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让你毛熊镀金,你授勋八大元帅?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科学家也是人,也想要丰

两天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同一时间收到蒋院士的邀请函。

伴随邀请函的还有一笔差旅费汇款。

邀请众人周末乘坐飞机前往夏都,抵达电子工程大学礼堂开会。

“各位专家对不起,我的汽车在路上抛锚,让你们久等了。”

这时,主角赵天盛姗姗来迟,从侧门走向舞台中间。

贺千秋对着话筒说道:“同志们,请大家保持安静,会议正式开始。”

众人分别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蒋院士说道:“如同大家所见,将你们召集到这里既不是叙旧,更不是请你们来大学当老师,而是想要问问大家,愿不愿意放下手头各项目,加入夏都重工的光刻机项目。”

众人听后一脸蒙。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要求大批专家放下负责的项目,集体加入夏都重工集团的光刻机项目。

听上去,怎么这么不现实?

企业研究光刻机。

蒋院士确实不是在开玩笑?

赵天盛来到舞台中间,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

“各位专家,教授,大家上午好,你们当中有人认识我,有人或许对我一无所知,没关系,我重新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赵天盛,身份是夏都重工社长。”

几分钟后,现场一片哗然。

纵然参加会议的科学家中,有一部分没有见过赵天盛,但也曾听过赵天盛的大名。

不久前发生的公审事件,许多人都是记忆犹新。

人的名,树的影。

赵天盛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怒斥小日子犯下的恶行。

仅仅一件事,便让现场专家们对赵天盛心存好感。

刚刚,众人又从赵天盛口中得知。

夏都重工将要收购蔡司集团。

集团流动资金几十亿美元。

能够充分保证项目研究的资金投入。

众人愿意前往夏都重工参加光刻机项目,赵天盛不但会花高薪聘请。

还会协调众人的原单位,协助调动档案关系。

“夏都重工集团虽然是一家新成立不久的企业,但是已经有了不亚于任何一家大型企业的发展实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科学研究领域的投资,我们集团很舍得投钱。”

赵天盛淡淡一笑,开始给众人明码标价。

愿意加入夏都重工的科学家,不论级别,待遇,名气,统统都能享受薪资比原单位高十倍的福利。

加班费,科研补贴,贡献津贴,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子女教育,爱人工作,家人住房,也将由夏都重工一手包办。

钱能解决问题,通通不成问题。

“不怕大家笑话,我这个胃口大得很,只会发愁集团科学家数量不够多,从不发愁能不能容纳下大量科学家。”

不算长的一番话掀起惊涛骇浪。

十倍的工资!赵天盛不是在开玩笑吧?

一名头发花白的科学家举起手说道:“赵总,我们能不能这么理解,无论现在的工资是多少,到了夏都重工,全部能够翻十倍?”

“并且这些只是工资方面,奖金,津贴也会得到提高?”

“这位专家说得一点没错,全面提高,待遇优厚。”

赵天盛满面笑容道。

“技术人员的多寡,既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更是企业是否强大的重要基础。”

“科学家劳心劳力,理应获得更高的工资。”

“以前日子苦,大家没条件享受更好的待遇,现在有了条件,我集团绝对不会让大伙吃亏。”

赵天盛动情地阐述着夏都重工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视。

自己能够亲自过来招人。

足以代表夏都重工如痴如狂的心情。

会场里的科学家在半导体领域,做出了各类杰出贡献。

给予多高的待遇,都是他们应得的。

赵天盛提前对众人的档案和工作成绩做过调查。

随着经济大潮的来临。

每年都要大批科学家辞职,或是去担任技术顾问,或是去外企工作。

还有一部分科学家选择出国。

能够留下来,并且耐得住清贫的科学家,凭什么不给他们更好的待遇?

即使没条件,赵天盛也不会苦了这些科学家。

默默贡献,拿着少量工作,干着为国突破的伟业。

除了部队的战士,还有什么人比他们更值得尊敬?

夏都重工拥有大量资金。

就应该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

拿出和他们相匹配的待遇,用来感谢这些能够留下的科研人员。

科学家的家属子女,也会得到妥善安顿。

愿意跟随科学家来夏都生活的家属,赵天盛负责给他们安顿工作,安排学校。

不愿意来的也没关系。

过来探亲的花费,夏都重工全额报销。

科学家们一门心思搞研究。

后勤保障工作,自有集团为他们考虑到。

这一刻,嘈杂的会场变得鸦雀无声。

部分科学家沉浸于喜悦带来的震撼。

更多的科学家深受感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科学家也是人,也想要丰厚待遇。

夏国有着重视科研人员的传统。

但是传统归传统,现实是现实。

现如今,经济建设压倒一切。

缩减科研经费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赵天盛反其道而行之,给光刻机项目开出一张无限额的支票。

又给众人丰厚的福利待遇。

十倍工资,帮助大伙照顾家人子女。

试问众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我愿意调到夏都重工工作!”

沉默良久,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第一个站出来。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全场科学家们不约而同地都站了起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

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科学家们愿不愿意来。

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随后的会议流程,变得轻松而又愉快。

上千名半导体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将统一交给蒋院士负责。

按照各自擅长专业,列出十几个光刻机分支研究项目组。

不久以后,还会有来自东普鲁士的半导体专家加入团队。

强强联手。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国产光刻机的研制工作。

与此同时。

和夏国一海之隔的小日子。

一家大型企业,也在进行着至关重要的会议。

(https://www.biquya.cc/id190035/567929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