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氏进门恭敬行了大礼。
看着眼前的越氏,皇上想起老平阳伯,心里叹了一口气,年少时也曾经有一段时间去过平阳伯府,甚至还见过少时的越氏。
看到这个女儿,老平阳伯欣喜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如今老平阳伯夫妻已逝,只留下这么一个女儿,偏齐延又不是很体恤的样子,着急令人生恼。
“越氏,你执意要见朕,用你父亲留下的玉佩,所为的是何事?”皇上沉声问道。
“求皇上让轩儿跟着和离的臣妇离开侯府。”越氏道。
“和离?你已经和离了?”皇上一震。
原以为和离也是求的一项,若有这一项,其他的他可以忽略,只选最轻的一项便行。
玉佩只答应一个条件。
他有拒绝其他条件的理由。
“臣妇已经和定远侯是两家人,早就准备和离!臣妇的儿子被换走十数年,几乎不能熬到回京见臣妇,而臣妇却把个庶女疼宠有加,每每想到这些,臣妇更恨不得身死,臣妇无能再和定远侯过下去。”
“你还要带走你儿子,他可是未来的定远侯世子。”皇上眸色复杂。
“禀皇上,当初臣妇之子已经是一个庶子了,却还不能容他活下来,自小折磨,甚至不让好好读书,各种污水往他身上倒,若不是他命大,臣妇恐怕……恐怕到死都见不到这个孩子了,臣妇的错。”
越氏眼眶红了。
“每每想到这些,臣妇夜不能寐,揪心之极,臣妇平生所愿只想这孩子好好的活着,臣妇要用余生不多的时间,陪在这个孩子的身边。”
“其实……也是可以不和离的,你也可以陪在孩子身边,他也可以是定远侯府世子。”皇上劝道。
终究觉得和离了越氏的日子不好过。
“况且,儿子如此,女儿呢?你还是有一个女儿的。”
“青黎已经嫁入楚王府,以后便是楚王府的人,若定远侯不要这个女儿,臣妇也愿意把女儿带在名下,自此和定远侯府再没有瓜葛。”
越氏道。
这些话是女儿叮嘱她不说的,说她若要求过多,皇上便什么也不会同意,但她忍不住说了。
两个儿女都是她心头的肉,她都想带走的。
若有可能,她一个都不想记在齐延名下。
齐延不配为人父。
不但要儿子,还要女儿,皇上更头疼了,脸色沉了沉:“出嫁的女儿随了夫家,你也说了是楚王府的人,你和定远侯之间的事情,还是不要牵扯到出嫁女的好,免得打扰了她的安宁,侯府嫡女总是比跟着你这个生母强。”
这话是警告。
越氏眼泪落了下来,无声的滴落面前的石板。
她知道是这个结果,可她还是不甘心,提了!
若不提她知道自己此生都会后悔。
看着越氏如此,想起曾经的平阳伯,皇上长叹一声:“你能和离吗?”
“叔父正在帮臣妇,若臣妇不和离,此生也不再和定远侯在一起。”越氏决然的道。
“不需要朕下旨让你们和离?”
“多谢皇上,臣妇只请皇上同意让臣妇带走儿子,臣妇不贪图定远侯府世子之位,只怕有命承没命留,最后还得让臣妇白发人送黑发人,臣妇如今只想好好的护着这孩子,免得他再被人陷害。”
越氏道。
所谓的定远侯世子,原本就是一个笑话。
齐延若是有心,早就该上折子请皇命封世子,一直拖着不请,也是为了把这侯位留给俞姨娘的儿子。
轩儿必然会成为他的阻路石。
最后又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些,越氏全身发冷,再一次向皇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头:“求皇上成全。”
才三下,白嫩的额头立时就青了,肿了。
“你要回平阳伯府?”
平阳府现在当家的是叔父,即便叔父、婶母都愿意她回去,越氏也不愿意再回去了。
“臣妇名下有宅子,会带着儿子过去,以儿子立户。”越氏道。
其实也是可以立女户的,但越氏想带着儿子,把名户立在儿子名正更合适。
而且女户艰难,女儿说过,请皇上把儿子归于自己名下,自己立户更简单,终究会让皇上更体谅一些。
“你真的确定?你带着儿子未必会有前程?”皇上再一次问道。
“至少还留下性命。”
“你以后该如何过活?”
“臣妇和定远侯和离,带着父亲、母亲当初为臣妇留下的嫁妆,自此和轩儿一起生活,轩儿性喜读书,臣妇会努力供他求取功名,若以后真的不中也不碍,只求他自此平安健康,性命无忧。”
越氏道。
最后一句话让皇上心头一动,竟是有几分共鸣,忍不住长叹一声:“父母与子女的,可不就是平安健康。”
“他自己同意吗?”
“轩儿愿意跟着臣妇,最初见到这孩子的时候,臣妇便心痛不已,虽则不知道他是臣妇的亲生儿子,却也想护着他,或者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父亲、母亲在天之灵都在卫护着臣妇和孩子。”
越氏笑了,含着泪笑了:“幸好……冥冥中一切有天意,臣妇还能和儿子相聚的一天。”
这样的笑容看着让人心怜,想想定远侯府的事情,皇上也只能说齐延的确不是什么东西,自己让他回府解决家事,他到现在不但没解决,还越闹越裂。
妄负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倒是越氏想的很周全,原以为不过是一时的意气用事,现在细品竟是有几分条理在里面。
“那你女儿呢?”
“青黎也说了她已经嫁入楚王府,不必再追索要不要跟着臣妇,不管臣妇在哪里,做了什么,她都是臣妇的女儿。”
提到女儿,越氏又是一阵心酸难过。
“这样对她也好。”皇上放心了,就怕越氏执拗着还要把女儿要回来,单独记在她的名下,这样楚王府也要受冲击了。
这是皇上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么一想,越氏的提议也不是不能答应。
就是还有些难办,得另外有一个更妥当的理由才行。
一个小内侍在门口张了一下,汪海看到,悄无声息的过去。
小内侍在他轻声说了一句。
汪海点点头,从侧边转过去,转到皇上身侧,低语道:“皇上,玉郡王妃来了。”
(https://www.biquya.cc/id190044/567928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