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提前一年准备逃荒,掌家后娘囤货忙 > 第31章 搬离 (求金票)

舒纭离得近了,大概听了一耳朵。

原来是王氏族人擅自挖王叶两族田地之间小道扩充自家田地的事,而王里正又是帮亲不帮理的态度。

在古溪村,王氏一族仗着人多和里正姓王,向来不把其他姓氏族人放在眼里。很多时候,叶族长都是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眼看就要插秧,要是那王氏族人把多占的那部分插上秧了,就不好处理了。

叶族长和叶守粮走了,其他人倒是一直有条不紊地盖房。

盖房的事,舒纭和孩子们帮不上忙,借了马氏的厨房烧了水,还兑了些熬的果蜜进去。

“大伙辛苦了,喝口水吧。”舒纭亲自给他们都倒了一碗水端过去。

这水送的正是时候,三人已经干的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了。

张拴柱擦了脸上的汗水,道了谢,接过碗一口喝尽了,才咂了咂嘴,尝出甜味,颇有些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觉。

“这水是甜的?”

叶庄和叶良对视一眼,也喝了一口,“真是甜的,舒妹子,你放糖了?”

糖是多金贵的东西啊,要真是糖,他们可不敢多喝。

“不是,是我自己拿野果熬的糖浆。”舒纭又给他们的碗里添了水。

“这倒是个好办法,回去也叫我婆娘熬些,给孩子们甜甜嘴。”张拴柱说道。

叶庄和叶良也都是有孩子的人,心想回去也叫自家媳妇熬些。

农村孩子能吃到的糖很少,最多就是树上地里长的甜果子,只是村里的孩子太多,轮到自己就吃不了啥了,要是想吃镇上卖的饴糖,那还得看家里啥时候日子好过些了才敢跟爹娘提。

盖房的事,舒纭不懂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跟马氏商量,她带着孩子们出去割艾草,请马氏隔一段时间就给张拴柱三人添一次水。

马氏答应了,“放心,就这点事都不算事。”

舒纭谢过,便带着孩子们去了南山上次烧炭的地方。

她先像上次一样把炭窑搭起来,趁着烧炭的几个小时,正好去割艾草。

一下午,舒纭又烧了五斤炭,割了十几斤的艾草,就这些又能做好几百盘蚊香了。

只是回去的时候,舒纭又去山溪处,摸了十几条的鱼,回去添个菜。

等舒纭三人到的时候,马氏已经把米饭蒸好了,舒纭接过锅铲就开始做菜,叶长安和叶长乐则负责去把修房的三人叫回来吃饭。

叶良擦了擦汗,想着舒纭母子的生活应该过得不容易,自己就不留下吃饭,也能帮她节省些。

舒纭自是不放他走的,说要是他今天不留在这儿吃饭,明天就不用来帮忙了。

叶良也只得妥协。

舒纭把最后一个菜盛起来的时候,叶守粮也回来了,几个男人正义愤填膺地说起王氏族人占地的事情。

菜端出去的时候,他们生气的脸一下就变得柔和了。

叶庄和张拴柱看着桌上的菜有些惊讶,他们原以为中午吃得丰盛,晚上喝点菜粥就得了,所以心里对晚上这顿是没有期待。

结果,  除去和中午一样的五花肉,肉沫豆腐,新做了个拌野菜,以及一盆鱼汤,这奶白奶白的汤一看就是用猪肉把鱼煎过的,里面十几条小鱼,也就是说每人能吃到两条。

“舒妹子,其实不用每顿都做这么好的。”张拴柱和叶庄中午已经吃过一顿了,有些不好意思动筷子。

舒纭笑道:“哪有每顿做的好,这鱼是我抓的,不费钱的,其他都是中午没吃完的,我也是躲了懒的。”

听了这话,叶良呆了,晚上跟中午差不多的菜色,这得费多少钱啊?就是他家请客也不敢基本全是荤菜啊,这叶迟媳妇是哪来的银子置办这些?

这些疑问丝毫没有耽误叶良干饭,吃了两大碗饭,鱼汤不知道喝了多少,他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子,感觉好久没吃这么饱了。

虽说他爹是族长,可家里的田地也不会因为爹担了族长的名头就宽半分,十来亩地交了税之后,也就堪堪能让家里每人吃上两顿糙米粥,就这还算村中富裕的人家了。

这样好的饭菜,他多希望给家里人也带些回去。不过,想想就算了,又吃又拿的不合规矩,也太不要脸了。

叶庄和张拴柱是忧心忡忡的来,高高兴兴的走。

回去之后,还有那好事的邻居问起舒纭招待的伙食如何,想打听出来去蹭饭的少,实际想看笑话的多。

村里不少人看见舒纭母子三人割艾草,谁都知道艾草卖不上价,二三十斤也就得个几文钱。

几个铜板能置办什么伙食,怕是连菜粥都喝不上,只能做点野菜团子。

这些人都笑话叶庄和张拴柱,吃饱喝足的两人默契的没有解释,若是他们说了舒纭家给肉吃,明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上门打秋风了。

叶庄和张拴柱心里多少还有点背着众人吃独食的窃喜感,一路沉默,只待回了家跟自己媳妇吐露个痛快。

“你说真的!那舒氏当真如此舍得?”

杨氏和陈氏对着自己的丈夫几乎问出同一句话。

得到丈夫肯定的回答后,杨氏和陈氏心里除了觉得舒纭是个实在人之外,还有深深的羡慕。

舒纭不知道叶庄和张拴柱两家人,因为两顿饭就对她这个认识不到一天的人,产生了好感。

叶良回去也跟叶族长说了情况,叶族长虽然也疑惑舒纭如何赚来的钱,但心里却也高兴。

“叶迟媳妇应该是有个啥手艺,不过能赚着钱也好,带着两个孩子也就能过下去。”随即,又扫了一眼叶良,语气里有警告的意思,“你去帮工,多做事少说话,请你吃饭就埋头吃你的,不许瞎问瞎打听。”

“知道了,爹,我真没别的意思。”叶良解释道,他就有些惊奇而已,别的心思是真没有。

夜晚,趁着叶守粮老两口还没有歇息,舒纭把早上卖来的药材按比例放入锅中熬好,盛入木盆中,端到他们房门口,轻叩房门。

“守粮叔,婶子,你们歇息了吗?”

“还没,啥事啊?”叶守粮问道。

“我能进来吗?”

“进来吧。”

舒纭端着水进去,叶守粮正皱着眉头思索占地一事咋处理。

“这是啥?咋那么大股药味。”马氏瞅了眼盆里褐色的水。

“就是药,这是能祛湿驱寒的药,只要守粮叔坚持泡几个月,冬日里腿就不会那么疼了。”

马氏一听,心中欢喜,催促叶守粮,“老头子,快来试试。”

叶守粮也蠢蠢欲动,瞧了那满盆的药水,又犹豫了。

舒纭知道他心疼钱,道:“这盆中大部份都可以在山上找到,只有两种需要在药铺买,都很便宜的。”

叶守粮听了她这么说,心中轻松不少,于是挽起裤腿就开始泡脚了,舒纭又嘱托尽量泡久一点,最好在两盏茶也就是半小时以上,泡完脚之后就要立刻保暖,不然效果不佳。

“这药,多少钱?”

舒纭就知道叶守粮是从来不欠旁人的,说道:“值不了几个钱,守粮叔帮我编些竹筛,筐子就成,正好家里缺这些物什。”

“那行。”叶守粮点头,编东西他还是在行的,给她编个十几个,应该够药钱了。

随后,舒纭把泡脚需要的药材和熬煮的比例一一交代了,就出去了。

看着舒纭离去的背影,老两口心里就像这盆里的热水一般,暖暖的。

三日后,新房子盖好了,舒纭也搬离了叶守粮家。

(https://www.biquya.cc/id190047/567931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