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悟性逆天:还在小学,我为国家造航母 > 【486】榴莲也能杂交,增产朝三倍!

“就叫杂交基地怎么样?”张金麦老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惜技术方面一直无从下手。

现在林越这么有自信,而且人家的技术确实过硬,何不借此时机把杂交基地给搞出来!

副统领听到榴莲也能杂交之后,他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他老婆喜欢吃榴莲,而且是那种狂热的喜欢,奈何榴莲实在是太贵了!就算是他这种家庭也不可能经常吃到榴莲。

“我会找人开会商量,你们静候消息。”

“对了,这段时间先去选址,杂交基地想在哪儿落地,有个初步的估计。”

张金麦立刻点头。

……

杂交基地自然要设置在气候适宜的地方。

所以,基地定在了北江市东南位置的一块儿平原之上。

这里有数万亩的平原土地提供耕种条件。

旁边甚至有大型的畜牧场,平常的粪便可以用来做化肥。

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三天之后,基地批下来了。

共三亩的建房标准,三千亩的实验用地。

盖大棚的款项以及通水通电的资金一个子儿都不少。

之所以批的这么快,是因为昨天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影响了全世界。

鹰酱国外交部代表,斯沃斯发表新闻发布会表示,要和华夏对抗到底。

封锁华夏所有进口粮食的渠道,粮食关税提升到百分之四百!

做农业外贸的水果、蔬菜商人们苦不堪言。

因为进口粮食渠道被封锁,物以稀为贵的原因,粮食和蔬菜水果大涨价。

老百姓们的生活成本急剧攀升。

有些人甚至连菜都吃不起了。

国内压力越来越大。

有记者反对鹰酱国这样的做法。

他们质问道:“斯沃斯先生,如此一来,华夏会有很多人吃不起菜,甚至有人会饿死。”

“这不符合人道主义标准。”

斯沃斯摊开手:“人道主义?”

“我们不出口粮食和蔬菜,就不符合人道主义标准了吗?”

“华夏人吃不起饭,跟我们鹰酱国有什么关系?”

“这位记者,你不要瞎掰好吧?”

“斯沃斯先生,众所周知,华夏是粮食进口大国,你们封锁了粮食出口,鹰酱国本国的农产品因此会滞销,收入会大大降低。”

斯沃斯轻笑一声:“那又如何?”

“我们鹰酱政府会对这些农场主们进行现金补贴!”

“直接发钱!”

“我们鹰酱国有的是钱。”

……

众人沉默。

华夏高层看着新闻,愤怒拍案。

“鹰酱是要把事儿做绝吗?”

“好好好!”

“之前我们商谈的杂交基地,我看行!”

“立刻实施!”

“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扶持。”

“要多少钱,我们都批。”

“只要能保证为我们本国的人民提供充足的粮食,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

……

由于最近粮食价格和蔬菜价格猛涨的关系,人们苦不堪言,纷纷吐槽。

【物价又涨了,钱不值钱了!想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一毛钱能买十块糖呢,现在一毛钱能买个屁。】

【昨天刚买了蒜薹,一斤十二块八!跟抢钱一样。】

【番茄八块六一斤,番茄炒蛋我都快要吃不起了。】

【国家怎么回事儿啊,快想办法啊!再这么下去,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米面都涨价了,以前能买一袋面粉,现在只能买三分之一!】

……

各种埋怨的声音,层出不穷。

为了安抚大家,华夏开仓放粮。

各种储备粮都被放了出来,粮库里只剩下了十分之一。

这些都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屯的粮食,为了稳住民心,也只好如此了。

好在杂交水稻、小麦、白菜都已经安排了下去。

又是初春时节,正是下种子的好时候。

不出三个月,粮食就会大丰收。

到那个时候华夏应该就会渡过难关了。

……

杂交基地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落成了。

加上内部装修,也就花费了二十天的时间。

这二十天里,林越带领大家培育出榴莲杂交品种。

一棵树可以结两千多颗榴莲。

良品率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也就是说,一棵树至少有一千两百多颗榴莲是成熟的,可以食用的。

并且,这些榴莲的果肉饱满,皮还很薄。

一棵树的产量,在九千多斤。

“成树大概缩短到了九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九个月之后,榴莲树就可以结果了。”陈教授计算了一下时间,将资料递给林越。

林越看了一眼认真点头:“差不多,和我预计的没什么差别。”

此时的张金麦正在西瓜地里测量。

很快飞奔回来,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成了!!”

“哈哈哈!”

“杂交品种的沙地西瓜也成了!”

“甜度直接达到了七个指标。”

“也就比白糖少了一个指标而已。”

“亩产量在四万斤左右。”

“玉米地我也顺便测了一下,亩产五千斤。”

……

自从建设了杂交基地之后,可谓是到处开花。

几千亩的土地和大棚,都培育出了优秀的杂交品种。

草莓、菠萝、榴莲、西瓜、玉米、莜麦……

种类繁多,而且产量都极高。

“舒服啊!”

“这绿油油的一片,真是养眼。”

“一年之后,这些粮食就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到时候咱们见分晓!”

林越算了算,自己还有四个月就要从初中毕业了。

在学校的日子,用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

“看来,是时候回去一趟了。”

事实上,袁老师早就开始催他了。

学校开设了科学课程。

最近因为粮食的问题,设置了一个实验课题需要学生们动手完成。

袁老师觉得林越一定能帮班里拿个第一回来。

【袁老师,我今天就回去,比赛是一周后开始吧?】

袁老师在办公室,跟同事们说起学校举办实验课题的事儿。

“学校瞎搞,现在正是孩子们学习的关键时刻。”

“袁老师,也不能这么说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在这个社会,不光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袁继祖耸了耸肩:“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我不管了。”

“反正,这次的实验课题,我们班肯定是第一。”

“袁老师……您又在吹牛了,小心闪了舌头,哈哈哈!”

(https://www.biquya.cc/id190041/5679266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