他的瞳孔微微缩了一下。
“还有……什么?”
“先太子死后,你祖父就拿到了巫咒案的证据……哪怕不是证据,也一定是极为有分量的东西。”
谢明妩闻言,变色变的极为凝重。
现在不是她答不答应容衍国师的问题了。
而是祖父若真藏了这么个东西,寻找的人绝不会是国师一个。
那些证据所指向的人,一定也在暗中寻找所谓的证据。
“所以……国师大人今日来郑家是为了找那件东西?”
容衍点头,“我入京之后便一直在找寻,不瞒你说,宋家我也亲自去搜寻过,但都一无所获。”
谢明妩皱起眉头,“你竟然……”
她说了半句,到底还是将话吞了回去。
如果是她,她也会这么做……
“就一点线索也没有么?”
容衍摇头:“没有,至少目前我能想到的,全部都已经验证过了。”
谢明妩脸色又沉了几分,“我答应。”
世族之中,崔、裴两家权势最盛,彼此世代姻亲,盘根错节。
而她与裴家是死敌,注定要上国师的船。
容衍闻言,微微沉默了片刻,后退两步,与谢明妩拉开距离,“那也要等你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
“国师大人且看着吧。”
利害都摆在眼前,与国师同进退,无论从哪方面讲,对她都是最有利的。
…………
兵部尚书杨平先还未下衙,不知道自家春日宴发生的事情。他此时正对着东辽舆图研究着,听说皇帝在御书房传见,就顺手将那舆图塞进怀里,前往觐见。
“不知道陛下召臣何事?”
皇帝吩咐赐座,“西北那边情况如何了?”
杨平先道:“东辽四分五裂,暂且没功夫骚扰到边关来,但日后未必不会。格尔泰部与巴特尔部一旦生起混战,双方都有可能向我朝求援。”
皇帝沉吟着:“听说,前几日谢临也在内阁议过此事?”
“老臣正要与陛下说呢!”杨平先指着舆图,顺着那日谢临所说一一跟皇帝讲解着。
皇帝哪里知道这是谢明妩从国师那里听来的见解,拿起标注得十分详细的舆图,仔细看了片刻,扭头道:“难得他竟有这等纵观天下运筹帏幄的本事!”
他放下舆图,高兴地踱步,“朕今日也在思考东辽战事,此次他们大乱,兴许是我朝一个极好的契机。”
杨平先捋着胡须道:“我朝此番,宜以静制动。”
皇帝眼望着桌上的朱笔,“倘若朕要以动制动呢?”
杨平先微顿,抬起头来,“陛下莫非想对东辽动兵?”
皇帝望着他,“乌云与老蒙古王联手灭了巴特尔与格尔泰,双方必有一场对决。假若我军瞅准这个时机发兵突袭,岂非可以将之全数剿灭,从此西北辽东一带便将太平无事?”
杨平先陷入沉默。
他能理解陛下想要追随先皇,证明自己能够做一代明君的心,但陛下已经用无数个错误证明了自己不是那块料。说难听点,就是空有雄心,没有本事。
他凝眉道:“陛下的想法自有道理,可我朝刚有几分喘息之机,若再主动掀起一场战争,从兵力、物力以及财力上来说都不堪重负。”
“其次东辽众部落皆骁勇擅战,关外风土人情皆与中原迥异,一个人手再长也总有限度,即使消灭了东辽,若管治不得法,迟早也还是会有别的部落会来侵占。”
御书房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安静下来。
皇帝负手踱着步,神色沉凝,显然有些不高兴,他沉吟许久,摆手道:“爱卿且回去忙吧,朕会让人照你的意思拟旨去西北。”
杨平先知道自己又得罪了皇帝,心中叹息一声,琢磨着要不要找国师商讨一下。
陛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不是一回了,如今能说服陛下的人,也只有国师了。
皇帝等他出了门,便招来右侧立着的冯长秀,“传旨到兵部,命镇国公因势利导,助乌云夺取王位,与之签下和书,此外……”
他顿了顿,望向冯长秀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
“再拟封密旨给镇国公,着他仔细盯着东辽,照兵部下发的公文行事之余,诱使乌云与老蒙古王联盟之际大举出兵,争取一战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冯长秀目光闪烁:“陛下是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皇帝沉声哼道:“朕虽称不上开元盛世之君,起码也无愧于先祖。这些老臣,倚老卖老欺朕手上没有战功,为了皇权尽数在手,这样的仗即便是倾尽举国之力耗尽国库,又有何要紧?”
冯长秀肃然,转身退去。
皇帝缓了口气又唤住他道:“谢临此人有真才学,更非跟随先帝征战的老臣,堪得重用。挑几样好东西赐予他。”
…………
谢临刚要收拾收拾回府,就接到陛下赏赐的旨意,欣喜之下,想到这赏赐八成是杨大人帮自己在陛下跟前美言了。
而这,还要归功于自己那个懂事又美丽的长女。
只是笑容在脸上还没挂稳,府里就有人找到衙门来报信儿,“大老爷,府里出事了!大姑娘丢了!”
“你说什么?”
他的宝贝女儿丢了?
(https://www.biquya.cc/id190065/567930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