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让你毛熊镀金,你授勋八大元帅? > 第六十七章 白头鹰的头号粉丝

“同志们,前两天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空战,我相信大伙和我一样,心里说不出的痛快。”

三军总部,一号会议室。

军部机关各级领导,参谋总部大佬,各地区防卫部一号,二号,悉数到场。

前方讲台。

赵卫国右手比画出一架飞机的造型,语气严肃地说道:“仗着攻克五代机难关,掌握着独步全球的隐形战机技术,白鹰国将他们的这个小玩意,当成军事讹诈手段。”

“成年累月在不听他们话的国家空域耀武扬威。”

“猛禽被打下来,代表白头鹰创造的隐形神话,不是不可战胜的,但是……”

说到这里,赵卫国叹了口气。

过瘾是过瘾。

可惜,这份功劳与夏国无缘。

打下猛禽战斗机的国家是毛熊。

夏国仅仅是向毛熊战斗机,开放了部分空域。

军事改制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一味重视陆军,忽略海空,空军,导弹部队。

夏国纵有百万大军,也无法应对来自海面和空中的威胁。

面对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两个超级大国,夏国什么办法都想了。

改造三代机,加装战术核弹。

研究反舰导弹,试图以小搏大。

“同志们,今时不同往日,我们应该快进放弃固有的思想,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路,我的话说完了。”

说罢,赵卫国抬手向与会人员敬礼。

昂头挺胸地走下讲台,回到写有自己名字的位置坐下。

半个小时的报道发言,令大批军方高级将领振聋发聩。

赵卫国全面阐述了军事革新的必要性。

提出组建专业蓝军,将执行特殊任务的侦察分队,特战分队,改编成与国际接轨的特种部队。

以点带面,选出一到两支作风过硬的部队,进行信息化部队建设。

毛熊和白头鹰许多年前,已经完成了全军机械化建设。

夏国一直到现在也仅仅是完成一线部队的机械化。

二线三线部队,依旧是摩托化部队。

当前。

两个超级大国又都开始朝着信息化部队挺近。

这方面,白头鹰走在了最前列。

毛熊经过几年的原地踏步,目前也在奋起直追。

夏国因为没有搭上工业革新这班车。

整整被人欺负了一百多年。

如果任由信息化建设这班车从眼前开走。

曾经的苦难和欺凌,必然会重新降临到夏国头上。

“啪啪啪……”

沉默片刻,三军总长韩耀武用力鼓掌。

一时间,会议室掌声雷动。

“同志们,老赵说得好,说得到了我的心坎上。”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词,叫追星族,唱歌的有歌迷,演电影的有影迷,而在军事领域,也有军迷。”

等到掌声停歇,韩耀武苦笑道:“不怕大家笑话,其实我也是追星族,迷的是白头鹰的火力覆盖,追的是人家的后勤补给。”

此话一出,现场开始窃窃私语。

都说夏国和西方,特别是白头鹰水火不相容。

一直到最近这些年,两国的关系才开始缓和。

在此之前,都恨不得弄死对方。

殊不知。

夏国从始至终,都是全球第一的鹰粉。

羡慕人家的海军,空军。

随叫随到的地空火力,海空火力,富得流油的后勤补给。

“几年前,我带队访问白头鹰,参观了他们一次军事演习,好家伙,真的是不当人啊,班排一级随时都可以联系最高指挥部,请求火力支援,物资投放。”

“咱们搞穿插,拦截敌军,靠的是铁脚板,顽强的意志力,人家白头鹰一水的直升机,如果是要进行阻击作战,甚至可以丢下所有武器辎重,只要能把人送到预定地点,自会有军用物资空投给他们。”

韩耀武年老体衰,无力主持军事革新,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军事革新的意义。

目睹过白头鹰的专业蓝军,清楚他们的信息化,多方协同作战的威力。

韩耀武心里比谁都要着急。

夏军的地面火力足够强大。

能将敌军地面部队变成一片祸害。

然而在西方人眼中,战争早就不是一城一地,某个军种的战斗力。

你有庞大的地面火力,我有全天候的空中轰炸。

不夸张地讲。

一旦开战,夏国的制空权摇摇欲坠。

没有制空权。

地面部队和海军,也就成了任人屠杀的活靶子。

“我们不宣扬唯武器论,但同样也不能一味地沉迷于唯意志论。”

赵卫国站起来补充。

能够钢铁和炮弹解决的人问题,坚决不拿人命去堆。

韩耀武面色欣慰。

西方都已经到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这种能够联系全球的新科技日趋成熟自己,还有人认为只要不怕死,胜利一定属于己方。

沙漠各国倒是兵精粮足,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

结果呢?

还不是一击即溃,成为敌人的运输大队。

小孩子才做选择。

夏军要么全没有,要么全都要。

既要有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更要有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战法。

“赵卫国同志的报告内容引人深思,值得所有指战员学习。”

这时,默不作声的军方三号,参谋总部一号梁山开口道。

作为参谋总长。

梁山同样清楚,大陆军主义已经彻底跟不上时代。

大陆军的头号信徒,将大纵深战法,钢铁洪流当成传家宝的毛熊都开始进行军事改制。

夏国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一号和三号不约而同地被赵卫国的报告内容所折服,大批将领纷纷鼓掌表达军事改制的迫切性。

同样鼓掌附和的陈强,内心的滋味极不好受。

改制容易,钱从哪里来?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赵卫国上下嘴皮一动,说了一大堆天花乱坠的内容。

耍嘴皮谁都会,关键是要有钱。

会议内容同步传输到薛文忠的办公室。

看着屏幕上侃侃而谈的赵卫国。

薛文忠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一老一少,一个有改制的魄力,一个擅长不走寻常路。

以天马行空的方式,将一家军工企业变成了重工集团。

或许不久以后,赵天盛负责的夏都重工,将会成为盈利最大的国企。

亲爹找儿子拉赞助。

呵呵呵。

薛文忠面带笑容地关上了屏幕。

再过一个小时,他将和安德罗波夫共进午餐。

讨论商业合作。

轻工业产品换重工业设备的事情。

(https://www.biquya.cc/id190035/5679308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