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来给艾铁军主任拨通电话。
将嘴里的一根烟抽完,他凝重的问道:“老艾……”
“我还以为你给我介绍了个什么样的大人物。”
“没想到是个孩子啊?”
“他能干什么?”
艾铁军笑了笑:“你千万别小看人家孩子。”
“就这么跟你说吧……”
艾铁军透漏了一些关于林越的故事。
赵东来听得满脸震撼。
“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能耐?”
“照你这么说,这位叫做林越的小朋友,和天神下凡就没什么区别了。”
艾铁军憨笑道:“反正人家说了,要在芯片领域尝试探索。”
“你负责支持就完事儿了。”
真这么邪乎?
赵东来挂断电话都一直在想这件事。
刚上初一的小朋友,就已经超神了?
而且战绩可查!
也许……华夏的芯片领域,真的能在他的手中得到突破。
不多想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赵东来倒是也希望华夏能出现这么一位经天纬地的人才来。
翌日清晨。
桂月稀薄。
天色还是雾蒙蒙的样子。
大家聚集在芯片的研发实验室中。
此时林越才知道,徐婉竟然是研究小组的组长。
在这些学生里面,她的技术非常成熟。
负责研究芯片的,一共有两个小组。
另外一个小组的组长是一位男生。
很标准的理工男。
头发较为稀少,原本应该清秀的面庞,却刻满了沧桑。
看来,研究芯片的压力不小。
这位理工男名叫王宣。
是海外归国的高材生,大学是在鹰酱的哈佛大学就读核电工程专业,回国之后转战了材料学。
又经过深造后,专门研究芯片材料。
赵东来来到众人面前,刚刚还有稀碎的议论声,这一刻变得无比安静。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成员。”
“北江市第三实验中学的林越同学。”
“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他也会参与我们的项目。”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林越的身上。
嘲笑的声音接连不断。
疑惑的声音也不少。
“昨天听说的消息,竟然是真的!”
“赵老师还真找了个初中生参加芯片研究啊?”
“太搞笑了吧?”
“小朋友……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法学没学会啊?”
“你这么小的年纪,知道芯片怎么造吗?”
“哈哈哈~”
赵东来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
“好了!”
“林越就分配到徐婉小组吧。”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必须继续打磨晶圆。”
“之前的那一批有问题。”
“我和光刻技术部门的同志已经了解过了,在进行光刻的时候,晶圆发生细微的裂纹。”
“达不到合格的要求。”
赵东来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当然,我们刚刚起步研究,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希望大家继续加油!”
众人纷纷欢呼。
只要有进步,那就有希望。
赵东来走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林越和徐婉的身上。
“哈哈哈~”
“徐婉组长……看来你们组要多一位拖油瓶了。”
大家对林越都避之不及。
小小年纪,就加入芯片研究,只能说林越的父母能量太大了。
估计是给孩子镀镀金。
说起来,也是参加过芯片研究的。
这种事情非常常见。
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徐婉对着空气翻了个白眼儿。
碰上林越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如今芯片实验迫在眉睫,她还得抽出时间照顾一个小孩儿。
帮不上忙不说,只会拖后腿。
也不知道赵老师是怎么想的。
徐婉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对林越爱答不理。
大家都在干正事儿,谁会理会一个孩子?
林越倒是满腔热血。
“婉姐~”
“你这儿有报废的晶圆吗?”
“能给我看一下吗?”
徐婉娥眉微蹙,凝神看向林越:“你想干嘛啊?”
“拿着玩儿啊?”
林越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摊开手苦笑道:“算是吧。”
徐婉深吸一口气,心想:就知道。
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是不喜欢玩儿那才见了鬼。
“垃圾箱里有不少。”
“你可以去翻一翻。”
“对了,没什么事儿就别来烦我。”
“最近任务重,时间紧,我没空帮你干这干那的。”
林越很识趣地点头。
而且,林越也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干。
去垃圾桶找了一些晶圆之后,林越自己找到了一间没人用的实验室。
开始研究起来。
徐婉小组成员看着林越离开的背影,松了一口气。
“这个瘟神,可算是走了。”
“算他还有点儿良心,没有打扰咱们。”
……
林越将收集好的晶圆摆在了面前。
然后用手轻轻触碰到了晶圆之上。
系统的声音赫然间响起。
【接触到芯片晶圆,正在感悟相关技术!】
【晶圆多层堆叠技术正在解锁……解锁完成!】
【芯片技术解锁进度:10%】
无数关于晶圆切割、堆叠的技术涌入林越的脑海之中。
林越闭目养神,仔细消化这些内容。
当他睁开眼睛,看向手中废弃的晶圆之后,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因为他觉得,徐婉等人打磨的晶圆,可以说非常的粗糙。
只有晶圆的形,却失去了晶圆的神。
这种残次品,连96纳米级的光刻机都承受不了,可想而知有多垃圾。
“晶圆堆叠技术也稚嫩的很。”
“开整吧!”
林越也没过多说什么。
立刻开始埋头苦干。
多层堆叠可以使晶片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
堆叠层数越多,处理的速度和能力也就越快。
不过,按照现在的技术来看,市面上最常用的就是两种堆叠方式。
一种是5D堆叠,另一种是3D堆叠。
这两种技术没有太大的差距。
只不过是堆叠的形式不同而已。
而林越脑海之中解锁的是另一种堆叠形式。
在3D堆叠基础上,进行扩展堆叠。
按照这种方式,CPU芯片堆叠的层数甚至可以突破到十六层结构!
众所周知,CPU处理器内部导线连接非常复杂,堆叠的层数越多,所需要的工艺也就越复杂。
现在市面上的CPU,最多也就堆叠三层,这已经是极限。
但是,按照林越的堆叠技术来做的话,可以扩展到十六层!
处理速度将会有质的飞跃!
(https://www.biquya.cc/id190041/567930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