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提前一年准备逃荒,掌家后娘囤货忙 > 第210章 教烧木炭(求金票)

舒纭将马氏迎了进来烤火。

“马婶,来烤烤火。”

屋子里暖乎乎的马氏一进来,身上的寒意一下就被驱散了,靠在椅子上都有些困倦。

不过她还是想起来,自己来是有事的。

“纭娘,我想来问问你,可还有治冻疮的法子?”

“马婶,怎么了,可是那冻疮膏不好使?”舒纭问道。

“不是不是,是你杨嫂子她们几个都有冻疮,在我那儿瞧见了你的冻疮膏,摸了些感觉很好用,便找我来问问。”

“嫂子们怎么都得了冻疮?”

“还不是怪这天太冷了。”马氏叹了气。

屋子里也是冷冰冰的,捡了木柴来烧,烟子又大又呛人,所以她只得和老伴儿窝在被窝里。

这天气真是太冷了。

今年的雪又格外大,一夜之间,整个山村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仿佛被冰封在了时间之外。寒风呼啸,穿透了每一寸空气,连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冷。

叶长安也道:“娘,小金小银,还有黑子,大熊他们脸上都冻得很红很红,每次摸到他们的手都跟冰窖似的。”

舒纭叹了口气,转身走进柴房,拿了些木炭出来,“婶子,这些你拿回家去用。至于冻疮,可以用生姜水缓解疼痛,也可以用艾灸的方式,艾灸您还记得如何做吗?”

“记得记得。”马婶点着头,把那袋子打开,吃了一惊,忙把袋子放下,“这是木炭,我不能要,这可是金贵东西。”

外头可要卖十文一斤呢,在冬天价格会更贵。

舒纭给她的这一袋,少说也有五斤。

“这是我自己烧制的,婶子就拿着用吧,我这儿还多着呢。”舒纭再一次把木炭推给她。

“那好吧。”马氏捏紧了口袋,“但我也不能白占你便宜,我家还有两条熏鱼,都是我自个儿做的,我去给你拿来,你等着。”

“好,那就多谢婶子了。”舒纭笑道。

她若不收熏鱼,马婶老两口用木炭也用不安心,她接受了回礼,他们反而开心。

果然,马婶得了她的话,高高兴兴走了。

舒纭转身进屋,对叶长安说道:“长安长乐,小花,小虎,你们给你们的小伙伴们也送些去吧。”

叶长安他们虽然挂念小伙伴,但还是忧心忡忡地问道:“咱家的还够用吗?”

舒纭点点头,“放心吧,家里还有很多。”

知道家里的木炭够用,四个小孩才提着小袋小袋的木炭欢欢喜喜的出去了。

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叶迟才道:“你还会烧木炭?”

“嗯,对啊,会一点。”舒纭点头。

好吧。

叶迟已经习惯了舒纭带给自己的惊喜了。

他收起了自己的惊讶,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见识短浅,“那家里的木炭真的够用吗?”

舒纭摇摇头,坐回了椅子上,“不太够用,不过我有法子。”

舒纭对他眨了眨眼,卖了个关子,叶迟一脸迷茫。

第二天一早,舒纭和叶迟带着孩子们来到屋后的小空地。

她要搭建一个简易的土窑,用来烧制木炭。

叶迟照舒纭的要求先用铲子在地上挖出一个圆形的坑,直径约两米,深一米五。

接着,他用黄泥和稻草混合成的泥浆,开始砌窑壁。窑壁要砌得厚实,这样才能保证烧炭时的密封性。

舒纭一边砌,一边用手轻轻拍打,让泥浆更加紧实。

“叶迟媳妇,你这是要干啥呢?”叶族长从远处走来。

他本是来感谢长乐昨日带来的炭的,结果瞅见了这一家子都不在家,反而在这儿忙活。

云初抬起头,笑着回答:“阿婆,我搭个土窑,烧木炭。”

叶族长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敬佩和惊喜:“我昨儿就听长乐小丫头说你会烧炭,没成想竟是真的。你可真是能干啊,我以前也烧过炭,可那法子太麻烦,还容易出事。”

叶迟媳妇真是啥都会。

舒纭笑了笑,继续手中的活:“我这个土窑不一样,烧起来简单,还安全。”

“那我叫人来帮你。”叶族长用了她的木炭,便想着叫自家儿子来帮帮忙。

“好啊,族长叔你把想学烧木炭的,都叫来吧。”

“你要教我们烧木炭?”叶族长惊讶不已,甚至是感到诧异。

“对啊。”

舒纭想过了,反正这些村里人都是共患难的自己人了,以后她也有要用到他们的地方,就当现在先卖个好吧。

村里人听叶族长说,舒纭要教烧炭,全村的人都来了,乌泱乌泱的围了好几圈。

窑壁砌好后,舒纭又在窑顶留了一个小孔,用来通风和排烟。最后,她用厚厚的黄泥将窑壁抹平,防止热量散失。一个简易的土窑就这样搭建好了。

“长安,你娘搭的这窑真能行吗?”张大熊有些担心地问。

“我娘做的肯定没问题,不信你等会儿看。”叶长安挺起小胸膛,自信满满地说道。

舒纭的土窑做好了,在正式使用前,进行低温烘烤,逐渐升温至窑体完全干燥。

然后她请几个汉子到土窑边,让他们把木柴整齐地码放在窑里,中间留出通风的空隙。

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烧炭的关键在于火候和通风。木柴要码得松紧适中,这样才能保证炭化均匀。”

“舒妹子,这火怎么点?”施大海问道。

“像这样。”

舒纭拿起几根干草,塞进窑底的通风口,点燃了火苗。火势很快蔓延开来,木柴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

舒纭不时调整通风口的大小,让火势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强度。

“等火势旺起来,就要封窑了。”舒纭拿起准备好的湿泥,开始封堵窑口,只留下一个小孔透气。

她解释道:“封窑是为了让木柴在缺氧的环境下慢慢炭化,这样才能烧出好的木炭。”

众人点点头,认真记下。

时间一点点过去,窑里的木柴渐渐变成了黑红色,周围的空气也弥漫着一股木炭特有的焦香。

(https://www.biquya.cc/id190047/567929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