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提前一年准备逃荒,掌家后娘囤货忙 > 第306章 大结局1

钟定和叶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从开始从村里挑选合适的人选。

他们首先找到了村里的几位年轻力壮的汉子,比如施大海、张拴柱、曲家大郎、祝家大郎这些人都有丰富的体力和耐力,适合长途运输的辛苦工作。

钟定和叶迟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运输药材的任务和重要性,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加入运输队伍。

“钟大哥,叶大哥,我愿意去!”柱子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拍了拍胸脯,说道:“我有力气,能吃苦,一定能完成任务。”

大牛也跟着站了出来,他的力气很大。

他说道:“我也愿意去,这运输药材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钟定和叶迟从这些报名的村民中挑选了六个人,加上他们自己,一共八个人组成了运输队伍。他们决定分成两组,每组四个人,轮流押送药材,以确保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钟定负责第一组,他从镇上买回了几匹健壮的骡马,用于运输药材。

药材运输不仅要保证货物的安全,还要保证运输的速度。骡马的耐力和速度都非常适合长途运输。

他还准备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和物资,如绳索、麻袋、防雨布等,以应对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

叶迟则负责第二组,他准备了一些干粮和水,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确保运输的安全,钟定和叶迟决定对新组建的运输队伍进行严格的训练。

他们首先教授队员们基本的骡马驾驭技巧,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地控制骡马。

接着,他们又教授队员们如何捆绑和装卸药材,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

钟定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意识,他告诉队员们:“运输药材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古溪村的名声。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每一批药材都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叶迟则教授队员们一些基本的自卫技巧,以防万一遇到盗匪或其他危险。他还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药品,以应对可能的受伤情况。

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和训练,运输队伍终于准备就绪。

舒纭和叶族长、还有隔壁村的李族长都来到了村口,为运输队伍送行。

舒纭叮嘱道:“钟大哥、阿吃,你们一定要小心,确保药材的安全。”

钟定和叶迟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他们要将第一批药材运往邻近的县城。虽然路程不算遥远,但这是他们第一次运输,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钟定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手持一根长鞭,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叶迟则跟在队伍的最后,负责押送。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任何意外。

经过多天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隔壁县城。

县城的药材商早已接到消息,早早地在城门口等候。看到钟定和叶迟的运输队伍,药材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批药材品质上乘,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药材商仔细检查了药材后,说道,“我愿意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

钟定和叶迟对视一眼,心中大喜。

药材成功售出后,舒纭和沈举人、刘老爷开始着手在外地设立销售点。

他们选择了几个交通便利、药材需求旺盛的城镇,设立了销售点。每个销售点都安排了专人负责,确保药材的供应和销售。

沈举人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了几位外地的药材商。这些药材商对古溪村的药材品质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愿意长期合作。

“舒乡君,这药材的品质上乘,定能在市场上大获成功。”沈举人说道。

舒纭点了点头,说道:“多谢沈举人和刘老爷的支持。有了你们的帮助,古溪村的药材一定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药材种植和加工的不断扩大,古溪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许多人家盖起了新房子。

舒纭今日吃了施大海家的暖房酒,明日要吃张拴柱家的席面。

舒纭和沈举人、刘老爷的合作,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经济收益,还让古溪村的名声远扬。

“叶迟媳妇,多亏了你,咱们村才能有今天。”叶族长感慨地说道。

舒纭微微一笑,说道:“族长叔,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随着古溪村逐渐富庶,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里的单身汉们也成了媒婆们眼中的香饽饽。

钟大娘也有心给钟定找媳妇,趁着运输队不送货的间隙,她整日守着钟定不许出门,等着媒婆上门。

这次来的是一位名叫张大娘的媒人,她也是附近有名的媒婆,平日里总爱在各村穿梭,为年轻男女牵线搭桥。

钟定正坐在自家堂屋里,擦拭着马鞭,为下一次的出发做准备。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是一声清脆的呼唤:“钟大妹子,在家吗?”

“在的,在的。”钟大娘笑盈盈地出来迎。

钟定抬起头,只见张大娘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张大娘走进堂屋,环顾四周,见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心中暗自点头。

她笑眯眯地说道:“钟大妹子,这次,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好人家的姑娘。”

钟大娘笑道:“张大姐,您先坐下。”

转头又让她使唤钟定,“定儿给倒杯来。”

张大娘坐下后,钟定端来一杯热茶,放在她面前。

张大娘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说道:“这姑娘名叫梦兰,是镇上茶馆王掌柜家的闺女。王掌柜家在当地也算家境殷实,为人和善。梦兰姑娘生得眉清目秀,温柔贤惠,针线活儿做得一手好,是个持家的好手。”

钟大娘听了,点头说道:“张大姐,您说得这么好,我倒是有些心动了。只是,我这儿子常年在外奔波,怕是顾不上家。”

张大娘听了,笑道:“钟大妹子,你这是哪里话?梦兰姑娘可不嫌弃大侄儿在外奔波。她说了,只要人好,能吃苦耐劳,她就愿意嫁。再说了,大侄儿如今在舒乡君的药材运输队里做事,收入稳定,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正是成家立业的好时候。”

钟定在一旁不语,心中是有些动摇。他确实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

钟大娘想了想,说道:“张大姐,您先回去,容我考虑考虑。等我有了决定,再给您回话。”

张大娘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大妹子你慢慢考虑,我随时等你的好消息。”

说罢,她起身告辞,钟定将她送出门外。

不仅是钟定,大牛和柱子家也是被媒婆频频登门。

(https://www.biquya.cc/id190047/567928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