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挂逼,赵天盛穿越至今的崛起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无论毛熊还是国内,两国首脑高层对赵天盛都有着100%信任。
大权在手,身居高位。
赵天盛愈发感觉责任重大。
系统提供的黑科技资料仅能起到辅助帮助。
想要让夏国彻底实现弯道超车,也不是一个系统所能办到的。
没有完整工业链,足够数量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一切布局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看得着,摸不见。
光刻机项目需要的配套企业和工业链多如牛毛。
其他项目亦是如此。
纵使赵天盛用系统兑换出无数领先科技,也不过是一堆图纸罢了。
没有材料,设备,项目协助者,一切也都是枉然。
唯有掌握全工业体系,系统黑科技才能事半功倍。
抛开经济和工业产能谈创新,都踏马是耍流氓。
“蒋院士,贺校长,明珠项目目前可以分三步来。”
“夏都重工负责筹办光电子企业,将东普鲁士的技术,人才,设备引入国内,并入这家科技公司。”
“你们二位商量一下,代表光刻机的明珠项目,需要分成多少个项目组,引入哪些方面的技术专家,将这些人召集到一起,我来负责说服他们。”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赵天盛顿了顿。
“完成我们的光刻机半导体产业闭环。”
不管是研发光刻机,还是大量生产芯片。
前提都需要有上下游企业配合。
企业种类多种多样,各方面缺一不可。
由于受到西方的长期封锁,外加毛熊的半导体技术有着一条畸形之路。
夏国的半导体产业发现,几乎都是自己摸索出来。
麻雀小,五脏俱全。
该有的全都有,就是规模不大。
针对目前光刻机行业存在的短板。
赵天盛试图以夏都重工为核心,将光刻机项目进行对外辐射。
带动国内大大小小的配套厂家,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
涉及的问题不只有资金问题,还有观念,各地政策扶持。
这些情况,赵天盛已经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
等到光刻机项目竣工。
赵天盛会以夏都重工的名义与国内各相关厂家签署协议。
拿着夏都重工的意向协议,相关厂家找到各地市府和银行。
一边申请贷款,一边讨要帮扶政策。
一旦企业发展起来,带动不仅仅是企业自身。
还能影响当地经济建设,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贺千秋赞同道:“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光刻机,不但能改变我国在半导体领域落后西方的窘境,更能拉动经济发展,将科研与经济建设合在一起,这个主意简直是太好了。”
长期担任电子工程大学校长,贺千秋既是技术领域专家,更是行政管理方面的能手。
不难从赵天胜的话中听出核心精神。
光刻机一个产业,起码能够带动上百万人就业。
“二位,东普鲁士的蔡司集团,除了能在光刻机领域给我提供协助,说不定还能帮助我们在光学镜头,数码相机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怼死小日子。”
闻言,蒋院士与贺千秋对视一眼。
没错,数码相机!
赵天盛的脑子,就像是永不枯竭的百科全书。
如数家珍讲述东方各国产业优势,不为人知的秘密实力。
东蔡司除了是半导体领域的大拿。
光学设备,精密测量仪器,镜头领域,也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潜力。
别看东蔡司发展活力不如西蔡司。
单独说起技术储备,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坏就坏在毛熊实施的经互会体系。
说是互补长短,更像是正营内的自娱自乐。
商品和技术只在东方阵营内部流动。
难以打入西方和国际市场。
“赵总,要是能够将蔡司公司完整地搬到国内,你可谓是功德无量啊。”
蒋院士激动不已地提到了蔡司集团的另外一个强项。
医学镜片。
薅羊毛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
自从赵天盛信心满满地告诉二人,夏都重工打算一口气吃下整个东蔡司。
一扇金光闪闪的技术殿堂出现在蒋院士面前。
医学显微镜领域。
东蔡司八年前正式超越西蔡司。
以上种种,全是夏国存在的短板!
“蒋院士说得对,娘咧,买下东蔡司,等于买下一座金山!!”
贺千秋兴致勃勃地列举东蔡司的各项牛逼之处。
相机镜头方面,东西蔡司旗鼓相当。
半导体,医学镜片,精密测量仪器。
乃至于军用光学设备,东蔡司全都是第一。
产量低,易出错是他们的短板。
但只要将东蔡司搬迁到夏国,贺千秋绝对相信夏国的科学家们,能够将这些错误纠正过来。
这一刻,赵天盛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
二人口吻颇有一种,你瞧瞧别人家孩子的意味。
对于别人来说,别说是整体搬迁东蔡司的设备,生产线和技术人员。
就算想要入股都是难如登天的一件事情。
而对赵天盛来说。
不过是一通电话的事情。
傍晚时分。
赵天盛告别蒋院士与贺千秋,与姐姐到赵天娇商议成立微电子科技公司的具体事宜。
由于受到戴胜国的指控。
赵天盛暂时不方便出国。
安排赵天盛组织商业考察团,前往东普鲁士与蔡司集团进行购买接洽。
秉承着要么不做,要做就不留遗憾的原则。
本次出访东普鲁士。
赵天娇除了收购东蔡司,还将和东普鲁士商业部门洽谈收购另外两家大型企业。
红标宝马和奥迪汽车。
另外。
夏都重工还将在东普鲁士开设分公司。
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将夏国的商品卖到整个东方阵营国家。
西方市场不能错过,东方市场同样有着无穷的潜力。
东方阵营长期实施计划经济。
经济困难,商品种类短缺。
原始空。
毛熊轰然倒塌,东西方冷战格局正式消失。
大批西方商品涌入东方国家,一家家资本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由此证明。
东方国家的老百姓并不是没有消费能力。
他们的市场,也不会真的萧条。
西方商业市场被几大资本巨头把控,夏都重工想要站稳脚跟很难。
到了东方市场。
就是毛熊一句话的事情。
(https://www.biquya.cc/id190035/567929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